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2009年第3O卷第l期 麻甲素的含量时,比较了多种比例的甲醇一水,甲醇一0. 5 醋酸,甲醇一0.5 磷酸溶液,乙腈一水,乙腈一0.4 87 参考文献 Eli青海省药品标准.1992:8. [2]青海经济植物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392. [3]袁小红,徐春霞,周 敏,等.唐古特瑞香化学成分 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O1. (收稿2008—09—11;修回2008—10—20)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结果表明乙腈一0.4 磷酸溶液 (22:78)分离为优,分离效果较好,保留时问适中,且无 干扰。用HPLC法测定唐古特瑞香中祖师麻甲素的含 量未见文献报道。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度和重 复性好,可为建立药材原料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葛根的临床应用 邹宝生 西安市长安区中医医院(西安710100) 葛根,出自《神农本草经》。历代医书记载,其昧甘、 辛、平,入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咳,透疹止泻 经作用。 1.3 柔筋活络止痛作用 首先在《伤寒论》中葛 根汤治疗寒邪阻滞经脉,头痛项背痛,方中的葛根就是 取其解肌柔筋活络止痛作用。笔者在治疗落枕颈椎病, 出现的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时,常用自拟的葛木白 芍汤中,重用葛根,配以白芍、木瓜、炙甘草,收效颇佳, 因为葛根所含的总黄酮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 肌肉的血液供应,解除肌肉痉挛,以达到柔筋活络止痛 效果。 2葛根的临床应用 之功效。还具有较强的活血化淤,舒筋活络,升引作用, 并在临床使用中收到很好的疗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简 述如下。 1葛根的作用 1.1 活血化瘀作用 在历代的医学著作中,少有 论及。笔者在体会到的活血化瘀作用后,翻阅历代医著 而鲜见记载。而现代生物化学研究证实,葛根的生化成 份中,总黄酮能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颈动脉注射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 痉挛,结合笔者临床实践取得的疗效,有力地证明了葛 根的活血化瘀作用。最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中成药制 2.1 配桂枝汤 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痛(风 邪阻于经脉、津液不能输布所致),在此方中葛根的主 要作用是生津气,增血流,解肌痛。据临床报道,有人用 剂如“脑通口服液”、“葛根素注射液”等药品,在治疗心 梗、脑梗导致的昏迷不醒,胸痛胸闷,口眼歪斜,肢体不 遂,瘫痪,语言蹇涩等症状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并被 临床大量应用。笔者在治疗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 时,运用自拟的“加味补阳还五汤”中,重剂量地使用葛 根,就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我个人认为,因为心主血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落枕5例,均服药1~2剂而痊愈, 处方:葛根60g,麻黄、桂枝、柴胡各5g,白芍、防风各 9g,甘草3g,大枣6枚。 2.2柴葛解肌汤 用于外感风寒,寒郁化热,症 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 眠、眼眶痛,方中葛根为主药,具有解肌清热功效。 脉,鉴于葛根的活血化瘀作用,在归经问题上,应加入 归“心经”这一范围。 2.3升麻葛根汤 用于麻疹初发或发热恶风、喷 嚏咳嗽,目赤流泪,舌红、苔白,脉浮数,方中葛根为主 药,取其解肌透疹作用,依病情不同可酌情加入牛子、 1.2 引升作用 葛根具有很好的引气上升作用, 《伤寒论》中的葛根芩连汤,是治疗外邪侵表,表症未 解,邪热入里,症见身热下利,粪便臭秽等症的名方,方 中以葛根为主药,不但取其退热作用,还取其升发脾胃 薄荷、元参、圣柳、杏仁、二花等药。 2.4 葛根芩连汤 方中葛根,既能解表,又能透 邪外出,以达到清热作用,还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治 疗邪陷阳明的热利,此方中以葛根为主药,黄芩、黄连 做为辅佐药。若气陷较重,还可配伍其他补气升陷药物 以助葛根升陷。 2.5加味补阳还五汤(自拟方)在治疗高血压、 清阳之气的作用,另外,对常见的脾虚泄泻的治疗方 中,除使用健脾祛湿药物外,常使用煨葛根,也是取其 升发脾气这一作用。其次,葛根还具有载药上行,引血 上行这一作用,《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起生津 气作用,而津血同源,笔者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常使 用葛根配伍川芎,防风等药,能收到引药直达巅顶的引 脑血管疾病出现头痛头晕、口眼喁斜、偏瘫、语言蹇涩 症状时,重用葛根,一是取其活血化瘀作用;二是取其 88 升引,载药上行作用;三是取其活络止痛作用。处方:葛 根60g,丹参30g,黄芪6O~120g,川芎、赤芍、地龙、当 陕西中医2009年第30卷第l期 四肢麻木、疼痛。处方:葛根30~60g,桂枝9g,白芍、木 瓜、炙甘草、狗脊各15g,威灵仙、当归、杜仲、天麻各 10g,鸡血藤15~30g。 归尾、桃仁、红花、菖蒲各10g,防风6g。 