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从会计学上说,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但从内涵上分析,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因此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债务资金才构成负债经营的内涵。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已把负债经营当作重要的理财策略,这种策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负债经营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手段,是一种风险性经营怎样运用好这把双刃剑,扬长避短,为企业更好的服务,就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要搞好负债经营,必须注重加强和改进财务工作和分析,学会运用市场规律,增强风险意识。只有正确地理解负债经营,适度合理负债经营,才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
Abstract
Say from accounting, debt is borne by an enterprise, measurable by money value, will be paid to a creditor in assets or services in the future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But from the analysis on connotation, indebtedness, also known as leverage, is the enterprise through bank loans, issuing bonds, leasing and commercial credit way to raise money, such as mode of operation, so only acquired through borrowing debt funds constitute the connotation of indebtedness. Modern enterprise operators have debt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strategy has brought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produced some negative effects cannot be ignored. Debt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he tactics is a kind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good risk management how to use this double-edged sword,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better service for the enterprise, you need to analysis. To do well the indebtedness, must notic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financial work and analysis, learn to use the market rules, enhance risk awareness. Only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ndebtedness, reasonable moderate debt management, to bring good benefits.
【关键词】
负债经营 负债 财务风险 控制
Keywords:liability ; financial risk;Control
第 1 页 共 16 页
目 录
1:负债经营的优势
1.1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1.2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1.3负债经营会显著提高企业自有资本利润率 1.4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1.5负债经营有利于公司控制权的保持
2:负债融资风险分析
2.1企业有负债可以带来优势,但过多会带来财务风险 2.2利率变动风险
2.3负债比率过高,可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2.4过度负债经营还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2.5过度负债,会使企业遭受无形资产的损失
3:负债融资风险的控制
3.1树立风险意识
3.2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
3.3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3.4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3.5根据利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 3.6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3.7尽可能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3.8保持盈利能力 3.9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3.10企业还要合理安排资金
第 2 页 共 16 页
引 言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企业要发展,仅靠内部积累和自有资金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资金和数量上也难以满足需求,使企业丧失商机,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借债能有效、快捷地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所需的资金。但同时,借债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企业将如何解决发展所带来的资金问题。
1、负债经营的优势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起筹资风险。用负债筹集来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即负债经营。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同理,由于负债经营的作用,当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对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因此,研究负债经营对企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1负债经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第 3 页 共 16 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司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单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利用负债经营就可以补足公司自身资金的缺陷,争取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以获取较大收益。负债生产经营不仅能使公司亟须的资金及时到位,而且通过筹资,有利于增强公司活力,是推进公司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社会闲散资金得以充分利用,既可以缓解公司发展生产亟须投入资金的紧张局面,也使社会闲散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负债经营有利有弊,如何合理把握企业负债的“度”就是企业制胜的关健。下面笔者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进行分析。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另一种观点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负债经营使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两相比较,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一种观点只是强调了对债务资本的利用,而第二种观点则强调了对利用债务资本所引起的结果,下面的分析就是建立在第二种观点基础之上的。
财务杠杆利益(收益或损失)。
企业通过举债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第 4 页 共 16 页
在上式中,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是根据息税前利润计算的,即:企业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这样,就可把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表示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
本/权益资本
从上面的关系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债务利率,负债经营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收益,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负担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财务杠杆作用通常是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的,所谓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写成: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权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主权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权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第 5 页 共 16 页
