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减速器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结构示意图

减速器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结构示意图

来源:爱够旅游网
减速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 1.减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减速器是一种装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的装置,在生产中使用十分广泛,常见的有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本次测绘的部件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减速器一种把较高的转速转变为较低转速的专门装置。 由于输入齿轮轴的轮齿与输出轴上大齿轮啮合在一起,而输入齿轮轴的轮齿数少于输出轴上大齿轮的轮齿数,根据齿数比与转数比成反比,当动力源(如电机)或其他传动机构的高速运动,通过输入齿轮轴传到输出轴后,输出轴便得到了低于输入轴的低速运动,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2.减速器的主要结构 ① 减速传动装置 主要零件构成 输入齿轮轴,轴承,大齿轮,键,输出轴等 装 配 关 系 图 说 明 减速及传动功能由输入齿轮轴、大齿轮、键、输出轴完成。 ② 定位连接装置 1

③ 润滑装置④ 密封装置 主要零螺栓连接件,垫圈,螺母,销钉 件构成 装 配 关 系 图 说 为了使减速器的箱体,箱盖能重复拆装,并保证安装精度,本减速器在箱体 、 明 箱盖间采用锥销定位和螺栓连接的方式 。 主要零件构箱体,箱盖,齿轮,轴承 成 本减速器需要润滑的部位有齿轮轮齿和轴承 。 说 明 齿轮轮齿的润滑方式为大齿轮携带润滑油作自润滑 ; 轴承润滑方式为大齿轮甩出的油,通过箱盖内壁流入箱体上方的油槽内,再以油槽流入轴承进行润滑。 2

⑤ 轴向定位装置 ⑥ 观察装置 主要零透盖,闷盖 件构成 装 配 关 系 图 说 为了防止润滑油泄漏,减速器一般都没计密封装置,本减速器采用的嵌入式密明 封装置,由两个透盖和两个闷盖完成密封。 主要零件构透盖,闷盖,输出轴,输入轴,调整垫圈,定位轴套 成 装 配 关 系 图 说 输入齿轮轴的轴向定位由两端闷盖和透盖完成,间隙由调整垫片完成。输出轴的明 轴向定位由其两端的闷盖、透盖和定位轴套完成,间隙调整由调整垫圈套完成。 3

⑦ 通气平衡装置

主要零观察孔盖,油标组件 件构成 装 配 关 系 图 观察装置由箱盖上方的观察孔及箱体左下部油标组件组成。 说 观察孔主要用来观察齿轮的运转情况及润滑情况。 明 油标的作用是监视箱体内润滑油面是否在适当的高。油面过高,会增大大齿轮运转的阻力从面损失过多的传动功率。油面过低则齿轮,轴承的润滑会不良,甚至不能润滑,使减速器很快磨损和损坏。 主要零通气螺钉 件构成 装 配 关 系 图 说 箱盖上方的通气螺钉用来平衡箱体内外的气压,使其基本相等,否则箱体内的压明 力过高会增加运动阻力,同时会增加润滑油的泄漏。 4

齿轮、螺纹及标准件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测绘方法和步骤 ① 数出齿数 Z 。 ② 测量齿顶圆直径d a :

如下图所示,如果是偶数齿,可直接测得,见图( a )。若是奇数齿,则可先测出孔的直径尺寸D1 及孔壁到齿顶间的单边径向尺寸H,见图( c ) , 则齿顶圆直径:da =2H+D1

③ 计算和确定模数m:

根据公式m = da /( Z+2) 算出m的测得值,然后与标准模数值比较,取较接近的标准模数为被测齿轮的模数。 ( 同时要根据标准模数反推出理论da 值 )

④ 计算分度圆直径d:

d=mZ ,与相啮合齿轮两轴的中心距a校对,应符合 a=(d1+d2)/2 =m(Z1+Z2)/2 ⑤ 测量计算齿轮其它各部分尺寸。 2.测绘螺纹方法 ① 外螺纹测绘 : (1) 测螺纹公称直径:

用卡尺或外径千分尺测出螺纹实际大径,与标准值比较,取较接近的标准值为被测外螺纹的公称直径。 (2) 测螺距:

可用螺纹规直接测量。无螺纹规时,可用压痕法测量,即用一张薄纸在外螺纹上沿轴向压出痕迹,再沿轴向测出几个(至少4个)痕迹之间的尺寸,

5

除以间距数(痕迹数减去1)即得平均螺距,然后再与标准螺距比较,取较接近的标准值为被测螺纹的螺距。也可以沿外螺纹轴向用卡尺或直尺直接量出若干螺距的总尺寸,再取平均值,然后查表比较取标准值。 (3) 旋向:

将外螺纹竖直向上,观察者正对螺纹,若螺纹可见部分的螺旋线从左往右上升,则该外螺纹为右旋螺纹,若螺纹可见部分的螺旋线从右往左上升,则为左旋螺纹。

(4) 测螺纹其它尺寸。 ② 内螺纹测绘 :

内螺纹一般不便直接测绘,但可找一能旋入(能相配)的外螺纹,测出外螺纹的大径及螺距,取标准值即为内螺纹的相关尺寸。螺纹孔的深度可用卡尺直接量取。 3.标准件的测量

标准件一般不画零件图,但在装配图中应进行必要的标注,以便采购人员按其规格尺寸、数量进行采购。因此,对标准件也必须进行测量,按相关标准取其标准值,再按相关标准的标注示例在装配图中注出标记代号。

实训考核标准

6

测绘有关附表及参考图

零件的尺寸公差及配合要求

7

零件的表面粗糙读要求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