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及其转变的发展趋势研究

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及其转变的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东南亚 横AROUND SOUTHEAST ASIA 20D8.J0 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 及其转变的发展趋势研究 张建中※ A.Study on the Changing Trend of Trading Complementary and Com缸peti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Zhang Jianzh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 ̄and export status between Guangxl‘and ASEAN,using the Bilateral Trade Share and RCA to analyse the tra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in industrila structure,market structure and goods structure.It indicates that the trading relationship shows co-exist phenomenon and analyses htat,witll the further cooperation in competition,it is a changing trend of the trading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iton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引言 的探索。 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 二、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深人,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纽带的广西壮族自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 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 TA)建设的不断深人,广西与东盟经贸往来进入了 的桥头堡,特别是从2004年1O月第一届“中国一东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农产品为例,自2003年l0月 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以来,广西在自由贸易区 开始,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率先降至零,2004年中 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由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资 国与东盟10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2005年对所 源禀赋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其经贸关系存在 有成员开始削减关税,200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关 着明显的互补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广西与东盟发 税也降至零。随着CAFTA的削减关税计划的实施, 展层次相当的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在与第三进 广西与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 出口贸易时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关系。目前,广西在 化。 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中如何参与新的国际分工已 据海关统计,2007年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 达29.1亿美元,增长59.2%,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 的基础上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新的定位,旨 总值的31.4%,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增长l0个百分点; 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其贸易互补关系去规避存在 其中进口11.8亿美元,增长39.5%,出口17.3亿美元, 的或潜在的竞争关系,进而对广西与东盟存在的或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中南财经 潜在的竞争关系转变成互补的经贸关系进行初步 大学国际贸易学博士研究生 增长76.1%①。 长45.6%和1.9倍,贸易顺差4.6亿美元,是广西最大 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顺差来源地②。 2002~2007年广西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见表 2008年1~4月份,广西对东盟外贸进出口15.2 亿美元,增长1.2倍,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的 36.5%,其中进口5.3亿美元,出口9.9亿美元,分别增 1、表2和表3。 表l 2002 2007年广西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2(x】2 2o03 2O【Ⅵ 2oo5 20()(; 20o7 国家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越南 3.4l 1.46 4.40 2.25 4.54 2.98 6.44 3.4 7.17 l 47 14.23 9.53 泰国 O.26 0.14 O.33 0.14 O.55 O.98 n40 0.1 O.5l O.O8 马来西亚 O.23 0.13 O-25 O.25 045 O-32 0.3l O.1 O 22 0.O5 新加坡 O.16 O.06 O.15 0.O3 O.18 0.04 0.41 O.14 O l0 0.O8 印尼 0-20 0.02 0.28 0.O6 0.49 0.17 0.54 O 1 0 32 0.09 菲律宾 0.12 0.04 0.1 0.0o2 O.1 0.O3 0.14 O.01 0.19 O.05 东盟 4.42 1.86 5.53 2.7 636 3.65 8-3 3 93 8.42 1.83 I7.34 l1.74 资料来源:①2002~2006年数字来自《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海关统计观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知识读本》、《对外经济贸易 统计汇编》、《外经贸动态经济指数》;②2007年数字来自《2007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⑧ 表示未获得相关数据资料,老挝、缅 甸、柬埔寨、文莱和广西贸易量太少而省略。 