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文案
总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年间,完全确立。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排版要求,竖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排版要求,横版
二十四节气 统一排版要求,竖版,节气名称大字,解说文字小号字体
*
立春
立春
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秦代以来,古历法,新年开端
雨水
雨水
始雨水 桃始华
仓庚鸣 鹰化为鸠
(或)
》
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继之雨水。
习俗:拉保保(认干爹) 回拜岳父母
惊蛰
万物出乎震
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习俗:祭白虎化解是非、惊蛰吃梨(晋商)、蒙鼓皮、打小人驱赶霉运
春分
春分者
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习俗:竖蛋(春分到,蛋儿俏)、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春祭、拜神、祭日
清明
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万物齐乎巽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习俗:祭祀、寒食节
谷雨
三月中
言雨生百谷
清净明洁也
(或)
-
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天气转暖
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习俗传说:仓颉造字黄帝立谷雨为节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唐代谷雨牡丹花仙传说
立夏
立,建始也
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或)
孟夏之日
(
天地始交
万物并秀
习俗: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斗蛋、立夏秤人
小满
小满者,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习俗:祭车神、祭蚕
芒种
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习俗: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
:
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
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习俗: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小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或)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习俗:六月六晒龙袍、百索子撂上屋、
大暑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
习俗:大暑船、吃仙草、吃凤梨、斗蟋蟀
立秋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习俗: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啃秋、秋社、
处暑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习俗:(中元节前后)出游迎秋、放河灯、开渔节
白露
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或
@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习俗:吃龙眼、祭禹王
秋分
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习俗:竖蛋、吃秋菜、送秋牛、吃汤圆
寒露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习俗:赏菊登高
霜降
%
气肃而凝
露结为霜矣
(或)
枯草霜花白
寒窗月新影
习俗: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立冬
立,建始也
冬,终也
万物收藏也
习俗:立冬、贺冬
小雪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虹藏不见
(或)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习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