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中的竹

古诗中的竹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竹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苏轼也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在古人心中,竹与松、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是坚贞的象征。竹又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竹子又虚心有节,历来被人称道,是文人画家的爱物。

一、竹子翠色令人赏心悦目,又有“琅玕”(美石)之称。《诗经•卫风•淇奥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白居易《北窗竹石》:“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白居易《东楼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宋苏过《从范信中觅竹》:“十亩琅玕寒照坐。”唐裴说《春日山中竹》:“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二、竹子经冬不凋,被称为岁寒三友。苏轼《霜筠亭》:“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三、竹子虚心。现代国画艺术家、书法家李苦禅赞美竹:“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薛涛《酬人雨后玩竹》:“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唐张必《咏竹》: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元吴镇《野竹》: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四、竹子有节,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唐邵谒《金谷园怀古》:“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这是颂扬竹子的劲节。又如柳宗元《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薛涛《酬人雨后玩竹》:“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朱元璋咏竹:“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不愧是帝王口气。

五、以新竹喻后起之秀。唐杜甫《咏竹》 :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两首诗结尾句都借竹表达了对后生的爱惜。

六、郑板桥是位竹痴,一生画竹咏竹。他的《竹石》是自己狂放不羁、傲岸正直、百折不挠的形象的写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