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数上教学案例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教学案例

城北小学 周惠菊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3路公交车驶来了,驶向医院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3路公交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货大楼.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3路公交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圣人涧小学南)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车

2+1+4=7 7-3+2=6 6-3-3=0 教学反馈:

能根据题意列算式,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大部分同学还能口算出结果。通过活动,能体会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存在问题:表达能力差,不会组织语言提问题,需着力培养。 教学反思:

课堂的导入 ,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