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 1.2、编制依据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总体简介 .............................................................................................................. 2.2、混凝土结构概况 ............................................................................................................
第三章: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3.1、不同等级砼邻接面的留设: ........................................................................................ 3.2、梁柱节点砼邻接面隔离措施 ........................................................................................ 3.3、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 ............................................................................ 3.4、混凝土浇灌 ....................................................................................................................
第四章: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第五章: 梁柱节点处裂缝控制措施
5.1、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 5.2、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高层建筑结构梁柱节点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有关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的设计和浇注有以下的条文内容及及条文说明:当柱混凝土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第13.5.7条);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协商解决(条文说明)。本施工方案中,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尺寸均以“mm”为单位。
1.2、编制依据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4); 1.2 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1.3 我公司掌握的国内外新技术、先进经验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1.4 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及公司编制的施工工艺标准;
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1.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总体简介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07956㎡,由2层地下室及地上1栋23层办公楼、9栋31~42层(其中
1#、2#住宅32层,3#、9#、10#住宅31层,7#住宅40层,5#、6#住宅41层,8#住宅42层)住宅楼组成,建筑最大高度131 m。建筑结构形成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地下室为二层,建筑面积约为46780㎡,地下室底板结构面标高为-9.6m,层高4.2 m。地下室平时功能做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均为框剪或杠支剪结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承包方式 结构形式 内 容 百色市三祺龙景国际工程 百色市右江区那毕乡龙景东路东侧 百色壮丽投资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兆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建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总承包 基础结构:筏板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 主体结构:钢筋砼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 2.2、混凝土结构概况
1)地下室结构 构件 垫层 墙柱 人防墙 位置 筏板基础 负二层、负一层 负二层、负一层 砼强度等级 C20 C55 C40 C35 1#、2#、3#、9#、10#住宅、办公楼的塔楼范围内墙柱 1#、2#、3#、9#、10#住宅、办公楼的塔楼范围外墙柱 备 注
墙柱 筏板基础 地下室侧壁 水池侧壁 梁、板 2)办公楼: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8 9 10 11 负二层、负一层 地下室 C60 C40 C35+P8 C35+P6 C30 C35+P6 构 件 1层~5层墙、柱 5#、6#、7#、8#住宅的塔楼范围内墙柱 5#、6#、7#、8#住宅的塔楼范围外墙柱 负一层 地下室顶板 人防区 非人防区 砼强度等级 C55 C50 C45 C40 C35 C30 C40 C30 砼强度等级 C55 C40 C50 C45 C40 C35 C30 C30 C35 C45 C30 C30 C35 C45 C30 砼强度等级 C60 C40 C55 C50 C45 C40 6层~10层墙、柱 11层~15层墙、柱 16层~20层墙、柱 21层以上墙、柱 2层~20层梁、板 21层梁、板 22层~天面构架梁、板 构 件 1层~6层塔楼墙、柱 1层~2层裙楼墙、柱 7层~12层墙、柱 13层~18层墙、柱 19层~24层墙、柱 25层~30层墙、柱 31层以上墙、柱 2层梁、板 3层转换层9.45m标高梁、板 3层转换层塔楼梁、板 37层以上墙、柱 2层梁、板 3层转换层9.45m标高梁、板 3层转换层塔楼梁、板 4层~天面构架梁、板 构 件 1层~6层塔楼墙、柱 1层~2层裙楼墙、柱 7层~12层墙、柱 13层~18层墙、柱 19层~24层墙、柱 25层~30层墙、柱 3)1#、2#、3#、9#、10#楼: 4)5#、6#、7#、8#楼: 序 号 1 2 3 4 5 6
7 31层~36层墙、柱 C45 第三章: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从施工方面讲,由于节点构造复杂,钢筋绑扎密集,而且都是高空作业,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给施工造成许多麻烦,稍有疏忽质量就难以保证。
3.1、不同等级砼邻接面的留设:
柱顶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同时为避免商品砼有浮浆,接触面过于光滑,柱振捣完成初凝后在柱顶凿毛,加强摩擦力。
3.2、梁柱节点砼邻接面隔离措施
梁柱节点处主梁钢筋绑扎时,在梁柱节点附近离开柱边≥500㎜,且≥1/2梁高处,沿45°斜面从梁顶面到梁底面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做为高低等级砼的分界),收口网绑扎12钢筋上,钢筋数量同梁箍支数。(具体见下图)快易收口网
快易收口网 收口网与梁钢筋固定剖面图
3.3、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
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施工时,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
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砼初凝前继续浇捣梁、板砼,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度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使用混凝土泵,尽快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 在混凝土初凝前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应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之间形成冷缝。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坚决杜绝漏振死角,避免形成蜂窝麻面,以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
器加强振捣。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3.4、混凝土浇灌
所用砼均采用商品砼。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梁柱节点随同楼面统一浇捣,“先高强度后低强度”的原则。先用塔吊吊斗输送柱子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卸料,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浇筑用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适时抹平压实用塑料薄膜覆盖,视天气情况进行保护或养护。以减少温差和干燥防止混凝土开裂,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对于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对于钢筋确实过分密集的情况,应事先和设计单位联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按规范规定留置砼试压块。
第四章: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对高强度砼与低强度砼浇筑分区交底(详附图),并做好高低强度砼浇灌区域的确认并留好标记,对砼浇筑方法进行交底。
2、检查高、低砼区域的隔离钢丝网是否布置到位、牢固、符合要求。
3、安排专职施工人员对商品砼的供料区分,检查砼的坍落度、初凝时间等指标,保证高强度砼的供货量及质量。
4、混凝土的浇灌措施
根据先浇灌高强度砼的柱,同时进行低强度砼梁板浇灌的施工顺序,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强度等级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使用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己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商品砼强度等级、气温及混凝土结条件确定,一般在2h内必须接缝。高强度砼与低强度砼的接缝亦如此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
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高、低强度砼的浇筑方法均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l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 c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先铺满高强度区域内板的高强度砼,再对相连板的低强度砼施工,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土。
第五章:梁柱节点处裂缝控制措施
5.1、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这些裂缝不是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裂缝,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虽然微裂在混凝土中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应从严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和消除这类裂缝,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其具体原因是:
(1)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相差两个等级)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高,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收缩有差异,所以在其交界附近容易产生裂缝。
(2)柱子断面大,刚度大,梁的截面相对较小,受柱子的强大约束,梁混凝土的收缩受限制,也容易产生裂缝。
(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也会导致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附近产生裂缝。
(4)现浇梁板的梁在板下,上面保养的水被板充分吸收,而梁得不到充足的养护水分,造成梁的内外不均匀收缩,也容易导致梁的两侧面产生裂缝。
(5)有的梁侧面水平方向的构造钢筋太少,对梁的抗收缩裂缝不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
工缝则应留于梁底。为减少梁柱节点施工的工作量,避免与梁板砼出现冷缝,故本工程柱及剪力墙的施工缝留在梁底。
5.2、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采取改进的具体措施如下:
(1)要求混凝土搅拌厂调整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也需作相应的调整。
(2)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捣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
(3)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4)在产生裂缝相对较多的梁的侧面,增加水平构造钢筋,提高梁的抗裂性。
(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节点核心区柱子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输送,以期降低坍落度。在现场,对每车混凝土都应进行坍落度检测。
(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水,在满堂承重脚手架未拆除之前,可以用高压水枪对梁进行浇水养护,并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土。只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到位,并精心施工,梁柱节点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附近的裂缝完全可以得到避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