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勘察报告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
详细勘察阶段
东海公园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1 -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 录
1概况 .............................................................................................................. 1 1.1任务依据 ............................................................................................... 1 1.2拟建工程概况 ....................................................................................... 1 1.3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 1 1.4勘察方法、勘探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 .............................................. 3 2区域自然概况 .............................................................................................. 8 2.1区域自然地理 ....................................................................................... 8 2.2区域地质构造 ....................................................................................... 8 2.3区域地层概述 ..................................................................................... 10 2.4区域水文 ............................................................................................. 10 2.5地震 ..................................................................................................... 10 2.6气象 ..................................................................................................... 10 3场地概述 .................................................................................................... 13 3.1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 13 3.2场地地质构造 ..................................................................................... 13 3.3场地地层概述 ..................................................................................... 13 4岩土分层及其岩性特征 ............................................................................ 14 4.1分层依据 ............................................................................................. 14 4.2岩土层岩性特征 ................................................................................. 14 4.3岩土分界线 ......................................................................................... 15 5土石可挖性分级 ........................................................................................ 15 6场地土类型、场地复杂程度及场地类别 ................................................ 15
- 2 -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1工程安全等级 ..................................................................................... 15 6.2场地土类型 ......................................................................................... 16 6.3场地复杂程度 ..................................................................................... 16 6.4场地类别 ............................................................................................. 16 7地震 ............................................................................................................ 17 8特殊土及不良地质 .................................................................................... 18 8.1 填土 .................................................................................................... 18 8.2 海相沉积地层 .................................................................................... 18 8.3风化岩 ................................................................................................. 18 9水文地质 .................................................................................................... 19 9.1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 .................................................... 19 9.2各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19 9.3地下水的腐蚀性 ................................................................................. 20 10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参数建议值 .............................................. 20 10.1统计方法 ........................................................................................... 20 10.2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 20 10.3统计数据的说明 ............................................................................... 