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来源:爱够旅游网


P28-1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

答:

(1)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在一定的时间、地点、

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他要受到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静顺流东下,这是常理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不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的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 所谓的辩证的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的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说明其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