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炮广告牌维修施工方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高处作业、高炮、广告牌维修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共计3座三面体立柱广告设施,1座两面体立柱广告设施,1座大型落地单面广告设施,根据现场查勘,各类构件及立柱锈蚀严重,影响整体美观及安全,现需进行除锈补漆,以及对其破损严重的附属设施进行维修。 二、 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 查看现场实际情况,保证安全作业。 (2) 设备配备:

a、电焊机3台;b、切割机2台;c、磨光机12套;d、发电机3套。

(3)人员配备

a、高空作业负责人 1名;b、高空作业人员12名 ;c、现场技术负责人1名;d、安全员质量检查员1名。

2、施工工艺: 钢结构表面处理

采用吊篮,派施工人员对所有生锈部位进行除锈,打磨锈蚀区域,再进行清油封底,灯底漆彻底干透后,开始刷环氧富锌防锈漆2遍,再等中漆干透后,刷氟碳漆3遍。

1、除锈方法

①采用砂轮机打磨金属表面,最后采用棉砂或干净棕刷除去灰尘、脏垢等杂物。紧固螺丝、横档死角等部位采用钢丝刷双向来回多次打磨,清理后表面干净无污。

②高空金属表面处理时,采用吊篮,每位施工人员都必须佩带一个工具袋,每当使用完一个工具后可随机装入工具袋,以免施工中,从手中滑落砸到地面的其他人员或物件。

③施工期间应选天气晴朗,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的白天。 ④表面处理完毕后,验收合格后,进行补漆、刷漆工序。 2、刷漆方法 ①采用手工刷涂。

②涂刷前,金属表面应无灰尘、油污等。

③油漆使用前,应先核对油漆种类、名称以及稀释剂是否符合要求,待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方可调制涂装。

④油漆的调制应严格按照说明的技术要求及配比要求进行配比,并进行充分搅拌,使桶底沉淀物混合均匀,并放置15分钟,使其充分熟化,方可使用。根据说明书规定,在现场调配时,根据当天工程量,用多少配多少。

⑤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在15至30度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遇雨、雾、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施工。

⑥涂层的第一道漆膜干后,方可进行下道涂层的施工。 ⑦涂刷时,尽量减少涂层的往复次数,以免将底层漆膜拉起。 ⑧所有涂层不得漏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

气泡、流挂、剥落、粉化等缺陷。

钢结构加固

除锈期间如有发现钢结构连接杆有存在锈蚀严重时,需进行更换,如发现钢结构连接杆存在脱离时,需进行补焊。

灯光电路整修

施工完成前对光源及电路进行检查,对缺亮及线路故障的问题,进行维修。

广告布安装

根据业主需求,定制广告布样式,采用喷绘布进行人工安装。 三、计划工期

本次施工工期计划37天,具体安排如下:

1、维修除锈加固23天;2、油漆9天;3、画面安装2天; 4、灯光及线路整修2天;5、现场清理1天 四、施工保证措施

1、对每个广告牌认真检查每个接点确保无误后进行连接。 2、对连接的部分由施工人员初查质检员技术员等进行复查,复查不得少于三遍。复查合格后进行下一到工序施工。复查不合格部位主动翻工, 五、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凡经医师诊断为高血压、贫血、心脏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及登高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 4、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前,必须对有关防护实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6、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鞋、带钉和易滑的鞋,穿好防滑鞋。在没有防护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时,在3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扎紧带好劳动工具。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7、严禁酒后和带病作业。

8、工前对机具进行试运转,保证机具正常运转。

9、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使用物资、料具必须放置有序。高空作业不得随手抛落物品,以防伤人。

10、配合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人员安全要求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

11、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 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12、对于重要、大件吊装必须制定详细吊装施工设施和安全措施,并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配置专职安监人员。

13、起吊前对吊物上杂物进行清理或绑扎。上下传递物件时要用绳传递,不得上下抛掷,传递小型工件、工具时使用工具袋。大件工具要绑上保险绳,起吊零散物品时要用专业吊具进行起吊。 14、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拆架或起重作业时,作业区域设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六、应急预案

1、如遇6级以上大风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空作业。雨天和雪天进

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2、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

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3、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现场知情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或隔

离危险源,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

4、切断或隔离危险源后,现场知情人员应当立即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同时请求应急救援和上报事故信息工作。 5、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①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

的准备。

②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

③说明报救者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并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

车,同时把救护车辆进事故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④现场知情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

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⑤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保

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同时,应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为尽快事故恢复创造条件。 ⑥急救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

生命的征象,并按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 ⑦在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

要的器官,维持受伤人员的基本生命活动,并提出下一步医疗建议。

⑧在伤员转送之前必须进行急救处理,避免伤情扩大,途中作进一步

检查,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做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

⑨在伤员转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⑩当事故有可能出现扩大、恶化苗头时,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

门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申请,请求必要时社会支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