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题型

来源:爱够旅游网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题型示例:(仅供参考)

(2012-04-13 14:16:47)

转载▼ 标签:

校园

一、填空:(如)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4)考试水平是对各个知识点分项希姆德的考试要求层次的概括分类。它反映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考试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

(5)命题应遵循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6)“数与代数”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 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7)、“空间与图形”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8)、“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9、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10、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1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12、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 、评价 的功能。

13、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 等。

14、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

7、教学模式指的是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

15、“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 16、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7、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的发展 。

18、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9、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0、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 21、“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2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23、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如) (1)数感的主要表现?

(2)符号感的主要表现? (3)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 (4)统计观念的主要表现? (5)应用意识的主要表现? (6)推理能力的主要表现?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9)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10)空间与图形的主要内容? (11)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 (1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内容? (1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口算、笔算速度的要求?(课标56页)

(14)“数与代数”部分第二学段目标是什么?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

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15)、“空间与图形”部分第二学段目标是什么?: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16)、“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二学段目标是什么?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