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最新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笔记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容量的含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2、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1升即1L。

3、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L。(不计壁厚)

4、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1毫升水大约有18滴。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1毫升即1ml。

5、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ml。(不计壁厚)

6、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 笔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够除,就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再看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相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2、 笔算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小于5时,用“四舍”法,把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和它接近的数来试商;当

1

除数个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用“五入”法,把个位上的数舍去,向十位进1,也看作和它接近的数来试商。

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

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5、 在做应用题时,检验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把得数带入原题进行检验。

6、 初商后调商的方法:运用“四舍”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初商易偏大,造成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需要将初商调小。运用“五入”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初商易偏小,造成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需要将初商调大。(商是否合适,关键看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7、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8、 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将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再计算。若有余数,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划去几个0,就在余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9、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10、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11、 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就越小。

2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可能不同的。要实际操作、观察、想象才能正确判断。

2、辨认从不同观察体得到的图形:首先观察物体的样子和特点,然后以观察者的角度想一想是物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照,得到正确的答案。

3、根据指定的视图摆物体:先想这个视图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再根据视图的特点摆出物体。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1、统计表。

根据调查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填上对应数据;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2、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3、条形统计图。

3

(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确定好横轴、纵轴及单位长度。

(2)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4、平均数。

(1)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

(3)常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

5、制作统计图(表)时一定要注明统计图(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6、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即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7、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

8、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1)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数据的;

(2)统计表和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数据。

4

第六单元:可能性

1、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所占的数量相等,可能性就相等。

第七单元: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计算。(只有同一级的算式,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混合运算中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 如果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中有两个或多个小括号,那么这几个小括号里面的部分可同时进行计算,互不影响。

4、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认识中括号:中括号又叫方括号,用“[ ]”表示。在混合运算中,如果已经使用了小括号后,仍需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中括号。

5

(2)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八单元 垂线和平行线

1、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3、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 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5、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可以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

6、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形成一个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9、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

10、 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6

11、 放大镜不会把角放大。

12、 角的度量:1. 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 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 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3、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平角。平角=180°。

14、 锐角比直角小,锐角小于90°。

15、 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钝角大于90°,小于180°。

16、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360°

17、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8、 画角的方法:1. 先画一条射线,这是角的一条边;2. 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3. 从0°起找到要画的度数,作出标记,画出另一条边。

19、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0、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1、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7

2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23、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24、 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