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意的栖居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意的栖居

作者:姚晓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

[摘要]荷尔德林的一首诗中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不管生活多么的艰辛,也不足以阻挡我们对良善、对纯真、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诗意家园的营造,要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居住区景观生态、艺术、文化设计的要素,把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始终,打造出具有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的景观产品。北京山水文园居住区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具有诗意般的“桃花园”,项目通过科学布局、精心设计、并深入挖掘景观的文化内涵,尽情绽放中国传统文化古典韵味,营造出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景观产品,倡导居住区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人居、生态、健康的目标,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品质。为了梦中的桃花园,为了能够诗意的栖居,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重任的景观设计师,应遵循设计尊重自然、尊重人,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师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关键词] 造园 景观设计 生态 文化 以人为本 诗意的栖居 现代景观设计师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荷尔德林的一首诗中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生活中的我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每天辛苦劳作,虽然身体已不堪负重,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自己的心灵的自由飞翔,良善和纯真的本性。即使蜗居于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屋隅,却仍旧向往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般的栖居。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从生存意识上升到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我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意识的思维变化也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提出了要求。诗意家园的营造,要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居住区景观生态、艺术、文化设计的要素,把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始终,打造出具有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的景观产品。 一 话说造园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此话一语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以悟到造园的方法。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形象而生动表达其意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能灵活运用文学绘画音乐诸境。能以山水花木,楼阁亭台等园林要素或明或暗、或实或虚,或借或漏等设计手法,使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1]。故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而现代的景观设计,它涉及到中国文学、生态环境、艺术、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的领域。 二 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个案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景观设计的概念是:在一定地段内,利用或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按照富有诗意的主题设计,并结合植物的栽培或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观赏、休憩、居住的环境。[2]

目前,房地产市进入营销时代,群雄并起,竞争激烈,一切设计务求吸引眼球,当景观设计成为一种噱头之后,自然难免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过于强调景观作用,只考虑到形式之美、却忘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忽略了它本应有的功能作用,而北京山水文园项目却在众多楼盘中脱颖而出,实至名归。该居住区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绿化率高达65%。通过山、水、石、境、建筑、山体等造园要素充分碰撞融合,构成了自然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其设计理念:

崇尚自然又立意创意的山水理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园林山水不但承载了人们的生活,更表达了主人的志趣。而今,蜗居于大城市钢筋混凝土的人们,更是对山和水有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怀。山水文园正是洞窥了我们这种萦绕梦乡的情感,迎合现代人的这种心理需求,营造了适合人居住的优美舒适环境。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总体规划上,外围以较封闭的板楼围合为主,内部围绕中心景观湖布置开放式的高层点塔。既减少外部干扰又使内部美景能为更多的住处来享受。另还体现在“文”、“园”两字上。亭台楼阁,或望山,或近水,情趣各不相同。高山流水、春华秋实都是“文人情结”的表现。 传承文化

园中层叠的坡地山景、水榭亭台、高大的古树、田园风格的小品、典雅的图腾柱等都体现了设计中对文化的传承。

三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一个生态的社区,其规划布局、结构和居住者生活都应与地方和自然过程相适应[3]。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近几年来城市化迅速发展,实际当中的景观设计可能因为工期、造价、施工不当等种种原因影响到景观设计方案的可行或设计效果最终的落实。作为居住区的投资方开发商、设计方及施工单位等参于方应多调查研究设计案例,借鉴好的设计思路,不断与时俱进,避免设计失误或千篇一律,如有的开发商和居住者把居住区的水景多少作为判断景观设计好坏的标准。但由于大型水景需要强大的循环净水系统,后期维护成本十分高昂,让物业和管理者不堪搬弄是非负,造成了大型水景普遍遭遇遗弃的现实。现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已从大型水景的流行变为点缀式水景的广泛运用,充分考虑到美观、造价、后期维护等因素,这些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直接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另外应避免硬质大面积的铺装,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发挥植物的特色,利用植物进行意境创作,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现代居住区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所以设计就要符合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区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小区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

四 现代景观设计师的责任

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 [4]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成败,与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水准休戚相关。当代社会,是民主开明的思想,犹如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自由,百花齐放。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 生态责任

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思想运作到景观设计当中,把风景园林与生态学融合起来。关于生态危机,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俞孔坚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设计尊重人;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师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2]。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历史的关怀与文化的传播,将文化运动到景观设计领域之内。

三)美的责任

培养自己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强化自己对美的感觉和领悟能力。现代城市的千篇一律,使人更渴望生机之美、自然之美。 四)诗意的栖居

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中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是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常的平凡事物中看到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设计师用艺术家的思维,运用化陈旧为新颖、化熟悉为陌生的能力,营造时尚的诗意居所。 五 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居住区景观设计能够促进居民的社会交往,能增进居住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增强参与感,最终有利于居民形成社区归属感。现景观设计师,应该倡导现代化的生态式景观,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能够人们能够诗意的栖居,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从周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毛文正等著 景观设计要素 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3} [美].西蒙兹著 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