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第13卷第16期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满意,重复治疗可使曲张静脉消除或 正确的卫生指导也十分重要。因此,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 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明显变细,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解除患者的手 术痛苦。经临床实践,这一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术 前的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术后的饮食护理是获得 成功的关键。术前上消化道的准备良好,可提高手术视野清 晰度,便于操作;术中套扎静脉的确定,吸引器压力的调控均 直接影响套扎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再出血、胸骨后疼痛、低热 [1] 中华消『匕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 疗规范试行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4): l98—199. [2] 朱惠明,黄勋.现代消化内镜治疗技术[M].深圳:海天 出版社,2003,28—38. 为主,故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体温、面色、有无呕血、黑 便等情况。抬高床头及黏膜保护剂的应用亦影响套扎术后的 疗效,应引起高度重视。出院前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进行合理 收稿日期:2007—05—26 ・基础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杜霞。徐勤芝 2005年1月~2005年l2月,我们对62例心外术后患者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271000) 操作吸痰1次,时间不超过15s。③由助手向插管内注水3~ 5ml,然后连接简易呼吸气囊与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自主 呼吸予以辅助呼吸,潮气量为机控呼吸潮气量的1.5倍,频率 l0~l2次/min,持续1~2min,同时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成空 进行机械通气时分别采用膨肺吸痰法和传统吸痰法,并对其 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4l例,女21例,平均28岁。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室问隔缺损l8例,房问隔缺损l7例,动脉 心状态,自患者两侧腋中线位置自下而上叩击1~2min。④由 操作者按无菌操作吸痰,再湿化膨肺、叩肺体疗,如此反复数 次直至听诊双肺呼音清晰对称为止,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擦 净口唇,整理用物,爱护体贴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 备好吸痰装置,右手戴一次性手套,连接吸痰管,断开呼吸机 与气管插管接头,把吸痰管放入气道内旋转提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脱离呼吸机后进行肺部CT、 胸部拍片,实验组无肺不张发生,对照组6例发生肺不张;每 导管未闭9例,法洛四联症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4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在性别、 年龄及病情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吸痰前、吸痰后30min均通过呼吸机显 示记录潮气量、气道压力、氧饱和度值。两组均由同一名护 士记录每班次每位患者的吸痰次数,均于脱离呼吸机后进行 肺部CT及胸部拍片检查。实验组采用膨肺吸痰法:①助手开 启氧气开关,流量10L/min,一次性10ml空针抽取湿化水10ml 班次(8h)吸痰次数,实验组0~1次,对照组6~8次。 2.2两组患者吸痰前、吸痰30min后潮气量、气道压、血氧饱 和度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放于无菌巾上。②操作者备好吸痰装置,右手带一次性手套 连接吸痰管,助手分离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接头,操作者按无菌 表1两组患者吸痰前、吸痰30min后潮气量、气道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比较(x±s) 注: P<0.01VS吸痰前 3讨论 疾病恢复,减少了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减少肺部感染的机 5-?I,手术后患者经膨肺吸痰后肺的顺应性增加,呼吸道 阻力减少,呼吸做功减少,肺通气量增加,血氧饱和度明显上 升,吸痰次数明显减少,人机对抗减轻,能尽早恢复自主呼吸、 尽早脱机 。具有以下优点:①膨肺吸痰使潮气量增加,扩张 了小气道,使原来塌陷萎缩的肺泡得以扩张,有效预防了肺不 会,缩短了气管插管的时问,预防了肺部并发症,使患者早13 康复。④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桂荣.机械通气间膨肺吸痰法预防术后肺不张的研究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71—72. 收稿日期:2007—06—23 张的发生。②气道湿化后膨肺吸痰使小气道内的分泌物得以 稀释,叩肺体疗使分泌物进入大气道利于吸出,彻底吸净痰 液。③吸痰次数减少,使术后患者的心脏得到足够休息,利于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