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对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思想的理解与思考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3年第2期 第29卷(总第168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Jouma1 of PLA Naniin ̄Institute of Politics No.2,2013 Serial No.168 V_01.29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对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思想的理解与思考 董淑礼 (南京政治学院基础部,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思想,对于激励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贯彻这一思想,必须从世情、国情和军情出发,以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清醒认识军队和国防建设现状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求的差距,进一 步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提升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 历史使命的能力。 关键词: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E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3)02—0014.0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 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 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 略任务。”u 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着眼国家 安全和发展大局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任 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 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 世界仍然很不安宁。”[11 当前,因种族、宗教、领土 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 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 观。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在世界 范围内制造、激化物质经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播 下战争的‘种子’,导致各种各样的武装冲突和战 争” ”,给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造成威胁。十八大 报告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 择。”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唯一的社 务,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 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根 本遵循。 一、充分认清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 重大意义 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保障和支柱,在国家 建设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认清建设 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 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大意义,对于激励我 会主义大国,“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 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实现我们党提出的“要和平不要战争,要 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 的目标,客观 上要求有相应的国防和军事力量来遏制战争。事 实上,离开了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我国就不 足以成为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维护世界 们全身心地投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 业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要的 理论指导作用。 和平,促进人类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出于 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考虑,面对渴求 1.建设巩同国防和强大军队是继续促进人类 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客观要求 和平与发展但却依然动荡不安的世界,十八大报告 收稿日期:2013—01—10 作者简介:董淑礼,南京政治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 一14 在阐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时,着重强调“中 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 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 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 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 挥积极作用”【】】4 。 2.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保障国家核心 安全的现实需要 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国防与军队建设现 代化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当前, 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势。从国内来 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 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文明不断进 步,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阶段,各种新的社会问题 亟待破解,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境内外敌对势 力还经常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进行煽动和破坏,对 我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不断构成新的威胁。从国 际来看,国际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 化,我国国家利益El益拓展,安全问题的领域和范 围不断扩大,面临的风险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 全、领土完整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尤 其是美国重返亚太、军事战略重心东移,对我国国 家安全造成了诸多压力。总之,新的国内外形势对 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充分认清 我国面临的复杂形势,克服盲目乐观和松懈麻痹思 想,按照十八大的总体部署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 设,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研究,毫不放松地 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安全保障,切实维护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 3.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军队职能拓展 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立足国家和军 队建设新的实际,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 度,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军队历史使命, 即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 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 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 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 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 现实、继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反映了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新拓展、地位作用的新 定位、职能任务的新概括、建设目标的新要求。有 效履行使命任务,军队不仅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 局部战争,而且要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不仅要应 对传统安全威胁,而且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不 仅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且要维护国家发展利 益。因此,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军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职能拓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 告明确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着眼全面履 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遵循 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以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 略视野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巩固国防和军队建 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 备,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军履 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我军建设 “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应有之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 新技术群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开始由工业 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世界军事领域也兴起了一场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事变革。进入21世纪,世界 新军事变革波及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变革的力度逐 渐增强。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性大国都 立足国家战略全局不断加强国防建设,迅速实施或 深化军事变革,以抢占军事制高点,夺取在国际战 略格局中的有利态势。即使一些并不富裕的中小 国家,在谋划军事变革、积聚国防力量方面也毫不 懈怠,都把推进军事变革作为增强国防实力、提高 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 中争得有利地位。汹涌而来的世界军事变革大潮, 使我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近十年来,中 国特色军事变革得到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 得历史性成就。然而,我军现在仍处于机械化半机 械化阶段,距离世界军事发展的先进水平尚有相当 的差距,必须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以信息化带动机 械化,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 八大再次发出了“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 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的号召,并提 出“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 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 力争到二0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n”。的建设目标。我们要更加自觉地 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 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发 展、体制机制改革、军事理论创新、军事人才培养和 军队各项建设,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各项工 作融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紧跟世 一1 5— 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切实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 好又快发展。 二、清醒认识现状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 军队要求的差距 当前,我国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处在机械 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任务异常艰巨的特殊历史 时期,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还不能适应打 赢信息化战争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统一以及国 家发展利益的要求。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 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 队,必须从世情、国情和军情出发,以建设信息化军 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着眼于增强履行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密切关注世界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动向,努力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 进程,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 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1.核心问题是军事能力差距 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军队 的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 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 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两个不相适应”, 说到底是军事能力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一是军事能力的系统性全面性差;二是 军事能力的质量和定位不高,特别是一体化联合作 战能力不高;三是非战争行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强 化。弥补军事能力上的差距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 核心问题。我们一定要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历史使命的高度,充分认识军事能力建设的重 要性紧迫性,切实把它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中 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瓶颈问题是机制不健全 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 入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逐步确立和完善现代 化的战斗力生成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 队建设质量的跃升。一是要优化人员保持机制。 每年官兵复退转调都会带来部队战斗力的波动,严 重影响战斗力的生成。要研究保持机制,实现老兵 复退与新兵入伍的无缝“交接”,保留关键岗位的指 挥人才和技术骨干,做到军官调整有序变动,避免 集中大调整、同时“大换班”的弊端出现。二是要规 范装备(器材)编配机制。从当前情况看,为确保作 战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应在三个方面做出规范:首 先是没有编制的部分装备要抓紧落实编制;其次是 经训练实践检验的部分装备器材,应尽快论证列 一1 6一 装;再次是继续对现有装备进行综合集成,确保成 建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三是要完善训练和考 评机制。军事训练是部队形成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考核评估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手段,完善训练 和考评机制是和平时期促进战斗力常态化的基本 保证。应规范基础训练,加强实战化针对性训练, 改进考评检验方法,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常态化保 持。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军事组织形态的现代 化,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有效促进国 防和军队建设水平的提升。 