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生活中捕捉写景的灵感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生活中捕捉写景的灵感

作者:袁春容 汪训文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6期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往往会被其中的美景所陶醉;我们身边的景物也是无限美好的,我们往往也能从中得到许多感悟。然而同学们一旦写起文章来,却又觉得它们琐碎、没有特征而难入作文的“有机体”。其实,好的景物描写不但能更好地表达中心,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作品的内涵更丰富。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一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准确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

每一处景物,它的内容与它存在的环境连在一起会形成它特有的风格,即使同一处景物,由于季节、时令的不同,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会是截然不同的风景,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如《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吧”“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句子,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雪和水来尽情描绘、渲染,把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写出了济南冬天与众不同的特征。描写景物时只有抓住景物最典型的特征,才能把景物的神韵描绘出来。

二.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会景物

人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恰当地调动这些感官,立体地描绘景物,能使读者印象深刻、如临其境。如《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清香——嗅觉;吹——触觉;淡黑——视觉;听到歌吹——听觉,作者充分调动了这一系列的感官,读着这些逼真的语句,我们似乎也跟着鲁迅来到了赵庄。

三.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现景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景物描写中,拟人比喻的使用能使景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如《春》一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巧用比喻、拟人,把春天的姹紫嫣红及人们对她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诗如画。又如《海滨仲夏夜》中“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在这里作者把夏夜海滩的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赋予景物以人的灵性,使景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贴切地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描绘景物

一篇好文章讲求锤词炼字,写景的词语往往要求准确、生动而又优美。如《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草对春天的盼望与急不可待。又如《济南的冬天》“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真切地道出了人们对雪的喜爱之情。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可使我们的文章妙趣横生。

五.渗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应不单纯是为了写景,它的最终目的仍是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古到今,优美的写景文章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其实就很自然地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或热爱或赞美,或悲伤或快乐。只有融入了自己感情的景才会内涵丰富,才会颇具感染力。如《小石潭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章写出了小石潭的幽静,刻画出了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当然更多的写景名作,作者的情感并不是这样直白,而写得含蓄、委婉。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从字里行间领略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其实写出一篇优美的写景的文章并不难。我们身边的美景处处,只要你留意观察,用心去感悟,坚持不懈地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巧妙灵活地运用上述五个方面,相信你的写作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这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审美品位的有效方法。

袁春容,汪训文,教师,现居湖北阳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