目前,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提取的葛根有效成份制 成的新药如葛根素注射液等,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使 用,尤其是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比之下,比使用川芎嗪,丹参注射液,香丹,维脑路通 的效果有过之无不及,缺点是价格较高,使用受到一定 限制,脑通口服液较为合适。 2.6 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由于气虚血 3体会 综上所述,可见葛根的功效是比较 广泛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前贤们对葛根功效的认 识很不足,所以对葛根的活血化瘀,升引作用论述较 少,使葛根在临床使用方面范围不大,没有发挥它应有 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 发展,给研究葛根的药理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研究,会给葛根在中药学领域内一个合理的地位, 加强研究,让葛根在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方面发挥出 更大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 全世界心脑血管和颈椎病患者数大幅度增加,而这些 疾病的治疗,相对来说,中医药是比较有优势的,所以, 瘀而出现的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症状,重用 葛根,配以黄芪、当归、川芎、白芷、桃仁、红花、天麻、人 参或附子、桂枝等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 血流量,扩张血管,减轻症状,缓解病情。 2.7 葛根白芍汤(自拟方) 用于落枕和颈部肌 肉损伤型颈椎病而出现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舌强 重视葛根的药理研究,扩大临床使用是很有必要,很有 价值的。 (收稿2008—07—30;修回2008—10—19) 硬、耳鸣、颈部及肩背强硬不适、心慌、胸闷、气短,甚至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用药分析 莫 娜 乔小燕△ 河南中医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郑州450008) 摘 要 目的:对现代文献关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进行系统整理,总结辨证用药特点,为 实验和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明确的参考用药依据。方法:查阅1994~2006年中 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对其治疗药物进行统计整理及分析。结果:使用频次占前 三位药物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用药治疗中,补虚 药、清热药、活血药这三种药物是最主要的而且是比较常用药物。 主题词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胰岛素/治疗应用 补气剂/治疗应用 活血药/治疗应用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可由遗传和环境 因素共同决定。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引起2 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始终。 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但目前临床上 尚无有效的综合调治手段。中医学从整体水平上辨病 与辨证相结合,针对IR的病证特点,精选方药,进行 多环节、多途径的调理,可以明显改善IR。因此,积极 的研究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对 深入阐明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察,乃至促进中医 药理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使用中国期刊全文 数据库查阅1994~2006年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 相关文献173篇,并对其治疗药物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如下。 1 整理原则 1.1 文献选取标准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 型糖尿病且有具体方药者选录,综述除外。 1.2 药物整理标准 同一药物名称不同者,如土 元、地鳖虫,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第六版 《中药学》按常用名;同一药物不同炮制方法者,如炙 甘草、生甘草,大致按同一种药物处理;教材未收录且 药效不明确者,归为其他类。 2统计内容如实统计符合标准的药物的种类、 频次、频率、累积频率、首位药以及主要种类药物的类 别构成,进行系统的整理比较。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Frequency 法统计数据。 4结 果 得方572首,涉及药物258味,药物 *国家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2005--2008) 类别23类,累计用药5311频次。各类药物排在首位的 是:黄芪、生地、桃仁、茯苓、葛根、山茱萸、大黄、陈皮、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