20 10.4室内试验指标统计 ........................................................................... 21 10.5原位测试指标统计 ........................................................................... 21 10.6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 22 11环境工程地质 .......................................................................................... 23 11.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 ................................................................... 23 11.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 24 11.3工程诱发地质灾害 ........................................................................... 24
- 3 -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 24 12.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4 12.2工程措施建议 ................................................................................... 25 12.3 运营期间注意事项 .......................................................................... 27 12.4 环境保护 .......................................................................................... 27 13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 27 14其他 .......................................................................................................... 28
- 4 -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附表、附件及附图
附表:
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表……………………2页
2、勘探孔一览表………………………………………………1页
3、标准贯入试验数据统计表…………………………………1页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统计表……………………………1页
5、波速试验成果汇总表………………………………………5页
6、水质分析汇总评价表………………………………………2页
7、岩石物理力学指标汇总统计表……………………………2页
8、视电阻率测试成果统计表…………………………………1页
附件:1、岩石试验成果报告………………………………………1份
2、水质分析结果报告………………………………………1份 3、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1份 附图:1、图例…………………………………………………………1页
3、抽水试验成果图……………………………………………4页 2、地质柱状图…………………………………………………21页
4、勘探孔位置平面图…………………………………………1页
- 5 -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工程地质纵断面图…………………………………………6页
- 6 -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概况
1.1任务依据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详勘及物探总承包合同。
1.2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东海公园站位于大连市东港港区填海处。车站中心里程CK0+404.610,车站起点里程CK0+329.210,车站终点里程CK0+480.010,长度150.800m。设计结构底板高程-3.90~-3.54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
本站共有4个出入口,2个风亭组,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 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表3.0.3,本车站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很严重。
1.3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1.3.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本次勘察任务要求如下:
1 详细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详细查明控制方案的不良地质、特殊地质的性质、特征、范围,并详细提出对不良地质的治理措施。
2 详细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有害气体。划定构造复杂地段、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并详细查明其成因、类型、性质、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并提出治理意见。
3 详细确定场地土、石可挖性分级。
4 详细查明场区附近的地表水水位、流量、水质,以及补给、排泄条件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5 详细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水位、水质、流向,
- 1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了解地下水动态和周期变化规律,提出水质评价。
6 调查沿线重要建筑物的地基条件、基础类型、上部结构和使用状态,并预测由于地铁修建可能引起的变化及预防措施。
7 分析已有地震资料,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8 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综合各项指标以数理统计的方法分层,提出详细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
9 在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施工方法有关建议。
10 在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基坑支护方案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1 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可能的破坏模式作出评价;对基坑的监测工作提出建议;分析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出防护措施。 1.3.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参考用书
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5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7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
