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心圩江站土建施工
技 术 交 底
(地下连续墙成槽)
××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心圩江站
项目经理部 2011年10月5日
技术交底签到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交底人 接底人 序号 姓名 ××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心圩江站土建施工 主体围护结构 年龄 分项工程 日期 日期 性别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工种 ×× 轨 道 交 通 工 程
承包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 号:
技术交底 A7.3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心圩江站车站中心设计里程为YDK11+604.000,车站总长201m。设计起点里程YDK11+523.500~YDK11+724.500。 本站位于大学--鲁班路口,呈东西走向。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负一层为站厅层,负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标准段宽度19.2m,站台中心处基坑埋深约17.45m,围护结构均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采用全外包防水结构。主体结构侧墙厚度为700mm,地下连续墙下采用C35,P8抗渗混凝土,厚度为800mm,标准墙幅按6m分幅,加宽带为5.5m分幅,接头采用工字形钢,总共分为82幅墙;L型墙幅12幅,直型墙幅70幅。钢筋笼最长约27.34米,最重32.29吨。钢筋笼标准段外型尺寸最大为0.68×6.0×27.34m(具体每槽钢筋数量、规格见钢筋数量表 )。 二、地质概况 本站钻探揭示了填土层,粘性土层,粉土层,砂土层,砾卵石层,以及古近系岩层共六层,现分别对各岩土层及其特征分述如下。 杂填土①1:灰色、灰褐色,欠压实。层厚0.50~4.00m,为软弱土层,工程性质差,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素填土①2:灰色~褐黄色,稍密~松散状态,稍压实。层厚0.70~5.60m,为软弱土层,工程性质差,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淤泥质土:灰色,软塑~流塑状,为软弱土层,工程性质不良,仅局部分布,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硬塑(坚硬)粘土②2-2:褐红、褐黄色,局部褐色,硬塑~坚硬状态。层厚1.90~9.30m,厚度大,强度高,工程性质良好。 ××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心圩江站 主体围护工程 工序名称 地下连续成槽施工 硬塑(坚硬)粉质粘土②2-2:黄褐色、黄灰色,硬塑~坚硬状态。层厚0.80~6.10m,局部缺失,强度高,工程性质好。 可塑状粉质粘土②3-2:呈黄色~黄灰色,可塑状。层厚0.60~2.00m,仅局部分布,强度一般,工程性质一般。 可塑状粉质粘土②4-2:呈灰色、暗灰色,可塑状。层厚0.90~5.40m,分布于场地东段。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当设计用作持力层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 软塑状粉质粘土②5-2:呈灰色、灰黑色,软塑~流塑状。层厚1.50~9.50m,分布于场地东段。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为软弱土层,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当设计用作持力层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 粉土③1:呈黄色、灰色,稍密,湿~饱和。层厚0.70~3.30m,局部缺失,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当设计用做持力层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 粉(细)砂④1-1:黄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层厚1.00~9.50m,仅局部分布,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当设计用作持力层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 粉(细)砂④1-2:黄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层厚1.40~8.00m,仅局部分布,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当设计用做持力层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 圆砾⑤1-1:灰色、灰白色、黄色等,稍密~中密,局部密实,饱和。