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英语慕课实践刍议

来源:爱够旅游网
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9.10.004

第16卷第10期Vol.16No.10ReadandWritePeriodical读与写杂志2019年10月October2019大学英语慕课实践刍议黄怡凡

(天津商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天津300134)

摘要:在打造“金课”的背景下,以慕课为依托的高校教学模式势必发生很大变化。新的教学思想和新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其模式的探讨就尤显重要。

关键词:金课慕课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04-011

引言“变”是世界之永恒特点,今天的世界各个领域被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也不例外。2019年

“识变、应变、求变”,这4月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为

意味着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下,教育也进入根本性变革中。作为学术之地和新技术的前沿,高校对依此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思想

大学英语教和新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关注尤显重要。因此,

借力信息技术,争学也应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坚持以内容为本、[1]

“高阶性、创新型和挑战度”的大学英语金课。取打造具有

2对慕课的理解

线上“金课”是将大力建设的五大类型金课之一,慕课是线

(大规模开放型在线课程)作上课程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慕课

为一种课程形式,给教学带来冲击与变革,它使教育的受益范

“顺应大数据围无限扩大,知识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共享,它具有

创新知识结构碎片化、打破时空局限以及打造多元教学潮流、

[2]

。我们也可以把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它方式等优点”

教学目标、操具备构成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即理论基础、

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作程序、

为摆脱填鸭式教学的种种弊端,慕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增强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慕课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主动构建,给予学习者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定义步调的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仅为学习者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因此被认为能够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

“学”的本质,让慕课形式下的教育成为学生对学变,从而还原

[3]

感受、领悟及诠释和交流等的集合体。其次,称其为习的认知、

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相对旧的网络教学模式而言。传统的

教学形式单一、缺少网络教学模式呈现出教学视频内容老旧、

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论坛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慕课教学模式尝试最大程度地克服这些缺陷,提高网络课堂的利用效率。此

“新”在于其规模和革命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这种外,慕课的

潜力来自于美国顶尖大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国际教育影响力,源

[4]

于普通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3研究设想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下,我们拟研发一门具有慕课特性的英语课程,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课程的建设是建立在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和对慕课教学的

而不称之认知基础之上的。之所以说这门课程具有慕课特性,

为慕课,是因为它是慕课的变体,符合慕课的部分特点,比如依赖于网络进行教学,但又有别于慕课,比如面对的学生规模不够大等。

对我校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及大学英语课程

应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分类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

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言应用类、

机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差异化教学。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是否所有课程都适合MOOCs教学?本研究将对这一点进行讨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发一门以MOOCs形式进行教学的课

教学计划,并以课程中某一章节为范程,制定该课程教学目标、

例,进行专业化课程讲座视频录制;

对该课程整体设计及讲座视频进行评估。包括同行评估和

学生评估,以检验其质量与效果。4研究方式

文献资料阅读。研究小组成员重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深入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要求,作为课程设计求》

与开发的依托;广泛阅读关于MOOCs及其它教学方法的文献资料,深入理解MOOCs的内涵及其优劣势,并与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结合,分析MOOCs教学的可行性,寻找MOOCs教学的切入点;

体会、了解并进行MOOCs课程体验。进行MOOCs课程体验,

掌握MOOCs的特征和主要构成部分,以及MOOCs的教学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范例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设计,并选取该课程中的某一章节进行专业化的课程讲座视频制

练习题、作业等;作,其中包括各个知识模块、

评估与检测。对范例课程的设计和讲座视频进行同行和学生评估与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5研究结果与分析5.1理念思考

目标等相匹配;慕课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要和教学内容、

同时,基于效率优先的考量,对其效度亦要和传统课堂进行比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打造金课不仅在于形式的包装,更在

精准把握;人依然是教学全流程最重要于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

的因素。

5.2实践分析

《中西文化圆融:交际篇》课程设计与在上述基础之上进行

开发,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并选取该课程中的某

在随后的课程检验中,共有校内一章节进行课程讲座视频制作。

350名学生参与试验教学,对于学习感受做了问卷调查。结论简单归纳如下:

对于本次示范课,从学生基本持喜欢和接受的态度。此外,

课程方面来讲,课程内容和课件设计还应提高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来讲,部分数据显示学生的基本语言应用能力还需提高,而且受一贯以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仍旧比较强,比如:认为学习量大,无法按时完成;需要词汇和语言点讲解;需要字幕等。6结语

金课背景下的慕课课堂必须有利于教与学,必须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必须把握前沿新知。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4-9.

2014.[2]陆赛茜.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新媒体与社会,

01.

“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3]杜杨.关于网络公开课

2013.08.21.报,

“.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影响及其[4]张鸷远

2014.03.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黄怡凡,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话语分

析。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