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 8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1 J 125-2001) 9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
10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 J 126-2001) 11《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41-2003 J 261-2003)
- 2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4-98) 13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 83-91)
14 辽宁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10615-2005) 15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 99:98)
以上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有冲突时,以《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为准。
1.4勘察方法、勘探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
1.4.1勘察方法
在勘察过程中采用地质调绘、钻探、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室内岩土试验、数码照相等综合方法,对各方法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编写报告。
1 工程地质调绘:现场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全面地质调绘并数码照相,范围以线路中线向两侧各扩展500m,主要是研究地貌的基本特征,划分地貌基本成因和形态类型,分析其与基底岩性和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调查新、老堆积土、特殊土工程地质特征;按照成因、岩体结构的不同,划分地质单元体,了解岩石风化程度、岩石坚固程度;调查构造类型、形态、产状、分布规律;调查地下水类型、基本特征、补给来源和排泄条件;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资料,调查历史地震活动状况,划分对工程建设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调查场地及其周边建(构)筑物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搜集当地水文、气象、植被等资料;调查场地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为布置勘探孔及资料分析、报告编制做好充分准备。
2 钻探:主要是揭示地层层序、结构、岩土工程特征,取样及孔内测试,认识地表以下地层特征,了解地下水情况。采用全站仪按坐标放孔并抄平,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孔位处地下管线探测,同时人工挖
- 3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掘2.0-3.0米探坑,确认孔位处无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及地上障碍物后,钻机就位,开钻。钻探工艺、取样、孔内测试等严格执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4-98)的有关规定。岩芯按顺序放于岩芯箱内,及时鉴定、记录,并用数码相机逐孔逐箱拍摄记录。准确量测初见及稳定水位。钻孔终孔时现场进行钻探质量评定,合格后及时封填钻孔并移入下孔钻探。
3标准贯入试验:主要用于判断砂土密实度、天然地基土承载力和地基变形参数;判定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及液化等级。取扰动样鉴别和描述土的类别。采用标准贯入设备在钻孔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试验间距一般1~2m,试验前清孔,标贯器放入孔底后先预打15cm,然后连续贯入30cm并记录锤击数,当在30cm内锤击数已达到50击时不再强行贯入,记录50击时的贯入深度。在全、强风化岩中标贯点间距一般为2m,局部可放宽至3m。局部强风化岩中含有碎块,标贯无法贯入时,根据岩芯状态确定其风化程度。试验成果可按下式换算为相当于30cm的锤击数:
N=30n/ΔS
式中 N—实测锤击数
n—所取击数为50击 ΔS—相应于n的贯入深度
4重型(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在杂填土、圆砾、卵石、碎石、强风化岩地层因无法采取原状土样及标准贯入试验时应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划分地基土层及评定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估算土的强度,确定土的变形参数、压缩性、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等。
本次采用重型(2)动力触探试验,触探杆一般采用42mm接头加厚的钻杆,穿心锤重63.5kg,贯入时应保持垂直,穿心锤自由下落,落
- 4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距76cm。计算每贯入10cm的实测锤击数,贯入10cm的实测锤击数大于50击时可不再贯入,在排除异常后应继续进行。
5 波速试验:采用单孔法在钻孔内进行横波、纵波测试,测点间距一般为1m;在场地地表采用地脉动法测试卓越周期。采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及电测深法探查地层及构造情况。主要用于划分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计算场地卓越周期,提供地震反应分析所需的场地土动力参数;利用岩体纵波速度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得出岩体完整程度,确定岩石风化程度。
6抽水试验:施工219mm直径水文钻孔,详勘钻孔作为邻近水文观测孔,采用抽水设备在水文钻孔内进行单孔分层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前及时进行洗孔,测量自然静止水位。根据地层情况和水量先试抽,以便清洗钻孔、检查抽水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了解最大降深的涌水量,然后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正式抽水试验,分3次降深,准确观测记录水位、水量,当出水量和水位降深与时间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微小波动,且没有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确定为抽水稳定,稳定时间不少于4小时。达到要求稳定时间后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试验完成后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资料整理。
根据抽水试验的特征曲线和实际涌水量,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判定地下水类型,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7 室内岩、土、水试验:现场所取样品及时送试验室,按工程要求的试验项目依据有关规范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步骤、要点及时进行室内试验,并整理出试验成果报告;通过室内岩、土、水试验结合钻探、原位测试等方法,划分地层岩性、确定岩土参数。
8 数码照相:在勘察过程中用数码相机对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地质现象、场地地形地貌、钻探岩芯等进行彩色数码相片拍摄,以便于地质资料的保存、传输、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和后期工作的需要。
- 5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投入的主要勘察设备见表1.4.1。
