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丧子之后极度悲伤的心情以及常人难有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的资料。 2.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自学交流,抓住描写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深切地体会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那么关于毛岸英的尸体,又是如何抉择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快速走进文本。 二、品味“抉择”,讴歌伟人胸襟。
1.出示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用横线画出文中对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把令你感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 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自学,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2.明晓:两份电报,两种选择。
3.想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的这种愿望?
交流以后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从的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现出的悲痛。
4.要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从中感悟博大的胸怀!
5.反复对比读,感受思想斗争的激烈。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心理描写)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语言描写)
(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他强忍着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感情。)
6.重点交流: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签字的一瞬间,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踌躇”是什么意思?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还会“踌躇”? 7.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的卧室。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说说诗句意思。
(2)岸英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呢!(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
(3)领悟批示中的情感,有感情地引读。
8.小结:课文读到这里,你对又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呢?(他以国家大局为重,强忍悲痛,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表现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用他强大的意志力告诉我们:他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9.尝试表达,积累运用。
同学们,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已经被的博大胸怀所感动,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1)补充资料:二十年后,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的衣橱里有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毛岸英的遗物……
(2)文章没有一处写眼泪,最后却写道:“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课堂练笔:通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这一夜, ,仿佛听到了他 。老年丧子谁不悲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这样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感受的伟人情怀。 三、小练笔。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通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抓住的动作、神态等,把那个不眠之夜的情境写出来。 四、结课。
这篇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使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更丰盈了。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更是一个伟人。让我们记住这个慈父的名字,他叫——;让我们铭记这个伟人的名字,他叫——。 五、课外拓展。
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的故事》和一本书——《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设计意图:
语文与生活的接轨让学生体会语文在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悲痛
}慈爱的父亲 眷恋 踌躇泪水
}胸怀宽大的领袖
描写方法: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