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7.《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

27.《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

来源:爱够旅游网
牟定县戌街初级中学统一备课教案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 内容(课题): 《皇帝的新装》

主备教师 李天正 参备教师 柳文福 第 2 课时 授课周次第 周

教学目标:

1、 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 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1、2 集体议课记录: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 学 步 骤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了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本班增减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员 自私 被骗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无私 揭骗 课堂内外练习参见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