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1.4.1
序号 1 设备名称 工程钻机及配套设备 型号规格 数量 用途 工程地质钻探 采取原状土样 标准贯入试验 抽水试验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XY-100型 6台 普通、薄壁 格兰富深水泵 PTA-6 SWS-1G CG-84A 2 取土器 标准贯入设备 6套 3 6套 4 抽水设备 5 震动测试仪 6 多功能面波仪 2套 1套 1套 1套 7 井下检波器 8 地下金属管RD-400PX2套 探测孔位处 - 6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线测试仪 9 GPS L 双屏TOPCOM 奥林巴斯等 1台 地下管线 放测勘探孔位 拍摄岩芯照片 10 数码照相机 1.4.2勘探工作量布置
2台 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规定,结合东海公园站场地情况,布置勘探工作量。
本次详勘布置勘探孔21个,钻孔编号为ZD-DHGY-01~21,其中,技术孔13个,鉴别孔8个;特殊试验孔:波速测试孔4个,抽水孔2个。钻探总进尺448.00m,勘探孔位置详见附图1《勘探孔位置平面图》。 1.4.3勘察完成情况
本次详勘外业工作自2009年11月22日开始,到2009年12月13日结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情况见表1.4.3。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表1.4.3
完成工工作内容 单位 备注 作量 地质调绘 km2 0.30 初勘完成 套管跟进或泥浆钻探 m/孔 448/21 护壁 利用钻孔 m/孔 - 7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 样 水 样 标准贯入试验 原位动力触探测试 试验 波速试验 水质水质全分分析 析 测量放孔 孔位管线管道探查 取 样 土 样 组 组 组 次 米 孔 组 孔 孔 0/0 30 2 10 0.9 4 2 21 21 原状土样/扰动土样 地下水样 勘探孔情况详见附表2《勘探孔一览表》。
2区域自然概况
2.1区域自然地理
拟建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站位于大连市东海公园,原始地貌为冲海积阶地,后经人工回填,地形平坦,地面高程3.28~4.85m。
2.2区域地质构造
大连市区所处一级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所处二级构造单元为胶辽台隆,所处三级构造单元为复州(瓦房店)台陷,所处四级构造单元为城子坦断块与复州~大连凹陷交界处。
中朝准地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台之一,按其地质发展历史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地台基底形成阶段,盖层发育阶段和重新复活阶段。太
- 8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古代和早元古代的变质岩系共同构成了中朝准地台的结晶基底,太古代是陆核的形成时期,早元古代未期结束了地槽发展历史,使基底固结,形成中朝准地台。
中元古代—中三叠世为盖层发育阶段,中、上元古界为第一套盖层,主要由陆屑建造、陆源粘土建造和碳酸盐建造等组成。第二套沉积盖层为寒武系—中奥陶统,自下而上为陆屑式建造—碳酸盐建造—陆源粘土建造—碳酸盐建造。晚奥陶世—早石炭世时期地壳上升遭受剥蚀,尔后,出现了第三套沉积盖层,由中石炭统—三叠系的陆屑含煤建造和陆屑建造组成。
自印支运动晚期开始,地台区进入了重新活动时期,印支运动使地台盖层发生褶皱形成了台褶带。在此基础上,早白垩世末期的燕山运动,使台褶带进一步复杂化,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向的断裂和断陷盆地。与此同时,伴随有大量的火山喷发和酸性岩侵入,形成了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地台区整体缓慢上升,遭受剥蚀。自始新世起,裂陷作用使原来已有的断裂重新活动和解体,从而进入了强烈断块差异分化的构造演化时期。
大连市区所在的三级地质构造单元是复州台陷,该台陷基底由太古界“鞍山群”变质岩系地层组成,受鞍山运动影响,在响水寺—董家沟—登沙河一带形成韧性剪切带,早—中元代时期处于剥蚀阶段,晚元古代时期发生坳陷,在金州—大连一带有5000余米的震旦系沉积,寒武纪—奥陶纪时期继续沉积,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地层普遍缺失,中、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中生代印支运动活动强烈,造成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层褶皱和断裂,地层发生动力变质。燕山运动使原有的构造进一步复杂化,白垩纪时期沿一些断裂形成断陷盆地,有中酸性火山岩喷发。新生代时期为抬升剥蚀阶段,新生界的沉积层缺乏或者零星分布。
- 9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区域地层概述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海积层(Q4m),震旦系五行山群长岭子组(Zwhc)板岩。
2.4区域水文
2.4.1河流
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沿线均为填海区,无河流流经。 2.4.2海水
市区东、南面临黄海,潮汐属半日潮或不规则半日潮,据市区南部海岸老虎滩地区海潮观测,年平均潮位-0.066米,年最高潮位1.954米,年最低潮位-2.816米,年平均高潮位0.964米,年平均低潮位-1.116米。受台风影响时,最大海浪高达8米。
2.5地震
大连市地处辽东块隆的南端,新构造运动具有整体性和间歇性抬升的特点。根据第四纪地层、阶地和夷平面分布以及和下辽河下降区对比,估计本区第四纪以来抬升幅度达200米左右。
大连市区南部与南海块陷相接,但相对抬升与下降的幅度较小。虽然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南部沿海地带小震活动比较频繁(1976年5月28日在老虎滩南发生过Ms2.5级地震;当年6月19日在大连湾发生过Ms1.6级地震;1978年2月15日在旅顺龙王塘发生过Ms3.5级地震等)。
2.6气象
大连市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市区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
- 10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大连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岛气候区,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八月最热,一月最冷。按铁路工程气候分区属于寒冷地区。
根据国标《建筑气象参数标准》提供的大连市气象资料(1951—1980年),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1)、年平均温度10.20С,极端最高温度35.30С,极端最低温度-21.10С。
(2)、平均年总降水量658.7mm;一日最大降雨量171.1mm。 (3)、全年平均风速5.2m/s;30年一遇最大风速31.0m/s;全年最多风向N,频率15%;最大积雪厚度37cm。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65kN/m2,基本雪压0.40kN/m2。
(4)、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0米,最大冻结深度0.93米。 (5)、据大连市区南部海岸老虎滩地区海潮观测资料表明,年平均潮位-0.066米,年高潮位1.954米,年最低潮位-2.816米,年平均高潮位0.964米,年平均低潮位-1.116米,受台风影响时,最大海浪高达8米。
据大连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统计。1971—2000年气象资料如下: (1)、相对湿度(%)