层厚1.80~19.70m,厚度大,承载力高,工程性质良好,是理想的车站基础持力层。 泥岩、粉砂质泥岩⑦1-2:灰色、青灰色,呈坚硬土状。层厚0.50~6.20m,仅局部分布,承载力高,工程性质良好。 泥岩、粉砂质泥岩⑦1-3:灰色、青灰色,呈半成岩状。厚度稳定承载力高,工程性质良好,是理想的车站基础持力层。 场地岩土层种类较大,不均匀,性质变化大,局部软土层厚度大,基岩埋深差异大;含水层圆砾⑤1-1厚度大,富水性强,渗透性强,水量丰富,属强透水层,与邕江水力联系密切。 三、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刷壁清孔 成槽机结合桩机成槽 桩机、成槽机就位 制备泥浆 测量定位 混凝土配合比 清孔验收 制作钢筋笼及吊装钢筋 商品混凝土生产 吊放钢筋笼 导管试拼、密水试验 混凝土运输 安装导管 四、施工准备要求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认真作好以下各项工作: 质量检查 浇筑水下混凝土 ① 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报告,充分掌握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 ② 做好成槽机具设备的整备、进场和劳动组织工作。 ③ 做好场地规划布置,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道路,建造泥浆制备设施,接通水、电。 ④ 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 ⑤ 做好横穿基坑和邻近基坑地下管线的保护和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管线临时改移的准备工作。 ⑥ 连续墙外放:地下连续墙施工时连续墙中线外放50mm。 (2)泥浆制备与循环 ① 泥浆的组成 采用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简称CMC)及纯碱、铁铬木质磺酸钙(简称FCL)等原料配制泥浆。 ② 泥浆配合比 泥浆参考配合比见表4-1。施工配合比由试验确定。 泥浆参考配合比 表4-1 水 1 ③ 泥浆池容量确定 膨润土 10% CMC 0.05~0.10% 纯 碱 0~0.30% 泥浆池容量按下列方法确定: 6m槽宽槽段需浆量V0: V0 =槽宽×槽厚×槽深 V0 =6×0.8×23.7=114m³ 新浆贮备量V1: V1≈V0 V1 ≈114m³ 泥浆循环需要量V2: V2 =V0×1.5 V2 =114×1.5=171m³ 灌注砼时的废浆量V3: V3= V1×10% V3 =114×10%=11.4m³ 泥浆池总容量V: V= (V1 +V2 +V3 )×1.1 V=(114+199+11.4)×1.1=356.84m³ 每幅地下连续墙施工需储备泥浆量为356.84m³。 (3)泥浆箱布置与结构 泥浆箱根据成槽施工和泥浆循环与再生的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工期要求分期设置两个200m³的泥浆箱。每个泥浆池按新浆、循环、废浆池组合分格设置或单独设置。泥浆箱平面尺寸依场地条件而定,泥浆箱周边设置防护栏杆,涂抹橘黄色油漆。 (4)泥浆的拌制 泥浆采用泥浆拌浆机进行拌制。配料要严格按配合比,准确进行计量和投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8分钟。直接使用时搅拌时间不少于12分钟。 (5)泥浆的使用与管理 ① 泥浆拌制好后,送入贮浆池,在贮浆池内静止不小于24小时,以使膨润土充分水化、膨胀,确保泥浆质量。泥浆性能指标见表4-2。 ② 新拌制的泥浆密度控制在1.04-1.05;循环中的泥浆控制在1.10-1.15;松散地层可适当加大;灌注砼前,泥浆密度控制在1.15-1.20以下。 ③ 在施工中,要加强泥浆管理,经常测试泥浆性能和调整泥浆配合比。对新拌制的泥浆要测试除含砂率外的全部项目,成槽过程中,每进尺2-3m或每3小时测定一次泥浆密度和粘度,在清槽前后,各测一次密度、粘度和含砂率;在灌注砼前测一次密度。取样位置在槽段底部、中部及上部;失水量、泥皮厚度和pH值,在每个槽段的中部和底部各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及时进行调整。 (6)泥浆回收及再生 在成槽过程中,通过循环与砼置换而排出的泥浆,由于膨润土等主要材料的消耗,以及土渣和电解质离子的混入,泥浆质量显著降低,为了节约和减少公害,对泥浆采用通常的重力沉渣法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泥浆,根据检验后的结果,补充相应的材料,进行泥浆再生调制,达到合格的泥浆标准,送入贮浆池待新掺入材料与泥浆完全融合后再使用。 (7)泥浆性能指标 泥浆性能指标见表4-2。 泥浆主要性能指标 表4-2 新配置 泥浆性能 粘性土 比重(g/m) 1.05 粘度(s) 含砂率(%) PH值 20~24 <3 8-9 1.08 25~30 <4 8-9 <25 <4 >8 <35 <7 >8 >50 >8 >14 >60 >11 >14 漏斗计 洗砂瓶 试纸 3循环泥浆 粘性土 <1.10 砂性土 <1.15 废弃泥浆 粘性土 >1.25 砂性土 >1.35 检验 方法 比重计 砂性土 1.06~1.04~(8)泥浆废弃与处置 废弃泥浆采用泥浆输送罐车运送至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弃置场地。 