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工 程
隔震支墩
专项施工方案
审 批:
审 核:
编 制:
xxxxx公司 二00九年八月九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1.工程概况 ............................................ 1 2.隔震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准备 ............................................. 2 1.技术准备 ............................................ 2 2.机具准备 ............................................ 2 3.材料准备 ............................................ 2 4.人员组织 ............................................ 4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4 1.施工流程 ............................................ 4 2.施工工艺 ............................................ 5 五、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 9 六、成品保护措施 ........................................ 10 七、安全措施 ............................................ 11 八、环保措施 ............................................ 12
一、编制依据
1. 施工组织设计
2. 结构设计橡胶隔震支墩设计说明 3. 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 6.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J118—2000)
7.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地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xx位于昆明市东川区市区中心地段,南临东川汽车客运站,北接农村信用合作社,东临城市主干道凯通路,交通便利。本工程为单体建筑,建筑高度Xm,共六层,总建筑面积为X m2。
2.隔震工程概况
本工程用到的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较多,使用部位为3.750m层下1.0m的位置设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在本工程的构造由三部分组成:下支墩、橡胶隔震垫、上支墩。橡胶垫通过预埋板用高强螺栓等连接件与上下支墩相连。隔震垫的主要型号有:34-LRB600、16-LRB500、7-LNR600、50-LNB500。
橡胶隔震支座及连接件由专业厂家配套提供,橡胶支座设置于上支墩底,下支墩顶。橡胶隔震垫分为有铅芯和无铅芯两种。下支墩生根于下层框架柱上,在下支墩顶面预埋带有预埋锚筋和预埋螺栓套筒的下预埋板,橡胶隔震垫,通过高强螺栓和下预埋板连接;上支墩的预埋螺栓套筒通过高强螺栓直接与橡胶隔震垫
1
的上连接板固定。
本工程隔震支墩砼为C40,支墩纵筋采用HRB400,标准螺栓为8.8级承压型高强螺栓。外露部分钢构件涂防锈漆,上罩涂锌白漆两遍。隔震建筑与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00mm的间距。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 阅读图纸和相关规范或标准,了解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编写施工指导书; 2) 拟定施工流程,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 编写操作工艺和要点,培训操作人员; 4)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5) 完善工序衔接签证手续;
6) 绘制施工记录表及竖向变形观测表等;
7) 测设各建筑物的定位和控制线,并将测量记录报送监理,经审定后再抄测隔震支墩轮廓线和检查线。 2.机具准备
施工中所用的有关机具应提前准备并校正,所用的机具主要有:经纬仪、标杆、水准仪、塔尺、卷尺、机械水平尺、角尺、塞尺、游标卡尺、线坠、活动扳手、套筒扳手、电焊机、葫芦吊和简易钢架等。 3.材料准备
1)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精制高强螺杆、钢板及其它钢材。高强螺杆要做防锈处理,钢板及其它钢材一般为Q235A钢。 2)材料进场验收:
2
(1)合格证检查: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2)报告单检查:应提供产品力学性能报告单,其性能指标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3)产品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品号、个数、形状、尺寸、外部是否损伤以及连埋件的防锈情况。
