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设备与材料 |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2019年第14期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探究
谢贤阳,程正茂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通过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明确了进行有效的检测,确保其厚度达标,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文章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原理、准备工作、抽样检测、现场检测等要点进行了探究,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实体;厚度检测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志码:A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建筑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持续关注,并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与耐久性,有必要对其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性
钢筋工程是工程验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都是当作隐蔽性工程进行检验的。但混凝土工程具有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会对钢筋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如混凝土的流动性、振捣、浇筑环节等。一旦施工不当,会引发各种钢筋工程质量问题。如下部正弯矩钢筋位移等,会严重降低工程质量。基于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有效检测,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第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可以对钢筋进行有效保护,隔离环境中的活性成分,避免钢筋产生腐蚀,并且也具有较强的握裹力。它既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将力均匀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又能降低钢筋被腐蚀的可能性,确保其具有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第二,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其结构中发挥着良好的抗拉作用,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会严重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厚度符合混凝土结构要求。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工程概况。文章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该工程为地面16层,地下1层的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一类±0.00m以上和二a类±0.00m以下的混凝土结构(见表1)。
(2)检测原理及相关准备工作。在进行实体结构钢
作者简介:谢贤阳(1986—),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检测;程正茂(1989—),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检测。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4-0142-02
表1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mm)
环境类别板、墙梁、柱一类环境1520二a类环境
20
25
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一般采用电磁感应法的仪器设备,降低检测难度,提高检测便利性。该检测仪器可以向混凝土结构内部发射电磁波,进而可以形成电磁场。由于钢筋位置与电磁场空间梯度、强度变化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依据电磁场空间梯度、强度的变化,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获取实体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参数。
为了促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做好检测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第一,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使其了解工程概况,掌握混凝土结构中各种环境类别构件对应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让其学习和了解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其能够进行正确的操作,进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第二,对检测中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明确其实际状况,确保仪器各项功能完善。第三,制作相关技术文件和表格,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提供技术指导,以便对相关检测信息与数据进行及时记录。
(3)抽样检测批次。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抽样检测批次是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实现良好的检测效果,需要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科学合理地进行检测,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
第一,需要在明确板类构件和非悬挑梁具体数量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检测非悬挑梁和板类钢筋结构构件。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在进行抽样检测过程中,应该确保被检测的构件数量足够,一般需要占构件总数量的2%,并且应该保证至少有5个构件,进而确保抽样检测的有效性。
第二,在检测悬挑板和悬挑梁时,需要保证悬挑梁构件抽样检测数量占构件总数量的5%,并且要求抽样检测数量在10个构件以上,进而可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为构件保护层厚度检测分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进行悬挑板构件保护层厚度检测时,要求抽样检测的构件数量是比较多的,至少要保证20个。
在本工程中,进行钢筋构件保护层厚度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抽样数量和所占比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本工程中,板类结构和非悬梁分别是588件和446个,其抽样检测的数量分别是12个板构件和9个非悬挑梁,有利于确保抽样检测
2019年第14期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 工程设备与材料 |
·143·
的科学性,提升构件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准确性。
(4)现场检测。现阶段,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局部破损方法,另一种是非破损方法。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局部破损法具有检测准确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对被检测构件有损伤,不是很适合大面积的检测,因此该检测方法多运用在少量结构测点的检测中。而非破损方法通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检测人员经验、检测仪器等,但该方法比较适合大面积或者大量结构构件的检测。基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本工程由于涉及的构件比较多,采用了非破损检测方法。
首先,科学合理选择检测面与检测部位。在检测时,应该做好混凝土表面清洁工作,并确保其平整。同时,应注意避开金属预埋件。如果发现有饰面层结构的存在,还需要将饰面层清除,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在检测之前,需要对钢筋探测仪进行合理的校准,使其归零,并且应该对仪器进行预热。为了避免对校准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应该确保探头远离金属物体。
其次,合理布置测线。为了提升测线的合理性,不仅需要对分布筋、主筋等实际状况进行充分考虑,以便最大限度减少其他钢筋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布置测线时,需要坚持垂直受力钢筋走向原则,提高测线布置合理性,为接下来的检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板类钢筋,需要在全面了解混凝土工程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对其被测纵向受力钢筋排列方向进行定位,以便保证其排列方向是正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测线布置。对于梁构件,需要在确定梁主筋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测线布置。同时,应该找到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最佳点,通常情况下在相邻主筋中间位置,以降低主筋对箍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干扰。
最后,开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在实际检测中,应该以测线布置情况进行检测,能够促使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钢筋探测仪器是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对检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定与之相适应的公称直径,设定与实际相适应的量程区域,以便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测线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依据,需要全面了解测线,选择对被测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测量中,应尽可能避开钢筋构件的绑丝、接头、马凳筋、金属预埋件等部位。另外,使用非受损方法测量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
少要在钢筋构件的同一位置上进行2次测量,并对2次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一旦这两次的误差超过了1mm,则说明其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应查明原因,需要再次对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如果在多次检测后,仍存在很大误差,这时需要考虑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检查探测仪性能是否完好,或者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验证。另外,在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探测仪最小示值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象,而无法测得准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该在探测仪探头上附加垫块,并保证垫块表面光滑平整,以便准确地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计算时,应该将垫块的厚度扣除,进而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5)检测结果的评定。在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评定时,需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由于本工程采用了抽样检测的方法,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单点检测的合格状况,并结合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判定,在此基础上可以综合评价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3 结束语
混凝土与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主要起抗拉作用,对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有必要对其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保证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充分发挥钢筋作用。在实际检测中,在掌握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在抽样检测中,需要合理计算检测构件的数量。在现场检测时,需要根据工程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并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促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可提升钢筋混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鲁宗平.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评定要点解析[J].水利建设
与管理,2018,38(11):58-62.[2]徐有邻,刘刚,程志军,等.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的检验[J].施工技术,2005(4):78-80.[3]蒙娇.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
检测[J].工程与建设,2013,27(4):512-513+564.
Research on Detection of Thickness of Reinforced Protective Layer in Physical
Insp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Xie Xianyang, Cheng Zhengmao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Co.,Ltd.,Hangzhou,Zhejiang 310012)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detec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of structural solid reinforcement, it is clear that effective dete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at the thickness reaches the standard and can be improved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Taking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tection principle, preparation work, sampling detec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steel bar protective layer.Field testing and other key points were explor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ople who pay attention to this kind of topic.Key Words:reinforced concrete,thickness of steel bar protective layer,structural entity,thickness detec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