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月56 56 55 56 61 74 84 81 69 62 60 58 平 - 11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均 月101010101010101010101010最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大 年4 最低 (2)、气温(0C) 年极端最高干球温度:35.3;日期1972年 年极端最高湿球温度:27.7;日期1994年 连续5天平均最高温度极值:32.7 连续5年平均最低温度极值:-16.6
(近20年连续5天平均最低温度极值:-16.1) (3)、雷暴(天) 年平均雷暴日数:20.3 最多年雷暴日数:30 最少年雷暴日数:11 (4)、冰雹
累年最大冰雹直径:20厘米 年平均冰雹次数:0.9次 (5)、台风
年平均台风次数:1.5次 台风出现月份:6月—9月
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971-2000)24.7米/秒;风向:SW;时间:1985.8.19
瞬时极大风速(1991-2000):33.8米/秒;风向:N;时间:1994.8.16 累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33.3米/秒;风向:N;时间:1956.02.28
- 12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说明:1、所提供资料除风以外均为1971年-2000年。
2、观测站经度:121.38E;纬度:38.5N;观测场拔海高度91.5米。 3、测风仪距地高度
1969.4.1—1984.11.13:16.5米 1984.11.14—2000:19.0米
4、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观测时段:1951-1956、1971-2000
瞬时极大风速感测时段:1991-2000
3场地概述
3.1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
拟建大连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东海公园站原地貌为海漫滩,后经人工回填,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3.28~4.85m。现为空地,沿线
无建筑物及管线、管道,仅有某施工单位施工用临建设施。
3.2场地地质构造
本次勘察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局部受区域构造影响,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场地构造稳定性总体较好。
3.3场地地层概述
本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海积层(Q4m)、下伏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人工堆积杂填土。
2. 第四系海积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3.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主要成分为云母、石英等。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岩。
3.4场地水文
本场地内无地表河流经过。
- 13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岩土分层及其岩性特征
4.1分层依据
根据岩土的时代成因及其工程特征,本场地的地层分为3个主层5个亚层,各地层分布、接触关系详见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4.2岩土层岩性特征
4.2.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①2杂填土: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碎石、建筑垃圾等硬杂质,稍湿-湿-饱和,局部松散-稍密状态,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6.10~12.20m,层底高程-8.06~2.00m。 4.2.2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4m)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局部含少量贝壳。该土层仅在ZD-DHGY-08、ZD-DHGY-19号孔有揭露,层厚0.50~0.60m,层底高程-6.02~-2.60m。
4.2.4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
⑫1全风化板岩:褐黄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风化节理裂隙极发育,冲击可钻进,岩芯呈土状,浸水易软化崩解,属极软岩。该层场地中大部分钻孔有揭露,层厚0.80~3.00m,层底高程-9.32~-5.15m,层顶埋深7.10~11.90m。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属极软岩。
⑫2强风化板岩:黄褐色,原岩结构清晰,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片状、碎块状,碎块手可折断,浸水易软化崩解。该层在大部分钻孔有揭露,层厚0.60~4.60m,层底高程-15.22~-5.16m,层顶埋深7.90~17.70m。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属软岩。
⑫3中风化板岩:灰褐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层理和节理
- 14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裂隙较发育,矿物主要为云母、石英,局部夹石英岩脉,岩芯呈饼状、短柱状岩体层理近水平。该层在本区间段各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2.70~19.30m,层顶高程-15.22~-2.60m,层顶埋深6.70~19.60m。根据岩石抗压强度结果,本场地中等风化板岩为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属较软岩。
4.3岩土分界线
全风化岩风化为土状,物理力学指标具有土的特性,本报告以强风化岩的上界定为岩土分界,其上地层划为土层,其下为岩层。
5土石可挖性分级
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附表B,本车站土、石可挖性分级如下:
1.Ⅱ级、普通土
包括①2杂填土、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即开挖时,部分用镐刨松,再用铁锹挖,以脚连蹬数次才能挖动的,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直接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2.Ⅳ级、软石
⑫2强风化板岩,即开挖时,用撬棍或十字镐及大锤开挖,部分用爆破法开挖。
3.Ⅴ级、次坚石
⑫3中风化板岩,用爆破法开挖。
6场地土类型、场地复杂程度及场地类别
6.1工程安全等级
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表3.0.3,本车站区间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很严重。
- 15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2场地土类型
根据
ZD-DHGY-01、ZD-DHGY-06、ZD-DHGY-08、
ZD-DHGY-16孔波速测试成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表4.1.3及类似场地经验,本车站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土~中硬土,见表6.2.1。
场地土类型划分表 表6.2.1
地层 编号 时代 成因 岩土 名称 剪切波速V( sm/s)场地土类型 ①2 ②3 ⑫1 ⑫2 ⑫3 Q4ml Q4m Zwhc Zwhc Zwhc 杂填土 淤泥粉质粘土 全风化板岩 强风化板岩 中风化板岩 126 89 278 505 1014 软弱土 中软土 中硬土 岩石 岩石 注:()值参考相邻站点测试结果
6.3场地复杂程度
