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技术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技术

来源:爱够旅游网
王 技术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技术 王启万 辽宁省大石桥市公路管理段1、概述 底基层、基层是路面主要承重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保证在 1 1 51 00 水、温度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才能进一步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 2 施工概况 沈大高速公路路面第十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水泥稳 和松散彻底除掉。使路基达到无软弱层边线顺直。 5 路基验收与处理 底基层施工前对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和平整度一进 行检查。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查,反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分别采用补充 碾压或换填好的材料等,低洼和坑洞仔细填好补压压实表面的“贴皮” 定碎石基层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18。在部分段落底基层(下基层)验收合 格后组织下基层(上基层)的施工,保证底基层、基层形成流水作业面,以 缩短工期。底基层、基层均采用拌和厂集中拌和施工。工艺流程:集中厂 拌一~汽车运输一一摊铺机单幅铺筑。拌和厂内设两台稳定粒料拌和 机(两台均为wDB400),分别按底基层、基层生产配合比调试好后进行 拌和生产,由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根据摊铺段落的设计宽度具体决定 采用l台ABG423型摊铺机全宽作业或2台ABG423型摊铺机成阶梯状铺 筑。摊铺机的安装宽度根据不同地段的设计宽度进行调节。为满足底基 层(基层)标高和厚度要求,摊铺机采用钢丝引导法找平,碾压采用两台 YZ18F型压路机、两台I.SS220型压路机和一台英格兰SD1 50型压路机 组合进行。 3、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选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 间宜6h以上的水泥。 (2)拌和站钻井取水转至拌和厂蓄水池,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 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水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确 保混合料拌和用水质量。 (3)碎石:碎石应质地坚硬,具有足够强度,混合料中最大粒径不超 过37.5,0.6,19.O范围内通过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碎石的压 碎值不大予30%。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符合下表要求 表1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级配范围 层位 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7.5 31.5 26.5 19.O 9.5 4.75 2.36 O.6 0.075 底基层 100 90— 100 67— 45— 90 68 2950 22—35 l5—25 0—7 基层 100 9O一 100 72— 47— 29— 89 67 49 2235 15—25 0—7 4.稳定粒料底基层.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一一 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取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水泥稳定碎石,按不同的配合比进 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各自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按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底基层97%,基层98%)和最佳含水量用四 分法分别取三次料按不同比例进行掺配并绘出试配曲线,根据水泥稳 定粒料颗粒组成范围中值,优化配比方案,最终得到三种级配曲线,接 近范围中值的圆滑的级配曲线;接近级配上限的级配益线;接近级配下 限的级配曲线。将三种配合比的标准抗压试件,在标准养护箱中保湿养 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无侧 限强度试验。 (4)算术平均值和偏差系数,如果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范要 求,则重作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果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增 加试件数量。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选取一组比较合理的配合比作为水 稳定碎石的最佳配合比。其它两个作为参考配合比。该配合比的室内无 侧限抗压强度结果符合公式:R>jRd/(1-ZaCv)。 (5)根据上面得到的最佳配合比及集料的各项指标,将最佳配合比 调整为旄工配合比。如果施工配合比的混合料试件强度低于参考配合 比的试件强度,则应分析原因,调整配合比或采用参考配合比,最后按 试验体积要求制作水泥剂量和工作蓝线。 6 底基层(下基层)的验收 底基层(下基层)施工结束后,需及时对各检查项目和外观质量进 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基层(上基层)的施工。 7.底基层 基层施工 (1)通过对下承层标高、平整度、压实度、横坡度等进行验收后, 恢复路线中心桩、底基层(基层)边线,具体步骤如下: a.用全站仪每百米及平曲线转点放出路线控制中心桩后,用经纬仪 加密为整十米桩,按设计宽度及集合尺寸放出半幅底基层的边线。b.打 基准杆,每10米不少于一根。c.架设基准钢丝,按大于800N的拉力将钢 丝拉紧并调整好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d.根据施工边线,用人工拟铺段 两侧进行培土,以防止碾压时造成塌肩现象,培土应沿施工边线进行, 尽量顺直,以便于为摊铺机导向。 (2)混合料的拌合 a.有两台连续式稳定粒料拌合设备进行集中拌合,并且配备一台 300KW发电机组备用确保上述设备的电力需求。拌料前对拌合机及配 套设备进行检查调试。b.检测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计算施工生产配合 比,调整拌和机皮带及水泥螺旋转速,使各种原材料比例符合配合比要 求,调整拌合楼产量,确保混合料拌合均匀,无花白料。C.确保拌和机 的投料准确,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d.采 取电子计量装置控制加水量,确保混合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l2个 百分点,以补偿摊铺及碾压或换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使混合料运到 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值。e.采取措施保持水电的使 用,注意环境保护,防止严重污染环境。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 (3)混合料的运输 a.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b.装车时清扫车辆, 使车内保持没有杂物或剩料。c.作业面根据运距的远近、拌合设备的 出料速度极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病保证摊铺机现场卸料2辆等候卸料4 辆,拌和机下装料1辆,等候装料2辆来调配状况良好的运辆数,并配备 3—5辆备用车辆 d.运输车辆覆盖篷布防止混合料水分蒸发或雨淋及污 染环境。e.车辆卸料时,在距摊铺机10-30左右时以空挡行车,由摊铺 机迎上去推动前进,严禁撞击摊铺机。 8.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拌和要均匀,不得出现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2)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的含水 量,确保拌出混合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卜2个百分点。 (3)拌和好的混合料及时摊铺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在试验确 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工作。 (4)严禁用薄层补贴法进行找平如局部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新鲜 混合料重新碾压。 (5)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阶段,在此阶段内要求基层表面始终处于 湿润状况。 (6)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工作缝均采用与路面垂直的 平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 (7)施工中上、下两层之间连续施工。 9 结束语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程序,控制好水泥的计量和 质量。集料级配和细集料的塑性指数0.075颗粒含量及混合料的含水 量,都是影响水泥剂量准确、集料级配不偏离中线,含泥量不超过规范 值,含水量适中,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