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管道通信是以( B )进行写入和读出。 A.消息为单位 B.自然字符流 C.文件 D.报文 7.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 B.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8.已经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 B )状态。 A.运行状态 B.就绪状态 C.自由状态 D.阻塞状态 9.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采用( C )。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短执行优先调度 C.优先级调度 D.轮转法 10.( 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 B.页式 C.固定分区 D.段页式 11.分段管理提供(B )维的地址结构。 A.1 B.2 C.3 D.4 12.请求页式管理常用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LRU B.BF C.SCBF D.FPF 13.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数不变的情况是( D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4.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15.可以资源有序分配的方法( A )死锁。 A.预防 B.检测 C.解除 D.避免 16.碎片是指( D )。 A.存储分配完后所剩的空闲区 B.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区 C.不能被使用的存储区 D.未被使用,而又暂时不能使用的存储区 17.通道是一种( C )。 A.I/O端口 B.数据通道 C.I/O专用处理机 D.软件工具 18.采用假脱机技术,将磁盘的一部分作为公共缓冲区以代替打印机,用户对打印机的操作实际上是对磁盘的存储操作,用以代替打印机部分是指( C )。 A.独占设备 B.共享设备 C.虚拟设备 D.一般物理设备 19.逻辑文件是( B )的文件组织形式。 A.在外部设备上 B.从用户观点看 C.虚拟存储 D.目录 20.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 ) A.单级目录 B.多级目录。 C.二级目录 D.A和C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6页,第2页
装 订 线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与线程有何区别?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度的独立单位。线程有时称轻量级进程,进程中的一个运行实体,是一个CPU调度单位,资源的拥有者还是进程或称任务。 进程和线程的不同之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 (1)调度:线程作为调度的基本单位,同进程中线程切换不引起进程,当不同进程的线程切换才引起进程切换;进程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2)并发性:一个进程间的多个线程可并发。 (3)拥有资源:线程仅拥有隶属进程的资源;进程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4)系统开销:进程大;线程小。 装 订 线2.什么叫设备独立性?如何实现设备独立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应用程序应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这就是所谓的设备独立性,也称设备无关性。 为了实现与设备的无关性引入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的概念。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使用物理设备名称。同时系统中必须有一张联系逻辑设备名称和物理设备名称的映射表, 3.什么叫紧凑?为什么要进行紧凑? 为了解决碎片问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它们相邻接。这样,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便拼接成一个大分区,从而就可以把作业装入运行,这种通过移动,把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大分区的方法被称为紧凑。 进行接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4.对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常采用哪几种分配方式?在 UNIX 系统中又是采用何种分配方式? 对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常采用哪几种分配方式?在 UNIX 系统中又是采用何种分配方式? 答: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和成组链接法。在 UNIX 系统中采用成组链接法。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有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将独木桥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A和B;并用整形变量countA和countB分别表示A、B方向上已在独木桥上的行人数,初值为0;再设置三个初值都1的互斥信号量:SA用来实现对countA的互斥访问,SB用来实现对countB的互斥访问,mutex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行人对独木桥的互斥使用。则具体描述如下: Var SA,SB,mutex:semaphore:=1,1,1; CountA,countB:integer:=0,0: begin parbegin process A: begin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6页,第3页
process A: begin wait(SA); :名姓 线 : 号 学 订 : 业 专装 :院学if(countA=0) then wait(mutex); countA:=countA+1; signal(SA); 过独木桥; wait(SA); countA:=countA-1; if (countA=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A); end process B: begin wait(SB); if(countB=0) then wait(mutex); countB:=countB+1; signal(SB); 过独木桥; wait(SB); countB:=countB-1; if (countB=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B); end parend end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 答题纸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B)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2007年 6月 6日 (第14 周 星期3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 执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2. 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系统调用) ;图形图象接口 3. 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6页,第4页
3.为了解决碎片问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它们相邻接。这样,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便拼接成一个大分区,从而就可以把作业装入运行,这种通过移动,把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大分区的方法被称为紧凑。 进行接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4.对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常采用哪几种分配方式?在 UNIX 系统中又是采用何种分配方式? 答: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和成组链接法。在 UNIX 系统中采用成组链接法。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 将独木桥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A和B;并用整形变量countA和countB分别表示A、B方向上已在独木桥上的行人数,初值为0;再设置三个初值都1的互斥信号量:SA用来实现对countA的互斥访问,SB用来实现对countB的互斥访问,mutex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行人对独木桥的互斥使用。则具体描述如下: Var SA,SB,mutex:semaphore:=1,1,1; CountA,countB:integer:=0,0: begin parbegin process A: begin wait(SA); if(countA=0) then wait(mutex); countA:=countA+1; signal(SA); 过独木桥; wait(SA); countA:=countA-1; if (countA=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A); end process B: begin wait(SB); if(countB=0) then wait(mutex); countB:=countB+1; signal(SB); 过独木桥; wait(SB); countB:=countB-1; if (countB=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B); end parend end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6页,第5页
装 订 线
:号位座 线 : 点 地 试 考 订 : 名 姓 装 :号 学 课2.将0A5C变换为2进制为: 0000,1010,0101,1100,由于页面大小为1KB约为2的10次方,所以0A5C的页号为2,对应的物理块号为:4,所以虚拟地址0A5C的物理地址为125C。 考 将093C变换为2进制为: 0000,1001,0011,1100,页号也为2,对应的物理块号也为4,此 时虚拟地址093C的物理地址为113C。 (103C)一16的页号为二4三,页号合法,但该页未装入内存,故产生缺页中断。四五六七八九十总 (1A5C)16的页号为6,为非法页号,故产生越界中断。 3.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作业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评 1 8.0 2.0 8.0 10.0 2.0 1.0 2 8.5 0.5 10.0 10.5 2.0 4.0 3 9.0 0.1 10.5 10.6 1.6 16.0 4 9.5 0.2 10.6 10.8 1.3 6.5 T=1.725 W=6.875 最短作业优先算法 作业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1 8.0 2.0 8.0 10.0 2 1 2 8.5 0.5 10.3 10.8 2.3 4.6 3 9.0 0.1 10.0 10.1 1.1 11 4 9.5 0.2 10.1 10.3 0.8 4 T=1.55 W=5.15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 响应比Rp=作业响应时间/运行时间=作业等待时间+作业运行时间 =1+作业等待时间/作业运行时间 作业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Rp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1 8.0 2.0 8.0 10.0 1 2 1 2 8.5 0.5 10.1 10.6 3.2 2.1 4.2 3 9.0 0.1 10.0 10.1 10 1.1 11 4 9.5 0.2 10.6 10.8 5.5 1.3 6.5 T=1.625 W=5.675 4.答:(1)会发生死锁。因为,如果进程P1获得资源r1,等待r3,进程P2获得资源r2,等待r1,进程P3获得资源r3,等待r2,这样三个进程将相互等待,发生死锁。 (2)应该采用“静态分配法”,一次性地要么把进程所需资源全部分配给进程,要么就一个资源也不分配,或者采用“有序分配法”,摒弃产生死锁的“环路等待”条件,或每次分配资源的时候用“银行家算法”看这次分配会不会使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如果不会再分配。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6页,第6页
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用纸,共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