本车站场地地形平坦,岩性较简单,地下水位较高,为软弱土~岩石场地土,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表3.0.9判定为中等复杂场地。
6.4场地类别
6.4.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判定
根据波速测试成果资料,本站等效剪切波速为130.0~268.0m/s,覆盖层厚度6.7~12.2m,大于3m而小于50m,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16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GB 50011-2001)表4.1.6规定,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E—W方向0.137秒,S—N方向0.136秒,T—D方向0.110秒,详细结果见附表5-2。
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及建筑场地类别判定表 表6.4.1 孔号 ZD-DHGY-01 ZD-DHGY-06 ZD-DHGY-08 ZD-DHGY-12 等效剪切波速 Vse(m/s) 116 136 147 135 覆盖层厚度(m) 9.6 10.0 10.4 13.8 建筑场地类别 Ⅱ Ⅱ Ⅱ Ⅱ 6.4.2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判定
根据波速测试成果资料,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表4.0.1-2规定(计算深度取地面以下25m),场地类别为Ⅱ类,详细结果见附表5-3。
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及建筑场地类别判定表 表6.4.2 孔号 ZD-DHGY-01 ZD-DHGY-06 ZD-DHGY-08 ZD-DHGY-12 等效剪切波速 Vse(m/s) 263 214 228 227 等效剪切波速 计算深度(m) 25 25 25 25 建筑场地类别 Ⅱ Ⅲ Ⅲ Ⅲ 7地震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大连市抗震
- 17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场地类别以及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的特征周期为0.35s。
本场地无液化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弱土层仅零星分布,故无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的不利影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表4.1.1规定,判定本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8特殊土及不良地质
8.1 填土
本场地原地貌为海漫滩,后经人工回填而成,回填分为2阶段进行,回填后场地表层分布杂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夹杂建筑垃圾、碎石等杂物,硬杂物含量10%-70%,线路左侧回填年限大于5年;线路右侧为新近回填,时间不足一年,局部底部有抛石,直径不均匀,大者直径可达1米。
8.2 海相沉积地层
本场地在人工回填过程中原海相地层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受到挤压扰动,局部缺失,但该层天然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质差,经挤压后强度有所提高但仍属软弱土,饱和状态下易变形,强度低,是本区间的不利条件,设计施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8.3风化岩
本场地普遍分布有强风化层,局部发育有全风化层,天然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该层土水理性质差,浸水易崩解,饱和状态下受扰动后,易软化变形,强度、承载力骤减,是本区间的不利条件,设计施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18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9水文地质
9.1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
大连市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较多。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每年5-9月为雨季。
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属潜水,略具承压性
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填土层及卵石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板岩中。本次勘察期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10~3.67m,水位高程0.97~1.27m。年水位变幅约1~3米。
孔隙水为海水,受潮汐影响。地下水水位随海水水位变化(略有滞后),年平均潮位-0.066米,年高潮位1.954米,年最低潮位-2.816米,年平均高潮位0.964米,年平均低潮位-1.116米。
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和水平向海排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和海水的侧向补给。
9.2各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本次详勘参考现场抽水试验,考虑不利因素,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确定k值。
①2杂填土场地局部分布,硬杂质成分较高,具中-强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8.73~11.09m/d;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01m/d;
⑫1全风化板岩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5~2m/d; ⑫2强风化板岩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1.5~3m/d; ⑫3中风化板岩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1~5m/d;
- 19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9.3地下水的腐蚀性
经取水样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表F.0.1综合判定:地下水化学侵蚀类型为镁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体指标详见附表6-1《水质分析汇总评价表》。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12.2.4判定(按最不利考虑):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按长期浸水,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按干湿交替,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具体指标详见附表6-2《水质分析汇总评价表》。
地下水总矿化度为33833.1~39606.2mg/l,为海水。
10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参数建议值
10.1统计方法
本报告所列岩土物理力学统计指标,是指按照有关规范及试验、测试要求的方法,对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后所获得的指标。其中的标准值按照不利组合考虑,当该组合无实际意义时,则空缺。
