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朝对外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丰县欢口初级中学 罗姗姗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2.能力与方法

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预习导学】

1.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官方先后十多次派 来华,随行的还有僧人和留学生等。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空海、 和 。

2.唐朝高僧 应日本友人之邀,不畏艰难,六次东渡,到日本讲授佛学,促进了日本 、 、建筑和 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3.印度半岛古称 ,是 教的发源地。唐朝高僧 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

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4.《西游记》中唐僧这一人物原型是唐朝僧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 翻译家。 【问题探究】

如果说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唐朝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例题精析】

例1.(2007年山东潍坊)“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

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鉴真六渡日本的再现和理解,也是在考察历史中的地理知识。题干中“鉴真”是关键词。以此判断唐代“东瀛”指的是今天的日本。故选C。

例2.(2006年湖南岳阳)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下列能反映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

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游 C.郑和下西洋 D.雅克萨之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再现历史的能力。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国与西亚各国和印度的交往,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其余选项不是发生在唐朝。故选B。 【目标检测】

1.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空海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2.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是( )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玄奘 3.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某些风尚的是( )

A.新罗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日本人 4.鉴真之所以受到中日人民的尊敬,是因为他( )

①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②博学多才,人品高尚

③不畏艰难,长途跋涉,求取佛经 ④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鉴真东渡日本后,讲授的是( )

A.《诗经》 B.唐诗 C.儒家经典 D.佛学理论 6.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晁衡 7.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 ...

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8.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晁衡 9.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月氏 D.天竺

10.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发源地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欧洲

11.《西游记》中的故事家喻户晓,它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

取经的历程,故事中的唐僧人物原型是( )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空海

12.“唐玄奘西天取经”,这里的“西天”是指当时的( )

A.波斯 B.日本C.新罗 D.天竺 13.下列有关玄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曾历经艰险到天竺学习佛学B.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C.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D.他生活在隋朝时期 14.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5.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人的相同之处。

③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质疑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