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猫抓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浅谈——附猫抓病1例报道

来源:爱够旅游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6月第44卷S1 ovascDis,June2017,VolA4.Suppl Int JCardi—猫抓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浅谈一一附猫抓病1例报道 伍【关键词】猫抓病;汉塞巴通体;右腋下包块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它不仅是人类死亡和 致残的第1位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回顾20多年的资料显示,发达国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系亚急性的良陛自限性传染病,是一种被猫抓伤、咬伤或与猫 密切接触后引起的以近端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是由汉赛巴通体感 染所致,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汉赛巴通体的某些抗原成分引起机体的迟发 欢 四川 自贡643000 I ̄l Jll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家及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继续增加。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系亚急性的良性自限性传染病,是一种被猫抓伤、咬伤或密切 接触后引发的 近端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饲养宠物 的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多,猫抓病(CSD)发病率也有所增多。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具有 自限性。人与人之间不具有传染性。我院于2014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因“发现右侧腋下包块1月”人院。人院前大约3十月,患者 型变态反应有关。典型临床特征为原发性皮损,淋巴结肿大。临床经过多为自限性, 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全身损伤,如肝脾肿大,神经炎及脑膜炎。病程通常1-4月, 自抓伤后3~10天局部出现皮疹及瘙痒,持续1-3周自行消失。抓伤后2周左右出现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有疼痛和淋巴炎化脓,穿刺可有脓液流出,一般持续2月左右消失。 如有神经炎及脑膜炎者,完全恢复需要数月。 我院发现的此例猫抓病患者,临床症状较轻,抓伤局部皮肤有瘙痒,无明显皮疹, 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明昆。本病诊断主要依靠被猫抓伤病史,伤后至发病之阃的潜伏期, 局部皮疹和瘙瘁,淋巴结肿大等。一般无发热表现,病理活检有助诊断,其他实验室检测, 如猫抓病抗原皮试,免疫荧光抗体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CR技术等也具有临床 诊断价值。主要注意与淋巴瘤,淋巴结核,AIDS,性病淋巴结肉芽肿相鉴别。治疗为 抗病原体治疗,首选庆大霉素或SMZCo(复方磺胺甲 唑片),其他抗生素,如妥布霉素. 头孢他定,头孢噻肟等均有效。如淋巴结化脓可以多次抽取脓液,但不宜切开引流。 总之,我们通过对猫抓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归纳,回 顾了目前猫抓病台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相信有助于提高对猫抓病合井心 血管疾病危害的认识,使社会大众、医务工作者懂得如何降低和预防猫抓病合并心廊 管疾病的知识及措施,同时,建议政府应建立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公共卫生政策,减少 猫抓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差异,为猫抓病台并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策略。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健 康教育,使患者感知到来自于医务人员的支持,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从 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收养1只流浪猫时,右侧手背不慎被轻微抓伤,抓伤处当时有点状渗血。患者未特殊 处理,约5-6夭后自行愈合,局部偶有瘙痒感,无皮疹肿胀等不适。1月前发现右侧 腋下出现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触痛。无发热及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消瘦及头痛。 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T 36.5℃,无皮肤黄然和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软, 未扪及包块和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无浮肿 右侧腋下可扪及3X4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活动无粘连,周围皮肤 及皮下组织肿胀,表面皮肤无发红,局部皮肤温度无升高 双侧锁骨上,左侧腋下, 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均未扪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既往体健,患有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史,无重大外伤和手 术史,无输血史,无烟酒嗜好,家中无类似患者。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5.03X109/L RBC5.04XlOI2/L,Hbl07g/L,血小板165X10 9/L,中性59.7%,淋巴27.6%,单核10 1%,嗜酸1.6%嗜碱1%。2.肝肾功能AIL 54U/L AsT 34 6U,L TBI 2m7.6 umol/L DBI 12 umol/L TP 75 4g,L'Alb 34.6 g/L,肌酐66 umol/L, 尿素氮5 7mmol/L,尿酸313 umol/L。3.血沉26mm/h。4抗HIV,抗TP,抗HCV, 乙肝两对半均阴性 5抗结核抗体阴性。 人院后考虑右侧腋下包块为肿大淋巴结.为明确诊断,行右侧腋下包块活检手术, 送我院病理科.活检结果:猫抓病。患者诊断明确,给予休息,静滴庆大霉素针治疗 5天后出院,门诊复查随访。出院后2周后复查右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明细缩小,1月复 查右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 2.讨论 参考文献 [1】丁洪基描抓病研究进展【I】.中华病理杂志,2004,33(5):475—477 f2】林晓昕,孙树岩,陈晓峰.猫抓病性颈淋巴炎2例[J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25(8):711—712 【3】刘盈,徐宏俊,张建中.