表2 2004~2006年广西对东盟主要出口商品(单位:万美元) 年份 商品 金属 制品 纺织品 水果 蔬菜 农产品 化工 制品 车辆 机械及 零配件 其他 2【x)4 4466 1 0()74 8259 4587 687 2557 4504 2oo5 3640 5785 5650 l443 4356 1624 2291 2()06 12259 9297 3339 3846 3664 2168 1O43 2785 总计 20365 25l56 17248 5289 126O7 4479 360o 9580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表3 2004~2006年广西对东盟主要进口商品 (单位:万美元) 商品 矿砂 橡胶 水果 红木 木薯 棕榈油 其他 年份 2OO4 9556 1O673 2634 599 4464 3445 2(=)o5 120o9 9714 4l57 693 4630 559 752 2(1()6 35l73 15378 7471 1675 1O668 2379 2346 总计 56738 35765 14262 2967 19762 6383 3098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分析表l、表2和表3以及广西对东盟的贸易现 元,增长3.5倍,矿砂、橡胶分别进口5.674L美元和 状,可以看出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特点表现在以下 3.58亿美元;2007年1~5月份,广西与东盟橡胶类产 几个方面妻。: 品进出口达2.05万吨,其中对越南橡胶产品贸易急 (一)贸易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一般贸易 剧下降,但与泰国和马来西亚交易量成倍增长。农 强劲增长。2006年,广西对东盟边境小额贸易进出 产品方面,2004~2006年进口4.34亿美元,主要为水 口10.5亿美元,增长49.5%,占同期广西与东盟贸易 果、木薯淀粉、食用植物油等;2007年1~3月份,食用 总值的57.4%,其中进口6.6亿美元,增长1倍,出口 植物油进口1708万吨, ̄2006年同期大幅增长2.3倍。 3.9 ̄L美元,增长2.5%;一般贸易进出口7亿美元,其 中进口1.5亿美元,出口5.5亿美元,分别增长50.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2007年全年广西外贸进 1.7倍和33%。统计显示,2007年边境小额贸易进出 出口规模突破90亿美元存西部l2个省市排名第三》,http:N 口l5亿美元,增长43.2%。 www.customs.gov.cn/2008-03-04. (二)广西进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工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今年4月份广西外贸进 出口再创月度新高》,http:Hwww.f.us|oms.gov.cn/2008—05—26. 原材料进口激增。工业原材料方面,2004~2006年进 ③南宁海关办公室编:((2006年广西与东盟贸易持续快 口的主要是矿产品和橡胶类产品,其中煤2.3亿美 速发展》,《海关信息》(第l7期)2007年1月17日。 65 (三)机电产品出口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大宗商 品出口有涨有落。2006年广西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 3亿美元,增长14.7%,占广西对东盟出口总值的 30.6%;2004—2006年广西对东盟纺织品出口2.52亿 美元,其中2006年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229 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55.8%;服装及衣着附件 出1::15958万美元,同期下降14%。 (四)越南仍是广西与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6年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分列广西对东盟贸易前5位,进出口值分别为l4.7亿 美元、9314万美元、8170万美元、7792万美元和5005 万美元,分别增长48.4%、44.3%、52%、41.5%和 18.5%。越南作为广西对东盟最大的贸易国,出口 7.5亿美元,进1::17.2亿美元,分别增长16.5%和1.1 倍,有超过5成的进口受惠商品来自越南,越南同时 也是广西商品在东盟的最主要给惠国。2007年开展 进出口贸易的东盟国家主要有越南、印度尼西亚、 泰国和新加坡,此外对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 贸易也大幅增长。 (五)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两旺,私营企业 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广西和东盟贸易的增长。2006 年,广西私营企业进出I:1 13.2亿美元,增长63.6%,占 广西对东盟贸易总值的72.1%,其中出口和进口均为 6.6亿美元,分别增长25.1%和1.4倍;国有企业出口2.6 亿美元,进口1.2亿美元,分别增长11.6%和36.1%。 三、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分析 贸易双方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对双方的比较 优势和贸易结构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广西是一个既 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迅速发展的资本、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具有后发优势的西部省区,在技术 方面,不但形成了完整的基础部门,同时正在大量 发展中间技术,而且在高新技术的某些领域也有相 当的基础。东盟经济发展以第一、二发展层次国家 的新兴工业体系为主导;第二、三发展层次国家的 基础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即形成了具有比 较优势的热带农林产品的农业、新兴工业体系的工 业和市场更加开放,经营方式多样化且发展迅速的 第三产业。 众所周知,广西和东盟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呈 现出明显的竞争性。农业方面,特别是“早期收获计 划”的实施使广西农业(如热带水果)的发展面临新 的困境;原因在于东盟主要农产品已形成了农业产 业集聚,如大米、天然橡胶等的种植和出口均占世 界前例;服务贸易方面,东盟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整 体上明显优于广西,如新、马、泰旅游,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国际物流业等发展均已形成产业集聚,并已 发展成为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产业。 为了更好地分析广西和东盟的贸易关系,笔者 按《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对商品的分类,从广 西和东盟前l0位进出口商品着手探寻双方产业结 构的发展状况(见表4和表5)。