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作者:张
超群
目的:了解国情,对于中国目前的农村建设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使自身所学应用于农村建设,通过对农村老一辈种植技术的了解,使自身所学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形式:深入农村,参与农村建设,与村民攀谈,获得进一步的调
实践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7日 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张董村 组织者: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参与者:机电工程系机械电子(科本)10—2的部分同学。
摘要:农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摆脱科学文化落后的现状,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人来关注与支持。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广大的农村需要大学生去发挥聪明才智、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广阔天地;大学生也需要到农村去,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质,走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又一座桥梁,通过青年学生的下乡服务,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这在当前形势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及我校建校60年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响应党的号召,为农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我们所学,用以
改善目前少数地区落后的种植技术。 一,三下乡前准备: (一),动员工作:
暑假来临之迹,大部分同学都沉寂快要放假的喜悦之中,在我诉说了中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因缺乏科学技术而仅依靠经验无法使种植技术得到突破的状况后,许多大学生就踊跃报名,希望加入到下乡的团队工作当中去,最终我们班委成员通过学习成绩,选择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加入团队,参与到下乡的工作当中去,对于未能加入团队的同学,我们加以勉励。 (二),安全报告:
由于现代社会技术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依赖技术。时时刻刻都免不了对技术的需求和迫切的要求。但是由于技术的缺陷,也发生了很多的惨剧,所以在此次三下乡中,安全显的尤为重要,也在提醒着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关注安全。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大学生暑假安全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如下安全预案,希望此次三下乡能够成功,也希望三下乡能够顺利的完成。
1、为了确保所有人都参加此次活动,我们拟定在科大门口集合。如果有事不能参加,则打电话通知。
2、为了了解参加人员的具体情况,所有手机必须保持畅通,以便随时随地了解参加人员的安全情况。
3、所有参加三下乡的人员,在放假前把家庭详细地址报给领队,由领队制定乘车路线,以此来确保能够安全抵达预定地点。
4、由于此次三下乡为其一周,所以要求领队在出发前预订好休息的地方。并且要实地勘查,确保所有食物的安全性和住宿地的安全。
5、由于此次三下乡所到的地方我们不了解,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做到不予当地人发生摩擦,做到文明用语,举止文明。
6、做好接受地的安排工作,保护好自己的物品。
7、所有参加三下乡的人员要穿戴整齐,不要穿着非常昂贵的衣服。不要饰带非常昂贵的首饰和手机,确保活动的普通性。 8、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
她曾在冬季书法赛获得较好的成绩,在于它的交流中,使我们受益匪浅。
(2)八月三日我与我们团队成员参与到农民的工作当中,与农民一起打药,同学们在工
作当中都非常高兴。
(3)在实践活动的这几天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农民朋友的喜悦,他们的笑容是如此的
甜蜜。
(4)在实践活动的这几天中,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以及丰收的来之不易。
(5)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和团队成员以及几位农民朋友进行交流,并学习了一些种
植
经
验
。
最
后
,
留
照
合
影
。
三,工作总结: (一)调查数据: 概况:
张董村共有230户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 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老鼠。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苹果、蔬菜、黄烟、花生、柿子和制种。自199年以来有果园200亩、蔬菜100亩、黄烟500亩,现在黄烟已发展到800亩。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5000棵柿子树,现在每棵树能收入两百元以上,近年又种上了1000棵柿子树,估计明年能大量挂果。制种业是新兴产业,包括西瓜、西葫芦、西红柿、辣椒四个品种,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 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 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四 ,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
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周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周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
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下乡相关证明表: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实践单位信息 团队成员信息 就学高校名称 院系名称 入学年分 学历 专业课类别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2010 本科 工科 专业名称 学制 4年制 班级 毕业年份 2014 领队 成员 成员 成员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实践单位 通讯地址 单位概要: 联系方式 信息 签字 资格审查情况
团队领队签字: 实践单位签字: 实践单位审查意见: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