(4)外观检查:橡胶垫运至现场后进行开箱检验,其尺寸应满足允许偏差要求:总高度为设计值的±2%;外直径或边长为设计值的±1%且不大于±5.0mm。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缺陷名称 气泡 杂质 缺胶 凹凸不平 胶钢粘结不牢 (上、下端面) 裂纹(侧面) 质量指标 单个表面气泡面积不超过50mm2 杂质面积不超过30 mm2 缺胶面积不超过150mm2,不得多于2处且内部嵌件不许外露 凹凸不超过2mm,面积不超过50 mm,不得多于3处 裂纹长度不超过30mm,深度不超过3mm,不得多于3处 不允许 2钢板外露(侧面) 不允许 对埋板的要求:下埋板上的预留螺栓孔必须达到钢结构规范中的高强螺栓的有关要求,如孔径偏差在+0.84mm~0mm之间,孔位精度中相邻孔距允许偏差±1.2mm,任意孔距不超过±1.2mm的标准。检查人员需配备游标卡尺以保证精度。在现场安装前,进行高强螺栓试穿,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绞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不小于1.2倍螺栓直径。严禁气割扩孔,高强螺栓孔必须是钻孔而成。埋件的材质为Q235A, 连接螺栓采用8.8级高强螺栓,L=120mm。其型式尺寸及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1228-GB/T1231的规定。为使构件紧密贴
3
合,贴合面上严禁有点焊气割溅点、毛刺飞边、尘土油漆等不洁物质。
连接板、预埋件进场必须带有所用材料质量合格证和加工成品厂试验报告单。连接板、预埋件进场后,按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对其规格、尺寸、边心距、平整度、焊缝等质量指标进行验收。
对质量证明资料的要求:隔震垫及上下预埋件质量证明资料分型号归档。隔震橡胶垫及其配件出厂合格证,每套支座一式三份。焊接质量检验证明书(分强度和探伤两部分)由厂家分型号提供一式两份;钢板、螺栓套筒、预埋锚筋、高强螺栓、焊条的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按进场批一式两份。 4.人员组织
隔震垫的施工应包括以下人员:甲方、监理、施工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测量员、安装工(包括安装预埋件人员和组装橡胶隔震垫人员)、混凝土浇筑人员、吊装工、钢筋工、木工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班组进行。
由于下支墩的施工的难度较大,必须对各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1)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艺
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艺:支墩主筋绑扎→部分箍筋绑扎→焊控制埋板标高的钢筋棍→安装下预埋板→调整下预埋板的位置并简单固定→支支墩模板→校核下预埋板位置和标高→下预埋板的成品保护→浇筑支墩混凝土→组装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的安装→固定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的验收→橡胶隔震支座的成品保护→上部结构工程施工→竖向变形观测
4
2.施工工艺
(1)绑扎下支墩钢筋,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下预埋板,然后绑扎进行橡胶隔震支座的安装施工。具体工艺为:
· 调整下预埋件的 橡胶隔震支座进场
上支墩、3.750m层梁、板砼施工 3.750m层框架柱插筋 3.750m层梁、板钢筋绑扎 上支墩模板支设、钢筋绑扎 安装橡胶隔震垫及上预埋板 固定 成品保护 下预埋板标高和位置调整并固定,下支墩砼浇筑 下支墩模板支设 固定下预埋件 安装橡胶隔震支座下预埋板 下支墩钢筋绑扎 5
(2) 橡胶隔震支座与上下结构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下支墩钢筋绑扎:先绑支墩主筋、 箍筋,再绑扎支墩牛腿。下预埋板简单固定完毕后穿梁。
(4)安装下预埋板:利用葫芦吊将埋板吊装到位,下预埋板标高和位置调整准确后简单固定下预埋板,调整下预埋板的轴线位置。将预埋锚筋与支墩主筋点焊固定下预埋板(见下图)。
6
(5)支墩模板支设:根据支墩的尺寸利用15mm层板支设支墩模板,背面衬60×120方木,方木外Φ48×3.5钢管@700加固。
(7)浇筑隔震支墩混凝土:为保证预埋板不发生位移,混凝土浇筑采用对隔震支墩震动影响小的汽车泵。混凝土表面压平赶光,阴阳角部位抹成八字角。 (8)连接橡胶隔震支座
待下支墩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后,将预埋件螺孔清理干净,涂上黄油。用高强螺栓将下连接板牢固地与下预埋板连接。高强螺栓的拧紧过程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个阶段,并在同一天完成。螺栓连接时,严禁用锤敲打等破坏方法强行穿入螺栓,另外要保持构件摩擦面的干燥,严禁雨中作业。橡胶隔震支座上连接板上的螺栓孔以及吊装螺孔用腻子封堵,抹平。
7
(9)连接上预埋螺栓套筒
复查橡胶隔震支墩安装质量,合格后,将上预埋螺栓套筒放置于隔震支座上,将螺孔对正,插入高强螺栓,用扳手对称拧紧螺栓。所有螺栓均用力矩扳手逐个检测。
(10)上支墩结构施工
隔震支座检查合格后,放轴线,验收合格后支设上支墩模板,用15mm木胶合板支设上支墩和梁、板的模板,上支墩底模上表面标高比上连接板标高高10mm,模板与上连接板接缝处贴5mm厚10mm宽自粘性海绵条,下部用方木支撑,用木楔调整模板标高,准确后用钉子将木楔固定,且用短木条将作为支撑的方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梁、板下部支撑采用快拆支撑体系。后序施工同结构。 (11)竖向变形观测
橡胶隔震支座安装过程中,应做好安装过程的施工记录,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应做一次橡胶隔震支座竖向变形观测。 3.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注意事项
(1)严格做好材料进场检查和报验工作。验收应逐项检查,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场;