1.2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投资风险较小。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因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贷款利息可以计入企业经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降低资金成本。在几种筹资方式中,以所有者投入的方式筹资,在筹资时要发生高额的筹资费用,在筹资以后要在缴纳所得税后支付股利,因此其资本成本是最高的。相对而言,债务的资本成本一般低于所有者权益的资本成本,因此企业负债经营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由于综合资本成本通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表示,现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举例说明如下: 负债经营条件下企业综合资金成本计算 筹资方式 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留存收益 合计 资本成本 6.00% 12.00% 15.50% 15.50% 资本数额 30 10 40 20 100 所占比重 30% 10% 40% 20% 100%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80% 1.20% 6.20% 3.00% 12.2%<15.5% 资料来源: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管理,第2版。
1.3负债经营会显著提高企业自有资本利润率
负债经营可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股东的收益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发生变动时,会给权益资本收益率带来负的更大的波动,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前提下,会显著提高企业自有资本利润率。负债经营者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则会给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效应在财务管理中被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负债对每股收益的杠杆作用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与税息前利润变动百分比的比率。杠杆系数可表示为:
EFL=(ΔEPS/EPS)/(ΔEBIT/EBIT)=EBIT/(EBIT-I)
第 6 页 共 16 页
其中,DFL—财务杠杆系数,ΔEPS—每股收益变动量,EPS—每股收益,ΔEBIT—税息前利润变化量,EPIT—税息前利息,I—支付的利息。
这说明负债经营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情况下,企业是可以赢利的,负债经营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
1.4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还本付息,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环境中,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时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因此,企业资金中债务资金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长期负债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
1.5负债经营有利于公司控制权的保持
股权融资会引起股权的分离,影响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而通过债方式筹集资金,在增加企业可用资金的同时,并不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保护原股东权益。
2、负债融资风险分析
尽管负债经营具有以上的优势,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无的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同样也是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如果企业运用不当就可能带来巨大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影响企业信誉度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或导致经营失败。
2.1企业有负债可以带来优势,负债过多会带来财务风险
如果负债超过一定限度会转化和形成阻碍发展的消极因素。但是负债本身并
第 7 页 共 16 页
不可怕,最关键的是看负债后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经济效益。如果负债不能产生新的效益增长点,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益,负债者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了财务支出,使资金更为紧张,阻碍了正常的发展。同时,过多的负债对企业来说还有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增加。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负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则会面临财务危机,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曾经的世界巨人通用汽车公司,就是因为负债过多,又赶上了金融危机,无奈之下进入破产保护重组,在美国的帮助下,才避免了彻底破产。一个曾经的世界第一都落个如此下场,其他公司在面对负债规模时更要慎之又慎。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义务。如果企业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动作不当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效益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且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甚至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破产倒闭之灾。
2.2利率变动风险
这是指企业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要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加大利息开支,削减了预期收益。经济形势看好时利率下降,将使负债成本降低,从而利润增加。而当利率升高时,负债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利润的减少。当利润减少到不足以支付借款利息时,企业入不敷出,出现赔本经营的局面。尤其在银行紧缩时,这种赔本经营的风险更大。
2.3负债比率过高,可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资金结构合理,负债比率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
第 8 页 共 16 页
一般来说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建议企业负债比率一般考虑在60%左右。
2.4过度负债经营还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股东为了获得新的资金,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这样可以降低新债务实际承担的利率水平,但同时也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增大,导致原债券真实价值下降。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尽管负债经营是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同时也加深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因而产生代理成本,由此使企业价值减少。
2.5过度负债,会使企业遭受无形资产损失
过度负债会增加企业偿债的能力及速度,使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度下降,无形资产减少。健力宝集团曾经无限风光,但到后来却陷入了经营困境,现金流断裂,有一段时间,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到不了代理商的手中,因为在公司有大量的债主在等着用商品抵债,这样的结果,就是应为健力宝公司举债过多,在经营出现问题后,没有能力及时偿还债务,而银行又不愿贷款给没有还债保障的健力宝,这样的状况,使健力宝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公司的声誉下降,经营陷入更大的困境。
3、负债融资风险的控制
3.1树立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人员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行为上坚持谨慎性原则。因为往往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会事与愿违,这样所造成的损失必须由企业承
第 9 页 共 16 页
担。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预防风险。其次,企业仅仅在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风险来临时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通过适度的负债规模来分散风险。再如,为防范财务风险,制定相应地财务决策,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多使用科学、规范的定量分析,建立模型,运用科学手段从模型的计算中抉择最优方案。
3.2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责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1)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2)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 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3.3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红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
第 10 页 共 16 页
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普遍过高,一般在70%左右,有的在80%以上,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我国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首要问题,就是决定举借多少资金,亦即举债规模或负债额度的确定问题。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从财务角度考虑,一个企业要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负债规模。