4.2.3 成槽施工 (1)成槽施工顺序 成槽采用跳槽施工,液压成槽机施工至较坚硬地层时,改用冲击钻机施工,冲孔实行跳孔两期成槽施工方法,圆锤冲孔完成后,利用方形锤进行修整成槽。 (2)冲击钻施工 连续墙进入泥岩层采用冲击钻机成槽时,先用Φ780冲桩锤分序排孔冲槽,一期每个7m标准槽段分4孔,按1 → 2 → 3 → 4顺序冲孔,见下图4-5,二期每个6m标准槽段同样冲4孔,见下图4-6,边冲边加强返浆,冲好孔后用成槽机成槽。 12冲桩孔34 图4-5 一期槽段排孔图 12冲桩孔34 图4-6 二期槽段排孔图 冲击成孔时,采用勤松绳,勤掏渣,严格控制松绳长度,并随时检查冲锤和提升钢丝绳之间的连结。施工过程中每进尺0.5~1.0m用测绳测量一次钻孔垂直度,根据导墙中心线吊测绳来测量孔洞的垂直度,并随时纠偏。开孔和地层变化处应采用低冲程进行施工。 (3)成槽机施工 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机成槽时,先施工距离墙体远的一端,后施工距离近的一端。成槽机定位时,机械履带下铺设钢板以均布受压,机械履带应与槽段平行,施工时应确保抓斗中心与槽段中心一致。遇到土质较硬时,应提起抓斗约80cm,冲击数次后再抓土,起斗时应缓慢,在抓斗出泥浆面时应及时回灌泥浆,保证液面不低于导墙顶面300mm。抓出的泥土用汽车运到场区内的临时弃土场集中堆放,按规定的时间运至场外指定的弃土场。 (4)嵌岩深度确定 地下连续墙嵌岩深度根据成槽过程中的岩样和参考成槽速度进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5)清槽 槽段成型后,及时进行清槽换浆。采用空气吸泥法反循环清槽,吸泥管采用Φ125钢管,通过压入压缩空气至槽底的吸泥装置,将泥砂置换出,同时向槽段内不断输送新鲜泥浆,置换出带渣的泥浆,吸泥管应不断移动位置,确保清槽后槽底沉渣厚度小于5cm以满足要求。槽底500mm高度以内的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粘度18-22S,含砂率小于4%。 (6)终槽验收 ① 检查成槽施工记录。 ② 测量成槽深度。 ③ 使用测绳、钢卷尺进行槽段宽度、深度、垂直度的检查。 (7)刷壁 二期槽段成槽后,在清槽之前,利用特制带钢丝刷的方锤在槽内一期槽段的混凝土端头上下来回清刷,次数越多效果越好,直到钢丝刷干净不带有泥污为止。 (8)成槽施工技术要点 ① 成槽前,应检查泥浆储备量,施工机械,场内道路,水、电供应,泥浆循环等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② 成槽过程中,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泥浆指标,随时注意成槽速度、排渣量、泥浆补充量之间的对比,判断槽内有无坍塌、漏浆现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 成槽时,成槽机履带行走处铺垫钢板以均布受压,成槽机垂直于导墙并距导墙至少3m以外停放。成槽机起重臂倾斜度控制在65°~75°之间,挖槽过程中起重臂只能进行回转动作,严禁进行俯仰操作。 ④ 在开槽和地面以下5m范围内,成槽速度要慢,应将槽壁垂直度控制在最佳值。 ⑤ 成槽机停止施工后,抓斗严禁停留在槽内。 ⑥ 成槽过程中,应加强量测,确保成槽垂直度、深度符合要求。 ⑦ 成槽时始终保持维护槽壁稳定所需的泥浆面高度,采用“高液面、低比重”的办法,以增加混凝土对钢筋笼握裹力,并促使混凝土灌注顺利进行。 ⑧ 成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新入地层并结合地质资料判断地质情况,对泥浆参数进行相应调整。 ⑨ 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连续墙接头部位的施工。 (9)成槽质量标准 成槽质量标准见表4-3。 成槽质量标准 表4-3 序号 项 目 槽段 允许值或偏差 检 验 方 法 1 宽度 槽段 2 深度 嵌岩 3 深度 ≥800mm 用钢尺量钻具尺寸 将测量锤沉入槽底,拉紧测量设计要求 绳,读尺,再复尺 设计要求 鉴别岩样并由监理签认 H/300 4 垂直度 H为槽深 根据铅锤锤尖与导墙中心线的距离检验 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处理措施 常见 原因分析 问题 护壁泥浆选择不当,泥浆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坚韧可靠的护壁,地下水位过高,泥浆液面标高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泥浆水质槽壁 不合要求;泥浆配置不合要求;质量坍塌 不合要求;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过快,将槽壁扰动;成槽后搁置时间太长,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单元槽段太长,或地面附加荷载过大等。 不要过快或空置时间太长;尽量缩短搁置时间,合理决定单元槽段长度,注意地面附加荷不要过大。 重;在松软砂层中钻进,控制进尺, 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内液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选用合格泥浆,通过试验确定泥浆比处理方法 交底人 工程部 接底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