(2)浇筑隔震支墩时,振捣不允许碰撞预埋件、主筋,以防止轴线、标高及平整度发生偏移或受损,影响安装质量;在浇筑时应注意连通避雷线铁件的预埋工作; (3)橡胶隔震支座组装时,连接板上的螺栓应分次拧紧或采用2人对拧,以防止连接板与橡胶垫叠合不好而发生翘曲;
(4)吊装时吊点要适当,以防止组装好的相交隔震支座与连接板、预埋件三者中心相互错位;吊装时要轻起轻放,以防损坏橡胶隔震支座;
8
(5)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6)安装完后要注意做好橡胶隔震支座的保护工作;
五、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要求
橡胶隔震支座及下预埋板地中心标志齐全、清晰; 橡胶隔震支座地表面清洁、无油污、泥沙、破损等; 焊缝外观无夹渣、咬肉、漏焊; 丝扣无裂纹损毁;
防腐涂层均匀、光洁、无漏刷现象。 2.允许偏差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7 8 预留螺栓孔 橡胶隔震支座 下预埋板 项目 表面平整度 顶面标高 同墩相邻 水平度 中心平面位置 顶面水平 栓孔直径 栓孔位置 允许偏差 1mm 检查方法 盒尺、塞尺 检验数量 ±2.5mm 水准仪测量 ±2.5mm 水准仪测量 5‰ 5mm 8‰ 0~+1mm ±1mm 水平尺测量 10%且不少钢尺测量 水平尺测量 钢尺测量 钢尺测量 于2处 3.工程验收
隔震结构的验收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提交下列文件:
隔震层部件供货企业的合法性证明; 隔震层部件出厂合格证书;
9
隔震层部件的产品性能出厂检验报告;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预埋件及隔震部件的施工安装记录;
隔震结构施工全过程中隔震支座竖向变形观测记录; 隔震结构施工安装记录;
含上部结构与周围固定物脱开距离的检查记录。
六、成品保护措施
1.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1)检查合格后,先对橡胶隔震支座连接板及外露连接螺栓采取防锈保护措施,然后用旧胶合板钉成木盒子将其保护好(如下图),以防止上部施工过程中破坏橡胶隔震支座。
胶合板防护胶合板防护11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支墩橡胶隔震支座护角橡胶隔震支座保护护角隔震支墩
1-1剖
(2)支座安装前应向工人讲明橡胶隔震支座的构造及对结构的重要性,不得损坏隔震支座及配件。
(3)橡胶隔震支座安装好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4)高强螺栓和螺母必须订做保护帽或塞,防止丝扣损伤。
(5)涂刷防腐涂料时,应将可能污染的结构钢筋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护。 (6)连接螺栓安装好后,应立即安装防护帽,防止螺栓外露部分锈蚀。
10
(7)连接板及预埋板的外露部分均须涂刷防锈漆2道。 (8)搬运、储存注意事项:
a.产品储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无阳光(紫外线)照射并远离热源的场所,不得淋雨。
b.产品及配件应按型号分类放置,不得混放、散放。产品叠放时应以钢板为基准面叠放整齐、稳固。
c.开封验货后,应将防护包装恢复。
d.搬运过程中,应按厂家提供的吊点双环起吊,严禁单环起吊或倾斜吊装,严禁使用连接螺孔起吊,防止连接板螺栓孔的损伤。 e.搬运时应轻起轻放,不得猛起重摔。 2.隔震支座的维护
(1)制订和执行对隔震支座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计划。 (2)定期观察橡胶隔震支座的变形及外观。
(3)经常检查是否存在可能限制上部结构位移的障碍物。
(4)隔震层部件的改装、更换或加固,应在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七、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穿戴规定地劳动保护用具;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3、各特殊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3、搬运车吊运时,应检查车体吊杠及链钩安全,防止链断杠折伤人; 4、安装过程必须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做好防护; 5、橡胶隔震支座存放、安装处,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严禁乱接乱搭电线,电器设备维修等由专业人员操作; 7、施工现场人员注意配合,确保施工安全;
11
8、隔震层构件的更换、修理或加固,应在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八、环保措施
1.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执行,在没有夜间施工许可证时,晚上10时以后不进行有噪音的工作。、
2.专业施工队进场后,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环卫的有关规定,提高环保意识,明确工程环保要点,提高环保自觉性。同时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3. 现场生活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应分区、分片落实到各施工队。
4.各种机械要尽量选择低污染型,同时做到合理操作、妥善保养,避免因非正常使用带来噪音或不良影响。
6.废弃物应统一管理销毁,不得乱扔,乱放。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