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新论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 2.旬1 生命的特质 — 式论沈从文的文学批判 薛路伟 (临沂大学商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沈从文的文学理想“美在生命”,是沈氏文学批评的基础,以自己的人性鸟托邦重新修复着人文精神 生态,他的文学批评虽然少而零星,但自成一体,特色鲜明。他以一个文学人应有的素质,不断用自己的灵魂 呐喊,给予世人心灵的震撼。 关键词:沈从文;生命特质;文学批判;美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32—01 , 从《边城》《丈夫》《长河》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中走来了凤凰 心的批评理论,甚至他的文学批评也没有严密的体系,谈论一 之子沈从文,他手执一支浸润着生命和土地的笔管,左右为 个问题,往往太拉杂,中心不明确。在《论施蛰存与罗黑芷》这 文。 篇文章中,作者主要要讨论的内容如题所示,为了让读者更加 沈从文在创作领域成就很高,但文学批评就显得零星而 清晰地看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各自的地位,作者在行文的过 黯淡,除了《沫沫集》中收录的文学评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散 程中加入了许多其他作家以作参照,如鲁迅、茅盾、丁玲、郁达 见于各种集子的序跋后记、创作经验谈、报纸上时论文章和一 夫等,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作者所希望的效果,但也淡化 了主题。在《论冯文炳》这篇文章中,类似的问题出现。“他的批 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追求“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 评的整个过程哪怕是批评活动才刚刚开始,总不像理论型批 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尽管研究者强调沈从文是一位人性的歌 评家那样,先有一个明晰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而自始至终 并同作家 者,指陈作家笔下“那些厚道而简单的灵魂”,“都有一棵伟大 都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去体验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些书信中。尽管沈从文以人性的治疗者自居,称其创作是为建 的心”,他们“无不先人而后己——无己”,等等,但是在翻阅了 厚厚的《沈从文全集>,考察了作品中的男男女女以后,无论 如何都不能同意作家的自我标榜与研究者的阐释结论。因为 一同‘参与创造’。 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他主张“一个伟大作 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因此“人性”是认识和评价 沈从文的创作文本固然展露了对至善至美人性的格外倾心与 沈的基石。他人性理想主要表现为讴歌健全人性和抨击人性 热诚颂扬,但也呈示出对诸多国民劣根性的冷峻剖析与理性 扭曲这两个方面。他认为文学应从表现人性、感化教育读者, 批判,呈现出明显生命特质。 鼓舞人向上这一点出发,沈自称是“人性的治疗者”。沈人性理 沈从文虽然文学的政治功能强烈排斥,但这并不表明纯 想的核心是用淳朴的人性美来改变现实的黑暗,恢复民族元 然的文学价值是他唯一的追求,其实他对多有所肯定的是文 气,重塑民族品格。与“人性”相适应,信仰“生命”是沈整个文 学与人生的关系。沈从文反对的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文艺 学创作的重心。这也就又联系到沈的文学理想,“工具重造”、 观,替而代之的是要求文学发挥一种道德的、人性的、超越现 实的功用,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 改良作用。例如沈从文曾不止一次地声称:“这世界上或有想 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 “经典重造”,用文字重塑民族品性,提升民族竞争力。“在沈从 文独具异彩的文学创作背后,是他始终坚持的富有个性特征 的审美理想…一・在寻找和建立理想的生命形式这一根本观念 烛照下,沈从文钟情不已的其实是一项重造民族品德、重新弥 和人与人关系的实实在在的事业。……f他)不仅没有忘怀过 去,而且独辟一片‘湘西世界’,执拗地探求心中美好的人性, 讴歌质朴雄强的人生,的确不失为一个兼具艺术才情、文化热 小庙。……这小庙供奉的是人性。”追求的是一种“优美、健康、 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无法 真的要把文学从人生中移开,“文学家也是个‘人’,文学决不 能抛开人的问题。”这就都表明了沈从文与“为人生”的文学观 肠与独立人格的优秀作家。” 有其相通之处,因而他对鲁迅、汪敬熙、叶绍钧、鲁彦、王统照 等“为人生”派的作家评价还是不低的,称他们所有的努力是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文学的深邃之处就在于它是对 人的心灵世界的一次次探险,是对人的有限性的一次次扬弃 与超越,是对无限与永恒的理想性世界的追求。文学,人类生 “较之目前以翻译创作为穿衣吃饭的作家们,还值得尊敬与感 激的”。沈从文的这些文学主张无疑包含合理内核,他吸取欧 存的疑问,人必然会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于混沌中求真, 洲启蒙主义的文学精神,要求文学谴责都市社会的虚伪,歌颂 于灵魂中求善,于自由中求美,于生命中求特质,沈从文的文 普通民众的善良品质,幻想以个性来构筑心中至善至美的人 学理想逐渐走向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他以自己的人性乌托 文理想。当年重要的评论家李建吾就称沈从文“热情地崇拜 邦重新修复着人文精神生态。从“经典重造”到“民族国家重 美。……他所涵有的理想,是人人可以接受,融化在各自的生 造”,沈从文以对生命特质的诉求与守望实践着自己的文学批 命里的”。 评理想,思考着文学创作,探索着文学的未来走向,想象设计 与此同时,沈从文文学批评也有缺点。沈从文没有自己核 着文学的现代形态。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