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近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预报 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近·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

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他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附诗歌赏析:

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地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地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10年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北固题壁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 “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近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 〔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1〕“粉黛〞运用借代,由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代指妇女。“何处笙箫?〞运用了反问。

〔2〕分析题干可知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描写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什么样的感情.题干中的“什么样〞就要求要结合具体的物象来回答.景色就要抓住“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是初秋景色。而“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又表达了一种冷寂落寞之情. 近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采用逆向的比喻,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像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秀丽如佳人.

第一题考查诗歌的内容,第二题考查诗歌的艺术特点.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子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近重庆卷〕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近重庆卷

13、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1〕“造物〞指天;“觉春生〞,感到春意发生了;“安排著〞,已经准备好。苍天有情,表现在天虽不语,却能感觉到春意发生了,殷勤的安排四时季节,生成万物.

〔2〕张维屏的诗较多的反映了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抵制外侮的新主题和反帝爱国的新感情,是近代诗歌的先声.这首诗以《新雷》为题,借自然界的冬去春来,比喻社会变革,表现作者对于新世纪的憧憬,和对未来的信心.龚自珍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写离别京都得心情,以落花为比喻,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对于京都得依恋,和对国事的关切. 近重庆卷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近重庆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重庆市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16。〔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