对比分析广西和东盟 前十位进出口商品,其主要进出口商品反映了所属 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出口方面,广西和东盟均以 工业制成品为主,但东盟工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 出产业集聚的现象,前l0位商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额 的73.7%;而广西工业产业的发展具有分散性,前10 位商品出口量仅占出口总额的48%,说明广西第二 产业仍未形成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产业。进口方面, 广西进口主要以工业原材料矿砂、矿渣及矿灰、天然 橡胶及其制品等为主,这恰好符合了广西当前工业 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东盟进口主要以工业产品为主, 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特 征。从双方进出口商品来看,广西工业发展所需要的 工业原材料刚好是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因而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而广西和东盟进出口商 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的主要商品也正是 进口的主要商品,因而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关系。 (二)进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进出口市场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出口的 商品在一些主要国家或地区市场上的分布状况,可 以用双边贸易指标(Bilateral Trade Share)来反映, 它表示如下: BS ij Tii/Ti 其中,BSij表示双边贸易份额,T ii是国家或地 区i对国家或地区i的出口额,T i 是国家或地区i对 整个世界的出口总额。因此,双边贸易份额可以反 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市场在该 国(地区)总出口中的相对重要性。 从广西2006年和东盟2005年的进出口市场结构 分析(表6和表7),均以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特 区、中国省和欧盟等为主要贸易伙伴,呈现出以 下特点: 表4广西和东盟前1O位出口商品及其份额 广 西‘ 东 盟“ l 2 3 4 5 第84章件 第85章机、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 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 钢铁 72% .6.电视图象、声电动机及发电机 7% 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 电视图象声电动机及发电机 第{;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 、29.8% 16.2% 第72章6.6% 第27章矿物蜡 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 l1.6% 第28章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 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 第38章杂项化学产品 59% .第29章有机化学品 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 3.1% 2.7% 4.4% 6 7 8 9 第8l章第25章第69章第44章石灰及水泥 其他贱金属、金属陶瓷及其制品 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 陶瓷产品 木及木制品;木炭 4.0% 3.7% 3.6% 3O% .第4o章橡胶及其制品 第15章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 油脂;动植物 第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及电车道车除外 第90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 科用仪器及设备 2.4% 2.2% 2.0% 2.0% 10 其他 第78章铅及其制品 2.8% 第6l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 . 52.()% 1.7% 26-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统计资料和ASEAN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 (2006)有关资料计算昕得。}为2006年数据, 为 2004年数据。 表5广西和东盟前1O位进口商品及其份额 广 西 东 盟“ 29.1% 1 2 3 4 5 6 7 8 9 第26章矿砂、矿渣及矿灰 22.4% 第12章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 用或药用植物;稻 第84章件 核反应堆 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 22O% .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 机电视图象、声电动机及发电机 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 件 、15.5% l3.1% 12O% .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 质;矿物蜡 第72章第87章钢铁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 道及电车道车除外 第4O章橡胶及其制品 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 机、5.7% 3.3.5% 3.O% 电视图象、声 5% 第8章食用水果及坚果;柑桔属水果或甜瓜的果皮 第1l章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 第74章铜及其制品 2.8% 26% .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 第90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 外科用仪器及设备 第29章有机化学品 2.8% 2.6% 2.6% 1.8% 18% .第9o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 外科用仪器及设备 第73章钢铁制品 1.5% 1.5% 24.8% 10 其他 第28章无机化学品;贵金属 稀土金属、放射性 元素及其同位紊的 16% .第71章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 包贵金属及其制品 23.8% 资料来源:同上。 1.广西进出口市场以越南为主。2006年广西与 越南进出口的比重占广西进出口的22%,已经连续 7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发达国家和新兴 工业化国家(地区)进出口的比重占广西进出口的 40.3%;对非洲、拉美、中东等其他地区进出口的比 重占广西进出口的37.7%。这说明广西进出口市场 没有过分依赖于某一市场。 2.