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下的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曹鑫1 郭岩2
(1.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在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工作中。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现代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这个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掌握了解到高校危机事件中新媒体舆论特征与发生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的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全面提高高校危机事件整治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建设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新媒体下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策略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45-0253-002
解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发展动态,辅助学生解决各类生活学习问题,避免学生由于错误的想法酿成大错。高校还需充分发挥出学生会、社团等部门团体的组织引导作用,通过学生干部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促使能够实时观察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变化,在危机事件苗头出现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3]。高校高层领导要提高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管理意识,主动加强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科学指导工作,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舆论研判能力和素养,促使教育管理者能够自觉关注学校网络舆情动态发展情况,对预期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展开科学预判管理作业,这样有利于将不同类型危机事件扼杀在源头,防止危机事件扩大传播影响范围。
(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优化设计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我国高校在对各种新型突发事件处理上缺乏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往往只能简单处理一些发生概率大的突发危机事件。针对于此,高校必须积极健全自身的舆论引导机制,根据不同新型突发危机事件优化设计出最佳的应急预案。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学会借鉴西方优秀高校在危机事件舆论引导问题上的处理工作经验,通过专门成立起专业完善的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了学校各部门重要领导,由领导负责协调不同部门进行统一行动,及时获取到危机事件最新动态发展信息内容,结合舆论传播问题采取有效控制解决措施。一旦高校发生了危机事件,应急小组领导成员要及时赶往现场进行统一组织指挥工作,根据危机事件实际发展状况合理采取处理方式,并联系家长与校方共同解决问题,避免学校与家长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问题。应急小组还需安排工作人员及时向学校师生公布事件动态的最新处理
(下转第256页)
·253·
当前是一个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无时无刻不再与新媒体技术打交道,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通过新媒体渠道了解到各种最新舆论事件,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实践的深入理性分析,往往只会看到事件发生的表象,从而导致容易被舆论左右,树立起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针对于此,高校要加强对新媒体下突发危机事件的创新研究工作,根据以往突发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想出相对应的解决错略,确保能够科学有效管理控制好危机事件的舆论事态发展,基于广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高校危机事件中新媒体舆论的基本特征
高校危机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1)传播速度快。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信息传播及其之快,大学生本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一旦发生了突发危机事件每个学生就会成为信息源进行相互传播事件内容,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讨论交流和点赞,当校方要开始控制事件舆论引导时,发现危机事件已经在网上被传的人尽皆知了;(2)传播范围广。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影响范围并不只是局限于高校范围内,在各大网络平台大咖的改编转发下,该事件信息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1],促使该高校事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样将会导致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下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教育管理缺乏科学系统性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是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发生传播的重要信息源。因此,每个高校教育管理者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正确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提高突发危
机事件负面影响的防范控制水平。然而,实际情况是存在较多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科学系统性,未能够促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尽之责。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教育管理者受到传统管理工作理念的影响,他们缺少自主创新意识,未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新媒体技术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价值作用,从而导致在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工作出现滞后问题,严重影响到舆论正确引导工作的时效性。
(二)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
在高校教育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高校领导不够重视对学校突发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未能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导致本校对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普遍缺少深入研究分析作业,一旦高校在出现突发危机事件后,往往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官方声音,以此去科学高效控制正确舆论引导走向
[2]
,避免学
生相互转发点赞评论不良事件信息内容。这些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舆论引导机制,协调好各部门的危机事件防范控制工作,导致高校发生危机事件时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了解到更多信息,各部门信息传播工作效率偏低,配合行动缺乏积极有效性。
三、新媒体下高校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一)强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科学预判危机事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观念,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每一件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有着一定的征兆,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学会主动科学预判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防范措施,避免突发事件在学校乃至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于此,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日常的思想交流工作,多多倾听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确保能够掌握了
智者论道 的互动,也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了教学目的。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进行实时互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翻译教学效果。
(三)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及资源,构建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中获得知识,锻炼翻译能力,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做好监督和管理,并对学生的翻译学习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要求教师要具备监督指导和反馈评价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监督、管理学生课前学习、学生各项翻译练习完成情况,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学生交流、讨论,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总结问题,然后对每一个学生的翻译学习做出合理、公平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翻译学习的评价并不仅仅针对学生的翻译作业和测验作为评价标准,而是应该呈现出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
特点。比如,评价标准里应该参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讨论、交流的情况,学生对翻译问题研究深入度的情况,学生的课堂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的陈述能力等等,都应该作为学生翻译学习评价的一个有机部分。同时,评价标准中,还应该包括学生对待翻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只单单看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将以上几点结合起来的评价,才是构建起了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也将更为客观、真实和公平。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是一种有深远意义,符合时代发展的有效探索。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及资源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能有效的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英汉、汉英翻译能力。在互联网E+时代,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责无旁贷的需要认识和理解数字化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的重要性,充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运用数字化资源,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运用数字
智库时代 化信息技术及资源,将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作者简介】鄢恩露,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英美文学。
【课题项目】本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数字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C18WYS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性峰.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67.
[2]聂杉杉.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分析[J].海外英语,2019(11):6-7.
[3]王钢.“互联网+”时代高校外语数字化教学的变革与应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125-128.
[4]张晓东.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专业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139-141.
(上接第253页)
信息情况,认真做好舆论引导杜绝发生负面言论恣意传播现象。除此之外,高校还需积极掌握新媒体网络的主动权,要通过不同网络渠道去传播正确事件信息,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事件真相,而不是单凭主观臆想去判断事件,这样会导致负面言论的大势传播。高校要安排危机事件舆论引导专职工作人员代表校方进行发表消息,根据不同类型突发危机事件采取不同处理公布方式,将事件发生原因与真相及时告知每位学生。
(三)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合理运用新媒体
高校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时,要高度重视官方公布消息是否会对学生、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并积极回应社会舆论。高校不能因为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而选择长时间“失声”,不对危机事件进行任何调查判断,这样一来会导致该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流言谣言留下更多生存空间。因此,在面对危机事件未知情况时,高校要敢于站出来回应社会舆论,要将主动权与话语权掌握在校方手上,杜绝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范围内造成恐慌,要提高自身危机事件掌控能力和意识·256·
[4]
科学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工作原则,既要做到及时公布事件最新发展情况,又要深入调查分析事件将正确真实结果告知群众,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不当回应影响到校方声誉,造成再次舆论灾害。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作用,高校要合理运用微博、微信、论坛等渠道方式进行最新事件信息的公布报道,加强与学校师生、社会民众的沟通交流,及时稳定好社会舆情,消除网络各种负面流言谣言,为解决学校突发危机事件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控制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高校信息的公开透明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积极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校方必须及时调排专职人员进行及时调查处理,将危机事件网络舆论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危机事件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高校领导与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危机事件控制管理意识,要加强对危机事件应对处理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工作,促
使他们能够履行好自身职责,正确把握和深入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合理运用新媒体渠道公布传播最新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相关诉求,有效解决危机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
【作者简介】曹鑫(199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课题】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高校危机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18ZXSK11)
【参考文献】
[1]高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3):54-57.
[2]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78-79.
[3]石迪.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及舆论引导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4(5):157- 159.
[4]冯伟.高校危机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引导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121-123.
。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时高校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