猫抓病1倒[I】,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6):370—371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外科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观察 赵岭赵俊 西安71 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摘要】目的:观察介八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外抖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残余一 血管病变的患者80倒,均采取介 入治疗,其中行封堵术28例,行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植八术22例,行体肺侧支栓塞术(MAPCAS)30例,观察惠者治疗的效果。结果:28例行封堵术的惠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 术后2例患者存在微量残余分流。ASD术后患者最大右室动力较术前明显减小,VSD术后患者LA、LVD、LVS、TVR较术前均明显减小;行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八术的患者术 后狭窄处压力阶差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MAPCAS术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者l例。结论: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残余心血 管病变,介八手术疗效肯定,提示严格遵守手术指征井合理选择的介八手术是治疗复杂先天性・ 脏病外科术后残余心血管病雯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l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残余心血管病变;介八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常见的dqL心脏病,大多数为单一类型的先 心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 脉瓣狭窄(PS)等” ,外科手术治疗先心病由于创伤性较大,患者恢复较慢,且部分 患者术后仍存在一些分流管道和残余病变,需再次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术后残 余病变可避免再次开胸手术的风险。本文将以80例复杂先心病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患 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l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复杂先天性心 脏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的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个月~l4 岁,平均(7.5士3.4)岁,残余心血管疾病主要有残余VSD、ASD、PDA术后漏、重症 法洛四联症(TOF)、室间隔补片留孔、TOF术后分支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矫治 后主动脉弓再狭窄等。 1.2方法 流血流值,其中<1ram为微量,l一2ram为小量.2-4ram为中量,>4ram为大量 。 观察患者术后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封堵器移位、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l 4统计学方法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8 0对患者接受介入手术前后的临 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i±s)表示。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 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封堵术治疗效果28例行封堵术的患者行ASD封堵术12例,VSD封堵l6 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2例患者存在微量残余分流,1例见于 残余VSD患者,另1例见于ASD合并残余VSD患者,均于3个月后消失 ASD封堵 术后患者最大右室压力较术前明显减小,VSD封堵术后左房内径(LA)、舒张期左室 内径(LVD)、收缩期左室内径(LVS)、三尖瓣返流量(TVR)较术前均明显减小. 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I。 表I ASD手术前后最大右室压力变化及VSD手术前后LA、LVD、LV8、TVB变化情况 ASD封堵术:右股静脉穿刺,置鞘,经鞘送入右心导管及超滑导丝,越过ASD 至左上肺静脉.留置导丝后退出右心导管,沿导丝测定球囊在房间隔的位置,测量 ASD直径,退出球囊,沿导丝将输送长鞘置于左房,经鞘送人ASD封堵器于左房内并 张开前伞,回撤至ASD处于右房张开后伞,确定封堵完全后,缓慢释放封堵器。VSD 封堵术:右股动静脉穿刺,置鞘,经鞘送人猪尾导管至左心室,造影明确VSD具体状 况,经股动脉送入造影管至左室面,自导管送人超滑导丝,使其过VSD至右室,顺血 流送至肺动脉内,再经股静脉将抓捕器通过右心导管至肺动脉,套住导丝,自股静脉 侧拉至体外,建立动脉轨道,经轨道送入输送长鞘,使其过VSD至主动脉端,经长鞘 送人合适的封堵器,造影明确无残余分流、心电监护未见传导阻滞后,释放封堵器, 撤出导丝、导管。 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右股静脉穿刺,置鞘,经鞘送人猪尾导管于右室, 左侧位投射下行右心室造影,自升动脉使用猪尾导管连续测压,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测量狭窄处的内径,TOF术后左肺动脉狭窄者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并支架植入术,其他 患者行单球囊m管成形术。 2.2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行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 后狭窄处压力阶差为(17 5±l1.3)mmHg,较术前的(59.6土15 0)mmHg明显降低, t=16.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显示植入支架后肺动脉 jfIL流通畅,未发现JfIL栓形成。 2.3 MAPCAS术治疗效果30例行MAPCAS术的患者共栓塞42支侧支血管, 其中单支血管栓塞22例,双支血管栓塞7例,3支血管栓塞2例。术后72b行超声心 动图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患者均康复出院。 2.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有l例VSD并ASD患者出现不纯性房颤及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治疗l周后症状消失;无心脏穿孔、心 包填塞、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MAPCAS术:患者取正位或正侧位,静脉注射氯胺酮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观察侧支血管分布及其与肺动脉的关系,右股动脉穿刺插管, 根据拟栓塞的体肺侧支血管的管径,选择合适的弹簧栓子,根据血管走行特点先后经 6F右冠脉造影导管、simons导管、cobra导管输送弹簧栓子至拟栓塞的体肺侧支血管 的适当位置,使用导丝的软头缓慢推出弹簧栓子,栓塞后造影观察栓塞效果。 1.3观察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经彩色多普勒测定残余分 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后难以避免会造成遗留部分残余病变,残余病变会造成心 (下转第1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