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茵・ 北方园艺2008(6):210~211 不同菇料对平菇生长特征及生长量的影响 韩生录 (青海省循化县农林局推广中心,青海循化8111OO) 摘要:根据栽培经验和青海当地的资源情况,确定以棉籽壳、麦草、豆秆粉为主要原料,筛 选出栽培平菇(科大2 g-)的最优培养料配方,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平菇(科大2号);不同菇料;最优配方 中图分类号:S 646.1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09(2008)06--0210--02 平菇别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属担子菌纲 (Basidi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 aceae),记载约有100多种。平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不仅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维生素含量丰富,而且还具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减少人体内胆固醇,降低血压等 有明显的效果。 表1 不同培养料配方配比 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各有优缺点,其中袋料栽培, 产量高,易管理,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发展立体农 业,也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灵活控制出菇时间。为了提 高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就地解决原材料供应,现对平菇 培养料的配方进行筛选。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 供试菌种:平菇(科大2号),栽培种由青海省农科 院土肥所提供。 1.2试验方法 鱼 星苎坌些 !三壅堡垄童 ! 些堕墨望 兰苎 1.4.4装袋!! !二兰 三== : 选用折径为220 turn的聚乙烯塑料筒,长 度为340 ITln2。培养料的装袋有2种方式,即手工与机 械,该试验所用方法为手工装袋,其要点如下:要边装边 压,使料袋的周围较紧,中心较松,两端较紧,中间较松。 因为松紧适中才有利于菌丝的正常生长。若装得过紧, 通气性较差,生长缓慢;装得过松,则难以出菇。装料结 束后,两端套上塑料环,袋口向外翻卷,盖上一层牛皮纸 或旧报纸套上橡皮圈即可。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共5个处理,4次重复。 1.3菇料配方(见表1) 1.4菌袋制作及生育阶段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4.1温度见表2。 1.4.2水分平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 70 ~80%,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平菇菌 丝的生长。若水分含量低,限制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则 菌丝生长量少而弱。若水分含量太高,通气量就差,呼 、1.4.5灭菌灭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2种,该 试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在灭菌锅内料袋之间要保持 一定的空隙,以便于蒸气流动,也应防止灭菌结束时冷 无菌室接种,在料袋进入无菌室之前,接 吸作用受到抑制,菌丝生长势差,生长慢,还易造成杂菌 污染。 凝水进入袋内,增加料的水分含量,影响菌丝生长。 1.4.6接种1.4.3酸碱度 为了使平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能很好 种室要彻底消毒,地面上喷洒消毒剂,进料后要进行熏 的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在配制培养料时,其pH值应 控制在7.0为最佳。当pH值大于7.8时菌丝的生长就 会受到抑制。 作者简介:韩生录(1974一),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农业技 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Dmail:hanmei20061234@sina.corn。 收稿日期:2008一O2—23 210 蒸消毒。接种时,采用无菌操作,封面接种。 1.4.7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袋在18 ̄20℃下发菌 1周,然后在(25±1)℃条件下发菌,空气相对湿度为 60 ~70 ,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1.4.8生长期管理菌丝发满后,将菌袋移入菇房给以 弱光刺激。在生长阶段,温度保持在13~18 C左右,增 大昼夜温差,变动幅度为5~8℃,空气湿度保持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方园艺2008(6):210~211 85 ~9O 。保持良好的通风。 2试验结果 2.1不同培养料对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和出菇期影响 l5 目10 s O l 2 3 4 5 6 7 时IO/d 图l菌丝生长速度 4月1日接种,接种后的菌袋置于18 ̄20 ̄C的培养 箱中恒温培养,培养5 d后,菌丝开始萌发。从萌发时开 始每24 h测量1次菌丝的生长速度。培养12d左右,菌 丝开始长满菌袋。 表3 5种培养料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 由表3可知,菌丝生长速度从播种到菌丝吃透培养 料的时间来看,配方l、2、3较好,“配方3”表现最好,菌 丝长满袋只需11 d,而“配方5”则达到了21 d。但从菌 丝长势看,“配方l”较差,“配方2、3、4、5”长势强。从现 蕾期、桑葚期、珊瑚期、成型期看,配方2比其它处理提前 l~4 d,且菌丝长势强,采收期也提前l~3 d。 2.2不同培养料对鲜菇产量及生物效率的影晌 2.2.1子实体的产量分析表4子实体产量为采收第 l、2、3潮子实体的平均值,第l、2潮菇的质量好,子实体 个体均匀,第3潮菇子实体较小。对产量进一步进行方 差分析,见表5。通过表5方差分析结果, Fo.。。,各处 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各配方之间产量差异显 著。其中配方2的子实体总产量3.925 kg,明显高于其 它配方,平均高出0.228 ̄0.688 kg。其它配方总产量由 大到小依次是配方1(3.723 kg)>配方3(3.636 )>配 方4(3.305 kg)>配方5(3.262 kg)。说明配方2用于平 菇栽培可获得较高产量。 2.2.2不同培养料对鲜菇产量及生物效率的影响 从 表6可以看出,平菇(科大2号)最佳的培养料配方是“配 方2”,即棉籽壳加添加剂配方,生物效率最高,为263 9/6。 “配方l”为248 9/6,居其次,“配方3”为242 ,居第三。 ・食用菌・ 考虑当地资源的情况,“配方4、5”在选料上符合就地取 材的条件,但平菇在此培养料上生物转化率较低,分别 为229 、233%,且菌丝吃透料时间长,比“配方l、2、3” 晚8~10 d。说明配方“4、5”与配方“1、2、3”相比,不适宜 平菇栽培。 表4 不同配方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表5 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ift 行0.084655 4 0.021164 29.85621 3.74E--06 3.25916 10.003914 3 0.001305 1.840612 0.193525 3.4903 误差0.008506 12 0.000709 总计0.097076 19 表6不同培养料对鲜菇产量及生物效率的影响 2.3不同培养料对平菇菇质的影响 从菇形上看,“配方l、2、3”均比“配方4、5”好,尤其 是“配方3”菌柄较短,且整齐、粗细均匀,菌盖大小一致, 菇质好,无畸形菇。“配方4”菌柄较长,菇密而细长,菇 形长势不均匀,菇质一般。从菇色上看,各配方菌盖均 为青灰,菌柄为乳白色。 表7 不同培养料对菇质的影响 3结论 用棉籽壳、麦草粉、豆秆粉为原料栽培平菇是可行 的,同时麦草粉、豆秆粉及麦麸等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 廉,广大农民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通过对原料、 添加剂等的配方选择,菌丝萌发时间、吃透料时间、产量 及生物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后,“配方2”均比其它处理 占优势,其生物效率为263 9/6,综上所述“配方2”为最优 配方。 2l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