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构建

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构建

来源:爱够旅游网


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构建

【摘要】 课堂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明天,是学习与教学发生的主要场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以课堂为立足点,审视化学教学评价对改进现实的教学将有着更加贴实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中学化学

新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可见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本轮课改的成败。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成了课程评价中最主要组成成分,其评价的价值取向、内容和方式等左右着教师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实施过程及目标的达成。

一、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反观

传统观点之一:我们习惯将教学评价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指标而非教学成功的原因,传统教学评价中或缺大的一点就是遗忘了评价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与完善的工具。教师教学,然后评价学生,随之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对那些失败的学生,那些在同等环境中不能够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缺乏专门的“对症下药”的补救性教学,而多是重复性教学(在绝大多数学生成绩低下的情况下)。

传统观点之二:我们倾向于把学生当作成教学评价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非自主的评价信息的应用者。我们需要发问的是:学生如何通过应用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及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参与评价并非指学生可以控制哪些哪些内容要学习,哪些内容应该作为评价对象,或者自己给自己分级与评分,而是指学生学会运用评价信息来管理自我学习,逐步理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准确知晓他们现在的状态与着手准备下一阶段学习。当学生运用评价信息来设立目标,做出与自我提高相关的学习决策时,以及形成对高质量学习的理解,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就已设立的学习目标相比较并交流自我状态与进步时,学生就真正地参与到了为了学习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在成长记录表中积累自我进步样本,学生可以分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阶段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

传统观点三:我们倾向于将教学评价视为一次性的、结果无法改变的一种过程。在传统课堂中,教学评价被认为是有关教学信息的收集,是一种信息获取过程,寓于其中的学生和老师在每一个学习和教学环节结束之时进行评价,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即教学之缺点进行总结。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终结性评价中只有

一次表现的机会,而且是以失败为定向的,以每一次发现的失败为一个循环的结束,学生在自我的表现中往往没有第二次成功的机会。

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师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提供机会,为制定教师提高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应特别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利于化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提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寓于双基学习中。或者理解为后两维目标都是以双基目标为载体而且是更有效地、甚至高效地达成双基目标的途径、方法、手段。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构建原则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

化学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是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认知目标的评价,而把难以量化的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基本排斥在外的评价。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原则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领导和专家,在评价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评价的客体,处于被动的地位。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大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的力度,形成专家、领导、同行、学生、教师自我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3、评价方法的现代性原则

在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更多的使用录像评价法等现代化的评价技术,录像评价法使得复杂过程的研究和评价成为可能,有力于反馈评价结果;有利于进行定性评价。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邓薇.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J ] . 当代教育科学,2003 , (18) :52 - 53.

[2]宗福衡,贾美华,张桂芳,等.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J ] . 课程·教材·教法,2003 , (2) :45 - 49.

[3]范晓珍. 教学评价论[ M ] .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