东盟进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2004年东 盟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特 区和中国省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出口的比重 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45.03%;对发展中国家中国和 印度进出口的比重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9.53%。这 说明东盟的进出口市场较均匀地分布于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市场。 从广西与东盟进出口双边贸易指数分析得出, 广西与东盟成员国越南互为进出口市场,其贸易关 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在与第三国进行贸易时, 其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围、日本、韩国、中国特 区、中国省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新兴T业化国 家(地区),表现出强劲的竞争性。 (三)进出I:7商品结构分析 1.广西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从商品结构的规 模来看,出口总额过亿美元的商品是金属制品、纺 织品、水果蔬菜和化工制品,而这几类商品中,除水 67 裹6 2006. ̄广西前十位进出口市场结构及其贸易指数 (万美元) 出口 进口 两年内出口总额下降了近60%,由2004年的出口总 国家或地区 出口额 双边贸易指数 国家或地区 进口额 双边贸易指数 越南 美国 日本 量第二降至2006年的总量第五。其中的蔬菜类2004 年出口量近3000万美元,至2005年和2006年,在出 口统计中已退出大宗出口商品之列,只有水果还占 74974 40624 3289l2 O.2o9 0.1l3 越南 巴西 日本 71716 39847 加I448 0.233 O.13O 有一定的市场。2003年中泰果蔬关税降至零后,显 然对广西水果出口冲击明显,广西对东盟水果出口 市场在萎缩。 中国 37816 西班牙 意大利 韩国 o.1O5 nO92 澳大利亚 329l9 阿根廷 l9754 O.1O7 O.O67 l288O l0824 l0564 nO36 0.064 中国省 ll∞7 nO3l nO30 O.O29 美国 德国 印度 17767 l6429 1584l O.O58 O.O53 O.052 从2004—2006年广西对东盟主要出口商品情况 来看(见表2),广西商品在东南亚市场存在着互补 与竞争共存现象,即工业制成品互补性强,而农产 澳大利亚 l0 S4 n029 韩国 lO40o O.O34 荷兰 959l 0.027 中国省 4855 0.016 资料来源:广西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广西统计年鉴(2OO7),双边 贸易指数为作者计算所得。 表7 2005年东盟前十位进出口市场结构及其贸易指数 (百万美元) 出 13 进 口 国家或地区 出口额0 双边贸易指 国家或地区 进口额0 双边贸易指数 美国 92941.9 n144 日本 8lo77.9 n140 日本 ’∞56A nll3 中国 6ll36.O o.105 中国 522s7.5 0.08l 美国 6o976.4 nl05 韩国 24362.3 0.038 韩国 236o9.5 n041 澳大利亚 l9645.7 n03O 德国 14654.3 n025 荷兰 l7022.3 n026 澳大利亚 ll593.0 O.02O 印度 l5O48-3 n023 中国省 l1532.9 no2o 中国 l3868.6 0.02l 印度 7952_3 0.014 德国 l37lO.6 0 l 英国 6779.1 0-0l2 英国 lO卯2.1 0.017 中国 559n3 0.010 资料来源:( ̄)ASEAN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2006);②双边贸易 指数为作者计算所得。 果蔬菜外,其余都属于工业制成品。 从商品结构的变化看,出口额波动最小的是化 工制品,而其他种类的商品,几乎不是大起就是大 落,出口额变化较大。如金属制品,仅两年时间,出 口额增加近3倍,而水果蔬菜则减少了一半以上。尽 管这些类别的商品属广西出口的大宗商品,但在短 时间内出口量的变化还是较大,换言之,商品结构 在不断的变化。 从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需求最大的是金 属制品和纺织品。尤其是金属制品,两年时间增长 率达174%,不仅是出口量最大的商品,也是增长率 最高的商品。随着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升温, 对金属制品的需求会继续呈上升趋势。原来出口量 较大的水果蔬菜,近年来的发展却呈现下降趋势, 品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3年来出口额有所增长, 但幅度不大,增长率只有9.3%。出口商品中呈上升 趋势的有金属制品、农产品和车辆,其他种类的商 品大致呈下降趋势。总而言之,除少数出口的拳头 商品外,其余商品的出口优势正在淡化,照此发展, 其他类商品的市场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 位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 2.广西向东盟进口商品结构。从2004~2006年 广西向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结构来看(见表3),大 宗商品几乎全是资源类的农矿产品,技术含量高的 机械、电子等类产品相对很少。按照赫克歇尔・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这样的国际贸易主要是由于双方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或不匀性(供给与需求的不平 衡)促成的,属于典型的互补性贸易,其特点如下: 第一,进口额呈上升趋势。几大类商品中,只有 棕榈油的进口量有所下降,其余商品的进口量均有 不同程度的上升,短短3年间,进口额上升的幅度很 快。其中矿砂增长了268%,水果增长了183%,都是 成倍的跳跃式增长。 第二,对比进出口商品结构,其进口增长的速 度要快于出口增长的速度。3年间主要商品出口总 额增幅为9.3%,而同期进口总额增幅则为139.4%, 远大于出口的增幅。从发展趋势来看,进出口之间 的差额有扩大的趋势。 第三,水果作为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出口商品, 近3年来出口量持续下降,仅两年时间,出口量下降 了60%多,是出口的大宗商品中下降率最高的商 品。而与此相反的是,从东盟进口的水果量却呈迅 速上升趋势,是除矿砂外进口量增加最快的商品。 水果进口与出口的强烈反差,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 易区建设中商品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广西 与东盟贸易中,水果属产业内贸易商品,广西出口 的水果主要是柑桔、鲜苹果和梨,这些温带类水果 不适于东盟生产。而从东盟进口的水果,主要是甜 瓜、龙眼、西瓜、火龙果等,东盟国家大部分为热带 地区,适合此类水果生长,农产品关税的调整,无疑 给东盟水果进入我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广西与东盟对第三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分 析。本文采用可显示比较优势来分析广西与东盟的 主要出口比较优势。可显示比较优势(RCA)的概念 首先由柏拉萨提出,它是国际贸易应用研究中使用 较为普遍的一种指数,也叫出口分工指数。