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神经科学旨在阐明心理活动的脑基础。以揭示心理与脑之间的关系
2.脑:灰质、白质、脑脊液
3.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4。突触传递:冲动(信息)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特殊接触位点) 5.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化学—电
①动作电位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③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
6.极化:细胞安静时,正电荷位于膜外,负电荷位于膜内,对外不显电性的状态。
7.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外正内负)
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9.调控静息电位:离子通道、离子泵 10.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超极化方向: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超极化
11。突触的可塑性:形态和功能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
12。神经递质: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3。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分为激动剂和拮抗剂(阻断剂)
14。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①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②修复和再生作用③免疫应答作用④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⑤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⑥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⑦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
1。EEG(脑电波):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他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应。
2。ERP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是与实际刺激或预期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脑反应所形成的一系列脑电波。 3.MEG技术:检测头皮脑磁场信号,该信号由神经细胞内的电流的体积电流产生。
特点:定位精度高,无损伤,无需测定基准。
4。fMRI技术原理: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脑血管中的血氧变化-局部磁场变化—NMR信号强度变化;时间,空间分辨率均较高。 5.ERP—电信号 fMRI—BOLD信号 EEG-胞外 MEG-胞内
6。PET技术在脑功能方面的三个应用(1)脑血容量和脑血流灌注,反应脑血流和血脑屏障的破损情况和主要检查血流的通透性(2)脑
代谢:反应物质在大脑的利用(3)神经受体分析:能定量的显示受体数量和分布。
7.Structure(T1像)VBM、cortical thickness GM、subordinate volume。
DTI:VBA、TBSS、确定/不确定性纤维束 WM Function:BOLD,T2*
8。VBM:voxel-based morphometry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cortical thickness 皮质厚度 VBA:voxel—based analysis
TBSS: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基于纤维束失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9。VBM步骤
(1)配准(registering)
(2)分割(segmentation)FAST(分割灰质白质脑脊液),FIRST(皮下体积的分割)
FAST:FMRIB's Automated segmetation toolbox
FIRST: FMRIB’s Integreted registrarion&segmetation toolbox
(3)平滑(smooth)
10.冠状位:下到上 矢状位:前到后 轴向位:左到右
11。cortical thickness 皮质厚度 通过三角面片重建大脑皮层厚度 求平均值
12。function研究(T2 BOLD)
(1)HRF He莫dynamic response function 血氧动力学函数 利用HRF设计曲线与之卷积计算得到标准值,再与BOLD信号进行比较,吻合部分即为被激活区域。 (2)步骤 预处理
肉眼观察被试图像质量,剔除有明显伪影的被试;头动校正,对不同时间点上的影响进行空间校正,获取一致的空间坐标;时间层校正,针对每个时间点上的图像,进行每个点的时间层校正;空间平滑,提高信号信噪比,时期服从正态分布;时域滤波,去除数据采集中人体生理体动造成的噪声;归一化,将每个人的基线状态进行归一化。 13。图像配准
线性:FMRIB’s linear image registration tool 非线性:FMRIB’s non-linear registration tool FMRI to T1 用矩阵计算变形关系
T1 to MNI 个体到标准,利用变形场写入原始空间 T1 to FMRI ①的逆变换 MNI to T1 ②的逆变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