10.2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统计数据源于试验资料,试验样品源于采样。本次工作中于中风化板岩中取样,样品基本具代表性,试验方法与操作执行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由于地层的不均一性和岩相的变化,各种测试手段提供的同种数据有差异性,所以在使用时,应综合各种经验选取。
10.3统计数据的说明
本报告所列岩土参数建议值,是指为满足工程需要,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在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其统计结果进一步计算、查表,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判断后给出的各岩土层的参数。
- 20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关于本报告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表所列出的标准值和平均值的使用,特别做如下说明:根据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有关规定,表示岩土性状的物理性指标及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变形指标,可采用平均值;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强度或稳定时,可采用本报告汇总表、统计表中各岩土参数标准值,当设计规范另有专门规定标准值的取值方法时,应按照设计规范执行。当指标统计数量少于6个时,根据指标的范围值,结合地区经验,给出经验值。
10.4室内试验指标统计
10.4.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各岩土层的热物理指标见附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10.5原位测试指标统计
10.5.1标准贯入试验
本报告中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实测锤击数。
全风化板岩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详见附表3《标准贯入试验数据统计表》。
10.5.2重型(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本报告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为实测锤击数。
强风化板岩层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详见附表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统计表》。
10.5.3波速试验及卓越周期测试
本次勘察在ZD-DHGY-01、ZD-DHGY-06、ZD-DHGY-08、ZD-DHGY-11号钻孔进行波速及场地卓越周期测定工作,测定各岩土层剪切波波速和纵波波速及采用地脉动法测试卓越周期,成果详见附表5《波速试验成果汇总表》。
- 21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6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在计算、统计、查表的基础上参照地区经验给出,详见附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表》,说明如下: 10.6.1物理力学指标
人工堆积杂填土、海相沉积淤泥质粉质粘土、全风化板岩及强风化板岩的物理力学指标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在参照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给出。
10.6.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人工堆积杂填土、海相沉积淤泥质粉质粘土及全风化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10615-2005),在参照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①2杂填土:不宜作天然地基。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fak=80 kPa。
⑫1全风化板岩:fak=180 kPa,E0=12MPa。 ⑫2强风化板岩:fak=350kPa,E0=45MPa。 ⑫3中风化板岩:fa=1100kPa。 10.6.3 渗透系数
人工堆积杂填土、海相沉积淤泥质粉质粘土、全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的渗透系数根据野外抽水试验结果,参照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给出。 10.6.4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人工堆积杂填土、海相沉积淤泥质粉质粘土、全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的桩周土摩擦力与桩端土、岩承载力设计值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给出。
- 22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 表10.6.4.1 层号 ①2 ②6 ⑫1 ⑫2 岩性 杂填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全风化板岩 强风化板岩 土的状态 松散-稍密 软塑 qsik (kPa) 10 30 80 140 注:①本表适用于冲、挖、钻孔灌注桩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表10.6.4.3
层号 ⑫2 ⑫3 岩 性 板岩 板岩 风化程度 强风化 中风化 qpk(kPa) 6000 10000 注:冲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应小于等于100mm;
10.6.5静止侧压力系数与泊松比
第四系土层静止侧压力系数、泊松比参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结合原位测试及地区经验给出。岩体的泊松比根据室内试验,结合地区经验给出。
10.6.6岩土热物理指标
第四系土层的热物理指标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附录G结合地区经验给出。
11环境工程地质
11.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
11.1.1施工场地及施工条件的限制
本场地位于大连市东海公园填海区域,现场地为空地,场地西侧有某施工单位临建集装箱房舍,场地无地下管线,周边环境对施工场地的
- 23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安排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无影响,对主体结构基坑开挖及出入口通道施工无影响。
11.1.2既有建筑物对工程的影响
拟建工点西侧有某施工单位临建集装箱房舍,可移动,对工程施工无影响。
11.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本场地现为空地,故施工对周围交通、商业及人文活动基本无影响,但场区内同时规划有其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易相互沟通避免各项目施工中产生冲突。
基坑开挖和降水会引起一定的地面沉降,对周边场地及道路的安全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11.3工程诱发地质灾害
本区间明挖施工可诱发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危及临近道路、临建设施的安全。