首先,要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企业举债时,为了避免盲目负债,企业必须对未来若干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规划,依据资金流量状况,对企业固定资金、流动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对由于销售活动引起的资金流入量进行测算。匡算出合理的负债额度,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要考虑借入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分析。如前所述,企业筹资渠道只有两条,一条是投资人投入的权益资金,一条是借入资金。若企业通过以上两条渠道筹集资金用于项目投资时,必须开展借入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分析,以合理确定负债规模。通常企业借入资金都要支付利息,且利息率比较固定,由于根据以上公式可知,当借款利率低于期望投资收益率时,利用借入资金就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这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手段,西方国家称之为财务杠杆作用。为此,在期望投资收益率高于利息率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权益资金之间的比率,以促使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率的增大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反之,在期望投资收益率低于借款利息率的情况下,企业应考虑缩减负债规模甚至放弃负债。否则,负债越多,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率就越低,亏损甚至破产的命运将会随之降临。
另外,还要注意举债的附带条件。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当让渡资金使用权时,是要以获取一定的收益报酬为前提的,收益报酬的大小取决于资金成本的高低和债权债务期限长短。同时,债权人为了减少债务人的拖欠风险,债务人举债时,债权人都附有担保、抵押等附带条件。因此,当企业举债时,若债务资金成本率较低,且债权人附带条件较为优越,此时,若能适当地提高负债规模,对企业经营可能是有
第 11 页 共 16 页
利的,若举债时,债权人附带条件极为苛刻,那么企业举债应慎之又慎,以减少不必要的甚至重大的经营风险。
3.4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帐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1∶1,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3.5根据利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
3.6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环境中,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并做到胸有成竹,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在企业负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优化组合合理的债务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从负债偿还期限长短来说,企业负债不能是同一期限,否则债务一旦到期,企业负债压力会过重。从财务理财角度考虑,企业的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不宜过大,中长期负债应合理搭配,使企业偿还债务的义务在不同会计期间较为均衡履行。从负债内容上说,应通过向银行或金融机构举借、租赁、发行债券、签发承兑商业汇票等多种形
第 12 页 共 16 页
式,并尽量采用资金成本率低的负债形式,讲求负债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一是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才能使企业负债结构合理,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销售状况。如果企业销售稳定增长,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便于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则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第二是资产结构。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则可以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进行筹资。第三是企业规模。经营规模对企业负债结构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大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少,因大企业还可以采用发行债券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长期资金,所以利用流动负债较少。第四是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反之,则会促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便于降低资金成本。
3.7尽可能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企业应选择以下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紧低限度。
3.8保持盈利能力
如果盈利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要,企业就要靠减少现金余额,出售短期金融资产,或借入更多的债务等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保持盈利能力,增加资金,减少债务,才能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3.9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资产流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的尺度。保持高度的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资产越容易变现,则清偿能力越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
第 13 页 共 16 页
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
3.10企业还要合理安排资金
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自己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过程中,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方面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帐款。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计划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第 14 页 共 16 页
结 论
总之,负债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财力策略,也是一项经营战略,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准确地把握负债经营、科学使用所筹资金,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深远。管理负债经营风险,实现负债经营最优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事关企业存亡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负债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负债筹资风险,掌握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做为经营和管理决策部门必须严格地遵循财务原理,把握负债经营的“尺度”,控制好负债结构,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合理的进行举债,最终实现企业的快速合理的发展。由此可见,负债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焦点是如何得到“玫瑰的芳香”,而不被扎伤。 负债经营对于公司经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增加公司收益,较快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和增加资本结构的弹性。而负债经营对于公司经营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具财务风险,偿债风险等。如何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减少负债经营风险,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难题。从一般原理出发,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但负债经营比例究竟应该多高,这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模式的难题。公司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盘考虑。
第 15 页 共 16 页
参考文献:
[1]卢双娥.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厦其风险控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5,(12) [2] 夏红雨.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新视角[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5(03) [3] 吉力茹.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J].商业经济,2015,(02). [4] 单海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J];辽宁经济;2015年12期 [6] 陈晓红.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探讨[J]. 浙江金融. 2015(11) [7] 李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08期 [8] 赵晔. 浅谈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9] 李小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生产力研究;2015年07期 [10] 刘伟.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5 [11] 冯大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探讨[J]. 中国市场. 2015(39) [12] 刘明剑. 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J]. 经济师. 2015(08)
[13]IASB.TFRS for Small and Medium 2 sized entities (Exposure D raft of a Proposed).2015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