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讲坛 I 学科纵横] “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戴着“地理眼镜’’ 去挖掘教学资源 。湖北/童佳高钟精华 已成为当前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育革新 的主要目标。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 逐渐认识到,只有把身边的地理教学资源融 入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情趣,培养 学生的能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探索 中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 学科,它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各 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譬如说地理与历 史,表面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它们是 结合得很紧的学科,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 国?周瑜为什么能火烧赤壁?楼兰古城哪里 去了?土耳其一个地跨亚欧的不起眼的小国 家为什么在很短时间内能得到突飞猛进的 资源石牌保卫战中中国将士慷 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 慨激昂、起誓祭天,誓与阵地共 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 存亡的铮铮誓词,枣宜会战中 张自忠身负重伤却依然奋勇杀 敌,结果以身殉国的故事细节。 片段 放: 投影出示: 的中华儿女的英雄壮举来极大 地感染学生,对他们的心灵产 生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将学生 的情绪极大地调动起来,然后 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引领学生 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 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此誓! 学生齐读。 师:从胡将军的誓词中,你 读出了什么? “神入”历史,体验历史,如此一 来,对学生爱国情感的熏陶既 来得自然,又来得深刻,其效果 远胜过教师空洞的说教。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一 生:我读出了必死的决心。 生:我读出了军人的使命、 尊严与荣光。 师:如果你是胡将军麾下 一块藏宝地,它既有丰富的与教 材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又有 鲜活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 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乡土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有可为。 开发利用的力度,只要开发得 好,利用得巧,我们必能收获历 史课堂的无限精彩。圜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 夷陵区研训中心) 名将士,身处此情此境,你会 胡涟将军与日寇决战前的 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共存亡。 生:杀敌报国.虽死犹荣。 祭天誓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 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 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 营遗留吾人之土地……生为军 生: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 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乡土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先通过用 这些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土地上 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 L墼参 [> [讲坛 学科纵横1 子的主人,在选址上运用了哪 化与云层飘移、地形差异、风 发展,而最终成就了强盛一时 的奥斯曼帝国?……战国时的 些地理知识?建四合院的目的 力强弱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武汉、重庆距我们家乡都有几 秦始皇偏据陇、陕:有秦岭、太 是什么?(门楼防盗、天井防 行作屏障,外面刀光剑影,混 水)它们和北京的四合院有什 百里地,天气变化是不可能同 战中强国变成了弱国,山内偃 旗息鼓,蓄势待发,终于开一 代帝业之先河。周郎占天时; 楼兰失地利……这一切的一 切.谁能不说是地理知识诠释 么区别?还有土家的吊脚楼, 步的,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 它们和云南傣家的竹楼有什 季风影响,不同的地方受其影 么异同等?学习了黄土高原的 响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我在教 千沟万壑,我们再来看看我们 《香港特别行政区》时,转述了 身边一些小流域的水土流失 当时一位老师讲的故事再提 历史的范例?地理与数学、地 该怎样治理;学习了沙尘暴, 理与艺术创作、地理与宗教信 仰、地理与民风民俗……它们 出问题:我在读小学二年级 时,语文教师是一位刚从广东 我们想想荒漠究竟离我们有 多远。 边境中英街复员的军人,他 互相渗透、互相印证。如果我 作一些探究,学生还会对地理 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吗? ★注重问题的导入。激发 说:要解放香港易如反掌,只 们恰当地引导学生去涉猎,去 学生探究地理学习的兴趣:托 要把经过深圳的饮水管道掐 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 断,不出3天,那些英国佬就 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 得乖乖地缴械投降。这听起来 ★诠释枯燥的知识。用身 的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兴 是个笑话,但香港缺水是不是 边实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用 趣?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授课 真的?香港被海洋包围,降水 前精心筛选导入新课的问题。 书本知识去解释我们身边的 地理现象,反过来又用身边的 理论,这是地理新课标所提出 肯定丰富,但为什么会没有水 问题设计得好,新颖、有探究 呢?如果缺水该如何解决?学 实际事例去印证书中的地理 性,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精 生们听了,兴趣一下就来了, 神倍增,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认为香港 的新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 了。我在教七年级《天气和气 缺水是肯定的,对如何解决这 个问题也提出了很多方案 念始终贯穿于地理活动中 农 候》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 村中学教学条件相对滞后,信 们当地有些老人对中央气象 息来源渠道不畅,但不等于没 有地理教学资源,而是我们不 善于去发现、去利用。我们的 台的评价是:“天气预报不必 通过问题式的教学,学生 看,只报重庆和武汉,十有一 对地里的兴趣越来越浓。作为 半不合拍,报的下雨是晴天。” 作为我国天气预报权威的中 一个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就 学生全部来源于农村,且大部 应该戴着一副“地理眼镜”,去 分是土家族,我们的先民为我 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真的不 发现身边的地理资源,运用这 们创造并留下了灿烂的土家 准吗?你怎么解释电视预报与 些资源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文化,如土家“四合院”(即有 我们当地“十有一半不合拍” 从而打造地理教学的高效课 门楼、有4个天井的老墙老 的现象?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 屋)。它不仅反映了岁月动荡 堂。圜 容学会了看卫星云图,这些问 题就会迎刃而解。果然,课后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 的封建时代,而且是带有很强 地域特色的聚落文化。我们可 以让学生去收集探讨:这些房 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榔坪中 心学校;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 治县大堰乡中心学校) 同学们认真讨论、仔细分析,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天气的变 兰 _/ 3-11_ E嘉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