1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12.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2.1.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本场地所处原地貌为海漫滩,后经人工回填而成。上覆第四系填土、海积层、下伏风化板岩,局部受区域构造影响,岩体较破碎。场地内不存在岩溶、滑坡、活动断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属稳定区。场地土类型为软弱~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为强透水层,需采取止水措施方可开挖,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及全、强风化岩土质不均,局部松散,施工开挖容易坍塌,属较不稳定土体。
综合判定本场地基本稳定,适宜建设地铁工程。
- 24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1.2特殊土对工程的影响
本场地表层人工堆填土,土质不均,属较不稳定土体,易造成局部基坑坍塌。同时该层富含地下水,结构松散,属较不稳定土体,施工开挖中极易坍塌、涌水等现象,施工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本场地普遍分布的全、强风化层,天然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该层土水理性质差,遇水易崩解,饱和状态下受扰动后,易软化变形,强度、承载力骤减,是本区间的不利条件。 12.1.3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本场地范围内的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施工中需采取专门的止水措施。全、强风化岩受水浸泡会使岩土抗剪强度降低,变形加大,易造成基坑变形、失稳、坍塌。
随着地下水的流失,土体失水固结,引起地面沉降。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勘察期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10~3.67m,水位高程-0.97~1.27m。设计结构底板高程-3.87~-3.57m。场地地下水丰富,建筑物底板应做好防渗、防潮及抗浮设计。抗浮水位标高:2.00米。 12.1.4基底及下卧地层的评价
车站结构底板置于杂填土及全~中风化岩层中,地基土强度差异高,对于杂填土须经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但处理后的杂填土层与各风化岩工程性质差异性大,应注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对于强、中风化板岩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该层水理性质较差,基坑开挖后应做好基底的排水及防水措施,确保地基保持原状土状态。
12.2工程措施建议
1. 场地基坑开挖部分的地层条件
本车站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岩土层为第四系人工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及风化岩层,局部为中风化岩层,各地层的土石可挖性分级见
- 25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5章,其设计参数建议值见附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2. 车站围护结构型式
根据本车站场地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议采用以下围护型式:
在开挖外侧采用止水帷幕,然后采用放坡开挖。 3. 基础选型分析
基坑开挖后,坑底为杂填土及全-中风化板岩层,杂填土层须经处理后方能作为基础持力层。构筑物基础型式建议采用处理后的地基及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或将杂填土层挖除,采用强-中风化板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
4.构筑物下的填土、淤泥等土层建议进行人工加固,并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作为人工地基土使用。 5.基坑降水方法建议
车站主体大部分位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层,透水性强,故应将水位降低到开挖面以下0.5~1.0m,建议基坑降水方案采用外围设置止水帷幕,基坑内明排降水法,施工降水期间做好周边环境检测工作。本场地地下水位较高,车站主体结构大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设计时应加强防水措施并考虑抗浮问题。
6.加强基坑监测工作,防止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或受力过大,引发工程危害;加强基坑内外的地下水水位监测工作,加强基坑渗水、涌水监测。加强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安全。
7.本场地分布的杂填土层富含地下水,结构松散,施工开挖中极易坍塌,设计、施工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8.施工时应加强通风,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处理涌水涌砂等突发事件的材料、机具、人员的准备,出现问题,及时、妥当
- 26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应对,避免由于工程施工诱发地质灾害。
9.根据所取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报告综合评价,地下水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H1。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按长期浸水,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按干湿交替,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因此在结构的设计施工中,要注意防腐防渗问题。
10.全、强风化层遇水易软化,基坑开挖到基础高程后立即封底,防止其暴露时间过长和泡水而引起软化。
11.考虑土体的时空效应,合理安排基坑土体开挖顺序,减少基坑变形。
1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材料进场时间,避免在基坑顶部周围堆放大量物品,将荷载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13.采用信息法施工,及时反馈各项监测数据,以便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保证安全。
12.3 运营期间注意事项
1在地铁运营期间,加强监测附近工程施工对地铁结构的影响,防止周边环境的改变影响地铁安全。
2在地铁运营期间,若发现隧道渗水、结构腐蚀等病害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12.4 环境保护
本场地位于城市街道,地铁施工中要注意文明施工,保护周边环境,确保道路和管线的安全。
13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钻孔之间有一定距离,相邻钻孔揭示的同一岩层面起伏较大,特别是填土不均匀性,钻孔间地质界线根据一般规律推定,可能与实际地质
- 27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程东海公园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情况有一定差异,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揭露地层选取本勘察报告中提供的相应技术参数。若差异较大,应进行施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14其他
1 本次勘察采用大连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系统。 2 所有钻孔孔口高程均为实测高程。
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措施建议是结合拟建工程现在的设计方案进行的,若方案有变化,应重新进行勘察评价及建议。
4勘探孔平面位置图中的底图(总平面图)由设计专业于2009年10月21日提供。
- 28 -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