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简单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_古代民间故事

最简单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_古代民间故事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最简单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_古代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最简单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中国民间故事1 护主的牛

在雁荡山上有一座看起来很像犀牛的山峰,关于犀牛峰的来历还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雁荡山下有一个叫玉贞的姑娘,她是个孤儿,五岁时便在地主家当牧童。她每天天没亮就要去放牛,晚上也只能挨着牛睡在牛圈里。时间长了,玉贞和牛就成了好朋友,有心事了,她也对牛讲。夏天,牛用尾巴替玉贞驱赶蚊虫;冬天,牛则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玉贞。

在牛的呵护下,玉贞长到十七岁,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当地的一个地主对她起了坏心,一天晚上,地主让管家把玉贞绑了起来,准备带回自己家。就在这时,老牛堵住门口,并竖起尾巴向管家的脸甩了过去,管家被打得很疼,扔下玉贞就跑了。

后来管家带了一帮家丁冲向牛圈,可牛用身体保护着玉贞,谁也不敢贸然靠近。地主见状,愤怒极了,大声吼道:“给我放火把牛圈烧了!”于是家丁们搬来干草把牛圈围住,一个火把扔下去,牛圈四周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玉贞见逃不掉了,只得抱着牛等死。

突然,牛趴在地上,对玉贞说道:“快骑到我背上,我带你走。”玉贞立即骑上牛背,牛驮着玉贞奔出了火海。家丁们紧追不舍。一路追到了悬崖边上,家丁们奸笑着说:“看你们往哪儿跑!”说着就围了上去。

老牛见没有退路了,便让玉贞紧紧握住它的一只角。谁知这只角竟然离开了老牛的身体,带着玉贞慢慢向天空飞去,最后牛也化作一块仰头朝天的石头,它一定是在望着自己的主人吧。

老牛为了救玉贞,勇敢地与地主抗争,还 不惜牺牲自己帮助玉贞

脱离险境,它这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很让人感动。

中国民间故事2 弦高智退秦军

晋文公称霸后,曾经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便与晋国签订了友好盟约。接着,郑国又与秦国签订了盟约,秦国派三个秦国将军带兵驻守在郑国。两年后,晋文公病死了,一心想扩大势力的秦穆公心想:“现在攻打郑国,晋国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这正是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啊!”于是,他派孟明视率领军队与驻守在郑国的兵将里应外合,攻打郑国。

当秦兵进入郑国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拦住他们的去路。孟明视问道:“你是谁啊?”此人回答说:“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孟明视心里非常纳闷:“攻打郑国这么机密的事,他怎么会知道呢?”那个自称使臣的弦高继续说道:“我们国君知道你们将路过此地,便派我给你们送来一份薄礼。”说完,他就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收下礼物后,孟明视对部下说:“我们本来是想偷袭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所准备,我们还 是撤军吧。”

其实弦高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了秦军,并发现了他们即将偷袭郑国。当时赶回郑国报信一定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稳住秦军,一面派人连夜 赶回郑国报告消息。

郑国的国君收到消息后,连忙派人去查看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做战前准备。郑国国君对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将军下了逐客令:“你们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已经无力供养你们了,还 是请回吧。”

驻守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泄露了秘密,只好连夜 离开了郑国。 弦高智退秦军,充分显示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弦高学习,机智地处理问题。

中国民间故事3 周处除三害

周处为人蛮横无理,无论什么问题都喜欢用拳头解决,乡亲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村外的河里有条蛟龙,离村不远的山上有只白额虎,周处和这两只动物被人称为当地的“三大祸害”。

一个乡亲想出了除掉这些祸害的好主意,他对周处说:“既然你那么厉害,为什么不为百姓做件好事,去除掉蛟龙和白额虎呢?”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让三个祸害相互残杀,最后只剩下一个,祸害程度总要轻得多吧。

听了乡亲的话,周处先来到山上,经过几番打斗,终于把那只常年偷吃牲口的老虎宰了。他又来到河边,见蛟龙在水里时浮时沉,周处便跳进河里骑在蛟龙身上,并与它搏斗起来,三天三夜 都没分出胜负。不见周处回来,乡亲们都以为周处死了,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庆祝“三害”终于只剩下“一害”了。

周处战胜蛟龙回到村里后,听说乡亲们以为他死了,不但没感到伤心,反而大肆庆祝时,才明白自己在乡亲们眼中原来比猛虎、蛟龙还 要凶恶。于是,他决定改过自新。

周处听说吴郡有陆机和陆云两位很有修养的人,便前去拜访。历经千辛万苦,周处终于找到了两人的住处,可是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对陆云说:“我以前做过很多坏事,现在想悔改却又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耐心地给他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说:“古人说:‘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去了也心甘啊!’你还 年轻,只要你愿意改正错误,并立下志向,那么就一定会成为名扬天下的人。”

周处牢记陆云先生的教诲,改过自新,通过努力,终于成了一代名臣。

周处不但战胜了猛兽,更战胜了自己,改过自新,成为一名真正的勇者。人人都有缺点,只要能认识到并改正,依然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国民间故事4 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所以不断派兵攻打列国。他带兵拆散了燕、赵两国的同盟关系,占领了赵国的都城,还 夺去了燕国的大片土地,并把燕太子丹留在秦国当人质。后来,太子丹悄悄逃回燕国,找到很有本领的刺客荆轲,并派他去行刺秦王。

