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
李霜霜 本人有幸聆听了城区教办组织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会议,上次主讲的是杭州湾中职的副校长黄百英老师的讲座。上次的讲座与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黄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时尚先进的班主任管理理念以及处理师生的独特手法让我受益无穷,那些画面时时萦绕我脑海,始终挥之不去。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我想更懂你”。
在我心中,“我想更懂你”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潜在核心,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那么,班主任到底是什么呢? 一、班主任的概念
书本上这么定义这个概念,所谓班主任,就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对于在教学工作上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我给它下的定义就是:1,职位低、权力小、待遇低。2,事情杂、任务重、风险大。3,角色重、要求高、难度大。4,苦中作乐。5,影响方式独特且深远。担任了2年多的班主任,一直在抱怨声中逐渐成长。在我看来,一个刚刚才毕业的孩子,刚刚才脱离束缚想要自由的我,立刻转入管理他人的角色中。角色转变得如此之快,让我难以适应。当然在这条路上,我也走得特别艰难,漏洞百出。在学生的投射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正是这些不足、挫折,成为了我痛并快乐地成长着奠基石。
二、研究、了解学生的艺术
懂学生就意味着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集体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班主任管理好整个班级,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那么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研究学生的。
1、捕捉良机。俗话说:种地要不违农时,打仗要不误战机。这原则同样适合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良好的时机,当时机来临时,班主任就要好好把握住,否则这机会就想流星一样稍众即逝。
令我深受启发的是我们班一位叫周维鸿的小朋友。跟他的缘分开始于五年级,在接收他时,很多是老师跟我有过交谈,对他的印象都是不听话、作业不做、上课不听。于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多多留意了他,也确实如其他老师所说的那样,上课十分不专心,作业质量也不高。刚开始我还是善意地提醒他,但是效果不显著。在偶然的一次评估中,我发现了有一道题全班只有他做对了,于是我反馈练习的时候给予了他赞美、表扬的评价。从此之后,不说有很大的进步,至少学习态度有所端正。在一次的班队课上,我让学生写写想对老师想说的话,其中周维鸿就写到了,老师的表扬是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
中。
2、巧妙接近。六年级的孩子其实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最想要的就是交个好朋友,倾心交谈。每次在课间活动时,都是我与学生们接触的时段。在这时段里,我会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与他们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获取共同的语言。
回忆自己班中的学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李星宇。孩子本身属于不自觉学习的那种孩子,每天的回家作业都完成不了,连词语抄写都不做。有次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给她妈妈打电话,妈妈在上班就让爸爸过来一趟,爸爸到校后一问原因,就开始的猛烈地“单打”,孩子的小脸上立马变成了红通通的小苹果,我赶紧去制止家长的行为。在制止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可怜巴巴的望着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地关爱他保护他。等把家长去安慰好、情绪平定下来。我把李星宇喊到办公室里。细细安慰他。指出他的不对,提出改正意见。他接受了。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和我的心接近了。作业也很少拖拉了。
3、以诚换心。上半年的班会课,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老师,我想对你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开始前,我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自我剖析,自己反省。向学生反省自己以往工作中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没有换位思考、有些情况有点武断等等情况,针对我的不足之处,请学生指出来纠正。课后,我翻阅了所以学生的内容,出乎我意料之外,全班学生都倾诉了自己的烦恼以及自己想要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一堂课让我受益无穷,用我
的真心与学社交流,让我在以后的班主任路上真正进入学生的角色,排其忧,解其难,师生共同发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植根于爱的艺术,正确是对待师生关系成为了爱的根源。其实,良好的师生关系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相处、沟通,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班主任自然而然地会在一些事情上与学生心灵相通,产生真挚的情感交流,那么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的画面,这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最佳的师生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