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4)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李商隐)
(5)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6)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约客》赵师秀)
(7)《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仪式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独坐幽篁里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宣室求贤访逐臣 (5)浩荡离愁白日斜 (6)青草池塘处处蛙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篁、袖、荚、庭、箫”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1) 独坐幽篁里;(2) 双袖龙钟泪不干;(3) 杨花榆荚无才思;(4) 宣室求贤访逐臣;(5) 浩荡离愁白日斜;(6) 青草池塘处处蛙;(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学生应注意,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句子默写
(1)双兔傍地走,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2)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暮春时节,百花将谢,却见有柳絮迎风飞舞,恰似韩愈在《晚春》中描绘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安能辨我是雄雌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吟鞭东指即天涯 (4)无案牍之劳形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辨”、“笼”、“惟”的书写。理解型默写(5)抓关键词“有柳絮迎风飞舞”。 故答案为:⑴安能辨我是雄雌; ⑵烟笼寒水月笼沙; ⑶吟鞭东指即天涯; ⑷无案牍之劳形;
⑸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问文具,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近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弹琴复长啸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分析】根据对古诗词的积累默写,注意“卿、啸、荚、惟”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此夜曲中闻折柳;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⑶弹琴复长啸;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⑸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4.古诗文积累。
(1)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万里赴戎机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⑴注意“戎”不要写错。⑵注意“村”不要写成“春”;⑶注意“凌、遮”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万里赴戎机;⑵柳暗花明又一村;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本题考查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不论哪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案牍之劳形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政入万山围子里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牍、政、近、唯、馨”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无案牍之劳形;⑵不问苍生问鬼神;⑶政入万山围子里;⑷闲敲棋子落灯花;⑸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6.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 (2)________,可笑不自量。 (3)皮之不存,________。 (4)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5)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 (6)见贤思齐焉,________。 (7)________,寒光照铁衣。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注意重点字“蹊”“蚍蜉“、\"戎\"凳子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下自成蹊; ⑵蚍蜉撼大树; ⑶毛将焉附; ⑷路漫漫其修远兮; ⑸患不知人也; 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朔气传金柝;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和默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转转不已,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4)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赵师秀《约客》中写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寂寞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遂反溯流逆上矣
(4)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本题中,要注意“ 遂 ”“ 溯 ”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⑵、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⑶、 遂反溯流逆上矣
⑷、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⑸、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论语·雍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刘禹锡的《秋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君问归期未有期
(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分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雁、洛阳、嫌束、潼关、解、晴、寂寥、碧霄。
故答案为: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⑵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⑶ 君问归期未有期
⑷ 河流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不解平
⑸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9.适逢祖国70周年华诞,我校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向祖国致敬。以下是小文同学的活动记录单,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任务。
主持稿(节选)
同学们,此时此刻,huā tuán jǐn cù ① 的绿茵场上,全体师生精神抖擞,向着国旗唱出我们的赞歌。当宛若雷霆的70响礼炮划破静谧 ② 的长空时,高亢liáo liàng ③ 的《义勇军进行曲》骤然打开了时间的闸门。70年强国征程波澜壮阔,70年沧桑巨变举世瞩目。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我们手中诞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由我们去努力实现。
诗文朗诵(节选)
A:爱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文人们常以诗词文的形式歌咏祖国,抒发慨叹,渴望和平……
B:《观沧海》中,曹操借“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① ”赞美祖国壮美河山,抒发远大抱负;《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借“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慨叹国家时局动荡,繁华落幕;《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岑参借“③ , ④ ”同情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论语》中,孔子借“⑤ ,⑥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坚定志向,矢志不渝。
C:爱国,还可广交贤士,沟通世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⑦ , ⑧ 。”
结束语(节选)
盛世年华,繁荣昌盛。回首七十年,伟大的祖国翻天覆地地发生了变化。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会矢志不渝,爱你如一。人生道路上做个努力奔跑,坚定前行的追梦人。 (1) 任务一:【补全主持稿】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2) 任务二:【参与诗文朗诵】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 (3)任务三:【修改结束语】划线句表达错误,请改正。 【答案】 (1)花团锦簇;mì;嘹亮
(2)若出其中;正是江南好风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锦”不要写成“棉”“绵”等字,“嘹”不要写成“潦”“瞭”等字,“谧”不要读作“bì”。 (2)根据平时对古诗文的积累默写,注意“遥、傍、善”的书写。
(3)语序颠倒,应改为: 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答案为:⑴ 花团锦簇;mì;嘹亮
⑵ 若出其中;正是江南好风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⑶ 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⑶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10.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谁家玉笛暗飞生,散入春风满洛城。 C.谈笑有鸿濡,往来无白丁。 D.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E.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F.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①《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E (2)朔气传金柝
;明月来相照
;马上相逢无纸笔
;无案牍之劳形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君子者也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解析】【分析】(1)B句中的“生”应为“声”;C句中的“濡”应为“儒”;D句中的“污”应为“淤”;F句中的“伙”应为“火”
(2)试题名篇名句的直接默写,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背记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字。 (3)认真阅读题目中限定性语言,分析内容,可找到对应的语句。
11.综合性学习
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1)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________ ;中国的戏曲“国粹”是 ________ ,被称为“东方歌剧”。
(2)戏曲的角色可分为________ 四大行当。
(3)对“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的,试谈一谈。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答案】 (1)昆剧(昆曲)
; 京剧
(2)生、旦、净、丑
(3)本题是一道表达观点题。无论有什么观点,说出充分的理由即可。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昆剧”的认知能力。根据对“昆剧”的了解来填写即可。 (2)本题考查对“昆剧”的认知能力。根据对“昆剧”的了解来填写即可。 (3)本题是一道表达观点题。无论有什么观点,说出充分的理由即可。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不过这个母亲节并不具有世界性,很多欧洲国家仍有自己的母亲节,比如法国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挪威定在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于是有不少国人指出,我们不过美国的母亲节,我们要过自己的母亲节。2007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 (1)请就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这个倡议,谈谈你的看法。
(2)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请你把《游子吟》默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3)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想对母亲说什么?要求字数不少于30字。
【答案】 (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紧扣倡议的主题: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中国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发表见解。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赞成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孝顺父母的优秀传统。不同意也要从多角度讲出理由。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游子吟》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总共六句和其他诗歌不同。注意“慈、春晖”等字的字形。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表达对母亲节的祝福,感谢母爱的主题。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您就没有我,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您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您对我多年以来的默默支持,是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妈妈,我爱您。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爱我;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妈妈,无论在哪里,我永远爱您。
故答案为:(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略
【点评】(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是试题,结合所给材料内容要点: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中国要过自己的母亲节,因为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根据课本的语句正确默写,要依据现行课本,不得多字、少字、错字、别字,标点正确。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答题时应注意,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表达对伟大母亲的由衷感谢,再如: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给您说过什么感谢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意,点点滴滴都在心头。妈妈,谢谢您给予我如此灿烂美好的生命!母亲您给了我生命,而我则成了您永远的牵挂。在我无法陪伴左右的日子里,愿妈妈您每一天都平安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