3.基础问题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滞后 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 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从而深刻地改变着战 斗力生成模式。军事训练作为和平时期军队最基 本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生成 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就 要“深人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 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142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 转变要求,走科技兴训之路,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 军事训练内容、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发展;坚持从实 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积极推动机械化条 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大力 加强基础训练、联合训练、使命课题训练以及各种 复杂环境下的训练,突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努 力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能力。 三、积极探索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 科学路径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 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 战略新要求,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求我们 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和紧迫感,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 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建 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 变革是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 队,必须深入贯彻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 观的统领下,冲破妨碍国防和军队建设变革与发展 的思想束缚,以思想解放带动观念更新,以观念更 新带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一是要调整与时代要求“不赶趟”的思维,更新 与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符”的观念,改变与使命任 务“不合拍”的做法。确立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系 统对抗、一体化训练和体系化作战等新思想新观 念,通过观念上的不断更新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 辟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 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 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部队建设发展 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 向信息化加速转变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些影 响和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成为迟滞军队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高的关键因 素。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观念 和思路,把制约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 突出矛盾作为突破口,在研究解决部队建设发展中 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三是要抓住核心要素创新发展。必须把握未 来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征,紧紧抓住信息这个主导 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核心要素创新发展。贯彻十 八大报告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 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 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 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 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能力。 2.坚持主题主线,在全面加强“三化”建设中加 快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 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1 ,是胡锦涛在十 八大报告中对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出的总 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 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 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大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三化”建设向更高 水平发展。通过全面加强“三化”建设,确保实现习 近平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强军目标。 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革命化这个根本。作 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革命 化放在首要位置。首先,要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 导之下,使之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力量保证。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 制度,是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实践的选择,是军队先 进性的根本保证,是军队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需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但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政治本质 没有变,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坚决反对“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 想。其次,要根据新的社会环境,创新思想政治工 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 位,紧密联系新的形势、任务和官兵实际,积极推进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下大力增强主动性针对性 实效性。军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 发挥示范作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 新成果武装官兵,重点加强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 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官兵始终 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 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军队要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始终走在社会的前列,为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 引力和凝聚力贡献力量。 二是要始终扭住现代化这个中心。现代化水 平高低直接决定军事能力强弱。党的十八大要求 “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 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 务” ,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发展方向。信息 化是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在推动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中, 都要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 标,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 向。以信息主导牵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高武 器装备信息化水平,持续深入推进由机械化条件下 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适应基于 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要求,调整改革军队体制 编制,改革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信息化、大联勤 和军民融合的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通过全 面扎实加速推进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和根本目标 的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我军打赢高技术特别是现 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 并由此带动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 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三是要全面打牢正规化这个基础。我军正规 化建设面临着市场经济和信息化不断发展带来的 深刻影响,要加深对新形势下治军特点和规律的认 识,着力解决正规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把从严治 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依照 一17— 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部队各项建设和工作,加 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治军,不断完善军事法规,使 部队建设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正确处理好国防和 军队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中加快建设巩固国防和强 大军队 部队的发展目标。突出主要战略方向上的部队建 设,在主要战略方向上迅速形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 的精锐力量,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强有 力的保证。突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建设,通过政 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使这些重点建设部队的环境得 到优化,待遇得到提高,战斗力得到跃升。 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 法。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 三是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在抓紧军事斗 争准备中实现应急建设与长远发展的统一。十八 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 备”。军事斗争准备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 系,实质上是应急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国 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统筹长远建设与 应急建设。着眼于未来挑战,充分考虑部队长远发 展,把当前建设纳入长远发展轨道,努力形成以当 前建设促长远发展、以长远发展带动当前建设的良 性发展态势,以求得二者的协调与平衡。要始终紧 紧把握战略机遇期,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 导下,科学筹划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方针、 就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国 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大关系,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 建设、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 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当今时代,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联系Et益紧密,军队发展与 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必须依照 十八大的要求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布局,通过 科学的发展规划,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 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之中,努力实现国防建设 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在更广的范围、更 高的层次、更深的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深深融人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31211,坚持走中 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二是统筹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在突出抓好重 原则、政策和步骤,将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与促 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军事斗 争准备的总体部署能够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发展战略得到有机结合,做到既能快速形 成和不断提升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又能 有效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点部队建设中实现重点建设与体系建设的统一。 现代战争是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国防和军队现 代化建设,不仅涉及军事力量建设,而且还包括国 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建设以及战 场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统筹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在突出抓好重点部 [责任编辑吴爱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 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葛东升.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M].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3]总政治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 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队建设中实现重点建设与体系建设的统一。突出 高技术军兵种部队的建设,认真研究和确立好这些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National Defense andArmy in the New Starting Point ——Some Thinking on Building a Consolidated National Defense and Strong Army Dong Shuli Abstra ̄:In the report of the 1 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Party proposes that a consolidated national defense and strong army should be built,which inspires US to dedicate ourselves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To implement this idea,we must proceed from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re fully aware of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further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urgency, continuously deepen the preparedness for military struggle and enhance the abiliy of tour army to fulfill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new stageinthenew century. Key words:national defense and army building;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一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