可显示 比较优势是衡量一国(地区)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一 种工具,该指数表示一国某产品的出口占该国总出 口份额与世界该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份额的 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尺(7AKi Fki-w/乃^ 刀 ・7 ',w, t"kww| l"1ww l"]t3t,w・i"tni RCAKi表示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Tkiw是国家i 在产品k上的出口,Tkww是该国家组(或者全世界) 在产品k上的出口,Ttiw是国家i的总出口, Ftww是所 选的国家组(或者全世界)的总出口。RCAKi越大, 反映国家i在产品k上越有比较优势。 根据表5和表6相关资料,比较计算出来的广西 和东盟前l0位出口商品的RCA指数发现:由于广西 和东盟产业发展均具有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 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国家(地区)的共同特点,因 而双方对第三国进行贸易时出口商品结构极其相 似,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出口商品中竞争最激 烈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业制成品, 如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 机、电视图象、声电动机及发电机(广西0.23④;东盟 0.29);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 零件(广西0.45;东盟0.51)等;同时,广西竞争优势 较大的产品还有钢铁(0.69)、盐、硫磺、泥土及石料、 石膏料、石灰及水泥(0.79)、陶瓷产品(0.82)等;东 盟竞争优势较大的产品还有橡胶及其制品(1.12)、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 植物(0.54)、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 科用仪器及设备(0.61)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分析广西和东盟产业结 构、进出口市场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表明,广西 和东盟贸易关系表现为互补性和竞争性共存。究其 原因,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广西 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广西向东盟出口主要以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纺织 品、化工制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主要以工业 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工业原料主要为橡胶和矿产 品,包括复合橡胶、橡胶下脚料、天然橡胶、铁矿石、 锰矿石、锌矿石等;农产品主要为热带水果、木薯淀 粉、食用植物油等。但广西与东盟对第三国进行贸 易时,进出口商品结构极其相似,表现出较强的竞 争关系。出口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 量相对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如纺织品、鞋类、塑料制 品、机电产品等。 四、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转 变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广西和东盟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中国一 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泛北部 湾经济圈建设、东盟10+3等多重发展机遇,其互补 和竞争共存的贸易关系势必影响着双方经贸的合 作。具有互补性的国家通过贸易虽然可以互通有 无,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但持久的发展容易使国 家间经济发展产生差距;而竞争过甚最直接的结果 是容易引起商品倾销,导致商品贸易的恶性竞争。因 此,转变中国(广西)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是中国顺利 地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关键问题之一,原因在于: (一)转变中国(广西)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是发 挥比较优势、重新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英国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阐 明了著名的“看不见之手”机制,他认为在市场经济 中,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的微观经济主体 可通过分工和交易而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 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这 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但却 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 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参加 上述国际分工?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正好回答 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他认为,不 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 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 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 相对优势。 ①这些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作者计算所得(下同),因 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出,如读者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也就是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 具有地缘优势的广西重新参与新的国际分工。在新 的国际分工中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产业优 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具有链式的产 业集聚经济,从而带动上游、下游产业的发展。 (二)转变中国(广西)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是区 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在互补的基础上国家之间为了打破经济增长的极 限,积极加强经济区域合作寻找发展出路的一种选 择;同时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摒弃狭隘的民族 主义走向尊重市场经济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道路。