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塔设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研究生宿舍楼为小高层剪力墙结构,分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四角平标高40。20m,室内外高差-0。30m,纵向长度52.75m(①—错误!轴),横向宽度为27。85m(错误!—错误!轴).服务中心裙房为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四角平标高16。80m,纵向36.60m(错误!—错误!轴)横向宽度22.53m,两面紧靠小高层。
二、材料及规格
2.1根据JGJ103—2001规范要求,建筑物高度24m以上采用双排钢管外墙脚手架。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材质应符合GB700—793号钢的技术条件。
2。2 采用扣件式联接(铸铁扣件),铸铁扣件采用KT-33—8可锻铸铁铸造。所用的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方可使用,发现有脆裂、变形 、滑丝等现象禁止使用。
2。3材料采购的钢管、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须规格统一,材质优良,并应有出厂证明书,不许采购等外次品.
三、立杆下地基处理
3。1高层脚手架立杆底脚必须牢固,在地下室基坑回填以后搭设,回土应做到分层夯实,达到坚实平整。
3.2本工程因地下室基础埋置较深,基坑四壁全部是风化岩石层,基坑回填后,上部脚手架钢管立杆部分座落在基坑壁岩石上,部分座落在回填土层上。
1
3。3按现行标化和文明施工要求,又于上述(3。2条)因素,为确保脚手架立杆下基础的整体性,回填土面铺100mm厚道渣,在道渣上面铺200mm厚素砼硬地坪。
3.4在素砼硬地坪纵向铺统长300mm宽,50mm厚板方,然后在板方上再铺放统长12号槽钢,使立杆垂直稳定在槽钢、板方上。
四、搭设方案
4.1立杆纵距(纵向)1800mm,立杆横距(宽)1050mm,水平杆步高1800mm,连墙杆间距竖直3600mm,水平距5400mm(即二点三跨),里排距建筑物300mm。详见双排钢管脚手架横剖立面示意图.
4。2脚手架搭设顺序为立杆→横楞→牵杆→搁栅→剪刀撑→脚手笆→栏杆,除搁栅与横楞可用双股18﹟铅丝绑扎外,所有杆件联接均须用扣件,每个节点的扣件螺栓帽均要拧紧,脚手架搭设应做到横平竖直.
4.3扣件脚手架的底部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相邻两根立杆上部接头相互错开,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扣件脚手架的立杆应做到垂直立稳,底部都应相互连接.
4.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槽钢)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
4.5从地面到15m高度的里外立杆均采用双根钢管,顺纵墙并列组成,并用扣件紧固。从15。00m到脚手架顶的立杆均采用单根钢管(服务中心内外立杆全部采用单根钢管)。
4.6脚手架每步搁栅上应满铺脚手笆,脚手笆四角用18#
铅丝同牵杠扎牢,施工操作步上靠墙面部位铺脚手板,脚手板距墙面不得大于200mm,脚手板沿长向铺设,其端头应伸出搁置点横楞10—20cm,并应重叠搁置,没有重叠处应用铅丝将脚手板与搁置点绑牢。
4.7材料搬运出入口处两侧,里外立杆应用双根钢管,用扣件紧固,出入口及井架进出处,在其外侧上面要搭设安全遮棚。
五、钢管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5.1横向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5.2要求外架超出建筑物总高度1.8m,里排立杆低于檐口0.5m,本工程最高处立杆高度为42.5m。
5。3离地面上15m采用双排双管,15m至42。5m采用双排单管搭设,服务中心从地面到顶采用双排单管搭设。四周外排立杆外,从第二步开始到顶全部用兰网全封闭防护。
5.4钢管架四周外侧立杆内,每步脚手板上口采用300×30mm木板踢脚板,用18铅丝固定在外立杆上.
3
#
5。5每步四周外立杆内侧设水平扶手栏杆,扶手高度为1100mm.
5。6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竖向距2h(2h=步距)3。60m,水平向间距3Ia(Ia=纵距)5。4m。并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7连墙件必须采用可靠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采用顶撑,顶撑应可靠顶在混凝土柱或梁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5。8按标化工地及文明施工要求脚手架四周外侧立杆、水平横杆、扶手、斜撑全部黄色油漆,靠外侧脚手板上口木板踢脚板外侧面用黄白色分格油漆。
5.9按现行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高度在24m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详见剪刀撑布置示意图)。
5.1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规范第6.3.5条规定;剪刀撑斜杆的接长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六、计算搭设允许高度
研究生宿舍楼主体结构、外墙装饰施工,从地面到15m高度采用双排双管脚手架,15m到42。5m采用双排单管脚手
4
架,双排单管外脚手架需搭设高度27.5m。
已知立杆横距b=1.05m;立杆纵距L=1。8m;内立杆距建筑物外墙面距离b1=0。3m脚手架步距h=1。8m;铺设竹制脚手板三层;同时进行装修施工层数二层;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点的位置,其竖向向距H1=2h=2×1。8=3。60m,水平距离L1=3L=3×1。8=5。40m;钢管为φ48×3。5;根据规定QK=2。0KN/m2;
试验算离地面15m以上采用单根钢管作立杆,其允许搭设高度是多少?
[解]按公式(3—10)与公式(3-9)进行验算:
1)由h=1.80m,H1=2h,b=1。05m,查表3.5。13得:φAF=48。49KN。
2)由b=1.05m,L=1。80m,脚手板铺设层数三层,查附表3—1得NGKZ=3。540KN。
3)由b=1.05m,L=1.80m,QK=2。0KN/m2。因为是两个操作层同时施工,所以查附表3—2得NQK=10。08KN。
4)由h=1。80m,L=1.80m,查表3.5。9得NGk1=0。474。 5)将φAF、NGKZ、NQK、NGK1代入公式(3 —10)与公式(3-9),其中KA=0。85,因立杆采用单根钢管。
H= ×h
KAφAF-1.30 (1.2NGKZ +1.4NQK) 1.2NGK1
0.85×48.49-1.30 (1.20×3.54+1.40×10.08) = ×1.8
1.2×0.474 5
=55m 最大允许搭设高度
Hmax≤ ∴安全。
七、外墙脚手架搭设劳动力按排及验收
7。1按本工程规模和脚手架搭设高度,外墙15m下采用双排(双管)钢管脚手架,15m以上采用双排(单管)钢管脚手架,确定按排搭设人员25人,明确分工并进行技术交底。
7.2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人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向项目经理负责,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7。3外墙脚手架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SO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可持证上岗.
7。4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效上岗证的人员搭设,随楼层的增高逐层对其进行检查及分段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
7。5外脚手架分段验收应按JGJ130—2001“脚手架检查评分表\"所列项目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填写验收记录单,并由搭设员,安全员、施工员、项目经理签证,方能交付使用.
6
H 1+ 100 =
H 55 1+ 100 = 35。5m ≥ 27。5m
H
八、外墙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8.1外墙脚手架立杆基础外侧应做300mm宽,100mm厚的混凝土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地基。
8。2钢管架设置避雷针,分置于主楼外架四角立杆上,并联通大横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8。3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电架零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安全接地处理.
8.4外墙脚手架必须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8。5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掺,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
8。6外脚手架搭设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8.7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大于2kg/m2.
8.8控制扣件螺栓拧紧,力矩,采用扭力板手,扭力矩应控制在40—50N.m范围内。
8.9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
8。10保证脚手架体的稳定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九、外墙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9。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
7
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力组织按排等。
9。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9。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9。4拆架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立杆、脚手板、剪刀撑,尔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9.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扣件,再解端头扣。
9。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9。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9。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9.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8
9。11脚手架搭设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