一天,太子丹对荆轲说:“秦国的大军正逼近燕国,如果还 不行

刺秦王,我们就要亡国了。”荆轲说:“行刺秦王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取得他的信任才能靠近他,所以我要假装是前去讲和的。听说秦王想得到督亢(今河北涿县一带),秦国的叛将樊於期正在燕国流亡,如果我能带着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脑袋去见秦王,那么一定会得到他的信任。”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了樊於期,便私下找到樊於期,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了他。樊於期听了这一席话,为了大义立即拔出宝剑自杀了。

荆轲与助手秦舞阳带着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在咸阳宫接见了他们。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木匣,秦舞阳拿着地图走向宫殿。秦舞阳没见过世面,他看见秦王十分威严,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侍卫见了,大声训斥道:“你为什么浑身发抖?”荆轲见秦舞阳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赶紧回答道:“他没见过大王的威严,自然有些害怕。”秦王非常谨慎,对荆轲说:“你一个人把地图和头颅献上来吧。”

荆轲接过地图,捧着木匣,献给了秦王。秦王打开木匣,见里面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便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荆轲又把地图慢慢展开,当地图全部打开时,他拿起藏在里面的匕首朝秦王刺去,秦王吓得绕着殿里的铜柱逃跑。正在危急时,秦国的御医拿起手里的药袋向荆轲扔去。荆轲一扬手,将药袋挡了出去,秦王趁此机会拔出宝剑,刺中荆轲的左腿。荆轲倒下时,将匕首朝秦王扔了过去,秦王往右一闪,匕首从他耳边飞过,钉在铜柱子上。秦王又刺了荆轲几剑,直到确定他死了才停手,而台阶下的秦舞阳也早就被侍卫们杀死了。

虽然荆轲行刺秦王失败了,但他为了大义勇于献身的精神还 是值得肯定。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最好能想出巧妙的办法,通过智慧来战胜对手。

中国民间故事5 郭子仪退兵

唐朝时期,大将郭子仪刚平定了安史之乱,少数民族回纥和吐蕃又联合攻击都城长安,唐代宗赶紧召回郭子仪。当时郭子仪驻守泾阳,

兵力不过一万多人,还 被敌人重重包围在城里。

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正面交锋显然不是好办法。当得知回纥和吐蕃之间并不和睦时,郭子仪忽然想到个好主意,他决定到回纥的军营走一趟,希望能与回纥联合起来攻打吐蕃。将士们听说郭子仪要深入敌军,纷纷劝阻。郭子仪却说:“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几十倍,仅仅靠实力,肯定不能战胜对方。如果我诚心与他们结盟,一定能说服他们。”手下部将建议派几百名随从保护他,但郭子仪为避免对方怀疑拒绝了这个提议。于是,郭子仪带着几名随从出发了。回纥军的首领药葛罗见郭子仪单枪匹马地朝他的军营赶来,担心其中有诈,立即让部下摆开阵势,自己也开弓准备射击。郭子仪干脆脱下盔甲,扔掉了随身携带的武器。药葛罗见状,便亲自下马,前去迎接郭子仪。

原来,在平定安史之乱时,药葛罗曾与郭子仪并肩作战,回纥人一直很尊敬郭子仪。郭子仪对药葛罗说:“吐蕃本来就是大唐的土地,朝廷对他们很仁厚,但他们不但不感激,反而还 进攻大唐。如果回纥与大唐联合,一定能打败吐蕃,到时,你们就能占领大片的土地,最大的受益者还 是你们啊!”药葛罗觉得郭子仪的话很有道理,双方当即订下了进攻吐蕃的盟约。

吐蕃将领知道郭子仪与回纥联盟,非常慌张,连夜 撤走。郭子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不战而胜。

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郭子仪利用自己在敌人心中的威信,不战而退敌。当敌我的实力非常悬殊时,我们更应该有勇有谋,这样才能战胜对方。

中国民间故事6 李白蔑视权贵

唐玄宗和杨贵妃整日在皇宫饮酒作乐,他们听腻了宫里的歌赋,想找人来作些新词,于是有人推荐了李白。李白从小就很有政治抱负,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当听说皇上召见自己,李白心里当然很高兴。

唐玄宗见李白确实很有才华,就把他留在翰林院,专门为皇上起草诏书。李白非常爱喝酒,进了翰林院仍然如此。

一天,宫里的乐师写了首新曲子,唐玄宗让太监高力士去找李白填词。太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烂醉如泥的李白,用轿子把他抬进宫。见了皇上必须行礼,可李白的腿却不听使唤,他怎么也站不起来。太监忙给李白泼了些冷水,他才渐渐清醒过来。唐玄宗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李白,而是让他赶紧填词。

太监们为李白准备好笔墨纸砚,他便席地而坐,突然他发现穿鞋子坐着很不舒服,于是他决定捉弄一下高力士,李白把腿伸到高力士面前说:“帮我把鞋子脱了。”高力士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非常得宠,一般的大臣都对他非常恭敬。听李白说要自己帮他脱鞋,高力士气得脸色铁青。唐玄宗还 等着李白填词,于是说道:“还 不赶快帮他把鞋子脱了!”高力士只好忍气吞声地帮李白脱了鞋。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鞋子后,李白看都不看他一眼,便提笔作词了。不一会儿,他就根据曲子填好了词。

高力士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对为李白脱鞋的事,他一直怀恨在心,并想尽办法对付李白。李白个性高傲,不愿趋炎附势,最后只得辞官离开了皇宫。

李白让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为自己脱鞋,表现了他对藐视权贵,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