20 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速,一 方面是欧盟的成功起到示范作用,鼓励了世界其他 地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美国对 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态度的转变,从过去以多边方 式回应欧洲的区域行动变成以区域方式回应欧洲; 最后是发展中国家贸易的转变,使发展中国家 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一方面将经济 资源跨越国界在中国与东盟各国间自由、大量地流 动和有效的配置,促使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合 作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各国经济的发展 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变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促进 各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形成优势互补, 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的作 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首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资 金尤其是公司的投资;其次,有利于发展中国 家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最 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世界差距 的拉大,金融风险加大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的冲击等方面。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更为严重。因此,转 变中国(广西)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是推进中国和东 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 论证和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竞争中的进一步合作 将是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转变的发展 趋势。究其原因,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 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 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 70 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 际间流动,这势必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处于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 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 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 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 劣势,因而在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利用其互 补性,对竞争的产业采取进一步合作的策略,即强 强联合,共同开发、生产,最终在竞争合作中实现 “双赢”。 注: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对外 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转变与广西贸易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 (06BJY0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和资料来源: 1.Finger,J.M.,and M E Kreinin.“A Measure ofExport Similarity and Its Possible Uses”.The Economics Jouma1.1979, 89:905—912. 2.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nad Revealed Corn— parative Advantage’’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1.33.No.2,1965:91-123. 3.Das.Dilip K.(1998):“Changing Comparative Advan- tage and the Changing Composiiton of Asina Expqrts”,World Economy,21(1),PP.121-140. 4.Redding.S.(1999):“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 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Oxford Economic Pa- per,51,PP.15-39. 5.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 tions.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0. 6.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itve Strategy of Nations. NewYorktheFreePress,1990. 7.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itve Advantgae.New YorktlleFreePress.1985. 8.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0. 9.王勤等著:《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新格局》,厦门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l0.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广西统计年鉴》,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1~2007年。 l1.刘光溪著:《互补性竞争论:区域集团与多边贸易体 制》,经济13报出版社,1996年版。 12.张建中:《浅析广西与越南对外贸易的竞争性及其发 展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2期。 13.张建中:《广西与越南贸易对广西GDP贡献的实证分 析》,《国际贸易问题》2oo7年第7期。 l4.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2oo4年第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