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怀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怀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怀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一定温度下,)如下表。t/min

00.0

29.9

417.2

622.4

826.5

1029.9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B. C. 反应到D. 反应到

的平均反应速率:的平均反应速率:

时,时,

分解了50%

2.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甲烷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3. 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A. B. C. D.4. 常温时,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7.0

CBA

NaOH溶液的体积/mL

第 1 页,共 7 页

A.在A点:c(HX)>c(Na+)>c(X-)B.在B点,溶液中c(H+)=c(OH-)C.C点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平衡是X- + H2O D.0.05mol/L NaX溶液的pH ≈ 9

5. 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6. 【2017天津卷】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HX+OH-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⑤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⑥石墨与金刚石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③④⑤⑥ A.天然气 C.水煤气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纯水中

,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降低

B.只有②③⑤ B.沼气

D.坑道产生的气体

C.只有③④⑥

D.只有①②③⑥

8. 【2017届湖北省宜城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稀酸和稀碱中

第 2 页,共 7 页

D. 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随之增大

10.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CO32-+ H2O

HCO3-+ OH-

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 + CO32-+ H2O == CO2+ 2HSO3- C.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 H2O == HCl + HClO

D.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 Cl2 + 2H2O == H2SO4 + 2HCl

1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Fe与FeCl3溶液溶液 ④Cl2和NaOH溶液 ⑤Fe和HNO3 ⑥Na和O2。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⑥ C.①⑤

D.④⑤⑥

C.乙烯

D.丙烷

,将产生蓝色沉淀。将

的KI溶

12.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 13.已知:液和

B.环丁烷 溶液是检验

”的是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

实验操作滴入KSCN溶液滴入滴入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

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有黄色沉淀生成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变蓝色

的试剂,若溶液中存在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A. ① B. ②和④ C. ③和④ D. ①和②

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1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第 3 页,共 7 页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2C(g) +D(g),

1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3mo1A和1mol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衡时,C 的浓度仍然为w mol·L-1的是A.6molA +2molB

B.1.5molA-0.5molB+1molC+0.5molD

D.1molB+2molC+1molD

C.3molA+1molB+2molC+1molD

达平衡时,测得C 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持容器中容积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

16.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C.城际“轻轨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与导线的接触点会产生高温,石墨可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

D.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了屠呦呦, 采用低温提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1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 c(C2O42-)+c(H2C2O4)]18.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且Ce4++Fe2+=Ce3++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t作阴极,Fe作阳极,电解熔融CeO2,可在阳极获得铈

B.将少量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Ce(SO4)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

C.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D.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19.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 a mol 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

D.当0B.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失去NA个电子

第 4 页,共 7 页

C.已知NaCl 溶于乙醇中可制成胶体,0.1molNaCl在乙醇中形成的胶体含有0.1NA个胶粒D.7.8 g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0.2NA

二、填空题

21.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中的电极反应:Fe极:______、Cu极:________ Cu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中作负极的金属是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比较(1)、(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______(用序号回答)

2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操作③可选用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只填一种)。步骤②生成(2)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I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B.把50.0 mL碘水和15.0mL所选有机溶剂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液体;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__________;

第 5 页,共 7 页

(b)上述E步操作中“将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3.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

①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②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曾检测出有物质MnO3出现,写出整个反应过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24.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

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B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填空序号)。

①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 ②CH3CH2OH(酸催化)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浓溴水(4)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5)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共 7 页

怀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C11C

2C12B

3D13A

4A14D

5C15B

6B16C

7A17A

8C18D

9D19C

10C20B

二、填空题

21.Fe + 2H+ >(1)>(3)

22.CCl4(或苯、汽油等) Cl22II22Cl CBDAEF 使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同,液体能够顺利流下

23.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H2O2 +MnO2= MnO3+H2O 2MnO3= 2MnO2+O2↑ 分液漏斗 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Fe2+ + H2↑ Fe + 2e-

Fe2+ 2H+ + 2e-H2↑ 增大 Zn(锌) Zn-2e-Zn2+ (2)

24.C18H17O5N CH3CH2COOH CH3COOH ③

第 7 页,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