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谁更重要 ” 正方辩论词
呢?
各位观众、尊敬的评委、主持人、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代表正方发言。我方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为什么
第一,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基础性。 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 没有家庭教育就没有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好坏。 因为家庭是个体生命的摇篮, 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还在娘肚子里,
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据研究,婴幼儿阶段
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人的基本性格、 生活习惯和一些重要能力, 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则认为,
如果将一个人在 17 岁时的智力发展水平看作 100% ,那
么 4岁时就达到了 50% , 7 岁时达到 70% 。可见,孩子在 7 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
期,而这一段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第二,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终身性。 据统计,一个孩子一年在家的时间
有 235 天;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但能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还能减轻学校教育 70% 的压力。一个人自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 与父母朝夕相处, 共同生活,无时不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中进行的,但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子女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谈吐举止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影响必将伴随人的一生,甚至影响整个家族, “杏林世家 ”“梨园之家 ”“书香门第 ”等就此产生。因此,有些教育家又将父母称为终身老师,将家庭教育称为终身教育。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第三,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主导性。
人们常说, 一个人的行为长此以往
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人的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愈是幼 小时养成的习惯,愈难以改变。最初形成的人格品德,是非观与价值观,往往会
伴随人的一生, 而这些正是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另据研究, 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也是惊人的。 在幼儿园期间, 家庭教育占 80% ,幼儿园占 15% ,社会占 5% ;在小学期间,家庭教育占 70% ,学校占 20% ,社会占 10% ;中学期间,家庭教育占 40% ,学校占 30% ,社会占 30% ;大学期间,家庭教育占 10% ,学校占 30% ,社会占 60% 。可见,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 是任何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第四,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独特性。 家庭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是集约化的,一名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就不如家里 2 个甚至多个人关注一个孩子;学校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力不从心,往往顾此失彼,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只有
家长对孩子的特点、特长最了解,所以培
养更有针对性。 学校主要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而家庭主要是人生观、 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造福社会,
反而危害社会!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谢谢!
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