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I—一 论安德烈·德朗的绘画艺术 陈惠仪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摘要:野兽派产生的意义,就在于它打破了欧洲传统绘画中关于自然色彩的固有概念,使色彩表达具有了独立 的品格特征而不必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野兽主义代表画家安德烈.德朗从最初的研习传统,到挣脱束缚,又 再回到传统.经历了艺术的重要演变。文中把野兽主义风格的创作当做安德烈·德朗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 段来看待,深入剖析了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的历史地位和当下意义。 关键词:现代绘画印象派野兽派色彩表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意境创造,寓动于静是含蓄表现动势的一种方式。法 国野兽派代表画家安德烈·德朗将具体的事物搬上了画 面,向人们图解某种特定的时代感,概括了生活所揭示的 思想意义,观赏者可以通过他的艺术作品细细咀嚼20世 纪的现代绘画艺术。 一、折衷的野兽主义 安德烈·德朗是现代绘画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初. 他与马蒂斯一道开创了欧洲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野 兽派绘画,后又与毕加索在创立立体派的道路中探索。出 生于1880年的安德烈德朗没赶上印象派的灿烂辉煌时 期,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启示对刚刚开始艺术探索的 安德烈·德朗显然更加直接,因而他的早期绘画更多的受 到毕沙罗、塞尚、高更等人的影响。他热衷于到博物馆研 究大师们的作品,狂热地临摹他们的画作.并从中发现其 规律,将精髓融汇贯通于自己的创作中.这使他的野兽主 义带有明显的折衷成分。 如果说安德烈·德朗早期的作品还带着印象派莫奈 等人用笔用色的印记.那么他于1904至1905年间的创 作已然走出再现自然的绘画传统,表现手法开始有意区 别于印象派画家只是表现出对自然的瞬间感觉。他这一 时期的绘画已明显受到梵高色彩的影响,笔触多变,色彩 相互交织,画面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体内心感知的 表达。安德烈·德朗善于用遒劲的线条、艳丽的色彩和适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041—02 度的夸张,将每个所要表达的事物和人物精神面貌生动 的表现出来,看似清描淡写的绘画却带出富有笔意、又有 鲜明色彩感的画面。以绘画风格而论,安德烈·德朗讲究 块、面和结构.力求写实的基础上不拘泥于生活的原型, 甚至生动地表现人们于虚幻之时、梦寐之中的情景。他创 作于1905的作品《老树》便是这方面探索的成果之一。 安德烈·德朗将对点彩绘画手法的理解、消化并运用 于自己的创作.最富表现力的点彩作品是创作于1906年 的《科利乌尔的山》和《两艘驳船》。《科利鸟尔的山》构图 饱满完整、调子明亮,那宏观的场景、灼热的色调、强烈的 形式感,无不使人耳目一新,有着野兽派的立意,又有着 罗曼蒂克的诗情。他对描绘对象的色彩都做了感情处理, 也包括他对所绘对象的取舍,夸张画面的构图设计等,这 幅画作的感情色彩尤为明显,有其特有的情趣和意境。在 他同样运用了点彩法的作品《两艘驳船》中,安德烈·德朗 赋予了色彩以独立的地位,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 影来描绘物象,明亮的具有耀眼光芒的红、黄、蓝、绿等色 块构成了强烈而和谐的对比。但是他的艺术表现、空间处 理和造型并没有脱离古典法则,色调也类似新印象主义。 二、特立独行的“野兽” 野兽派的影响是长远的。在野兽派之后,相继出现了 立体派、未来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著名艺术流派。以 马蒂斯、德朗等人为代表的野兽主义画家,与当时盛行的 VlShu Pincl Jian I 41 传统绘画激烈碰撞,他们否定作品的思想意义,强调个人 的主观感受,使用变形、大色块和线条相结合的夸张表现 手法,追求单纯化的趣味。 追随野兽派时期的安德烈·德朗热衷于强烈的色彩 表现,单纯响亮的色块之间界限分明,形成既对比强烈又 互相调和的关系。他能够自由表现并“随机应变”,其作品 意境鲜明,感染力强、不拘泥于面对实物写生,他的艺术 创作境界能给人以“力的鼓动”“情的感思”“美的享受”。 安德烈·德朗的作品有着20世纪野兽派所独有的“偶然 感”,形体结构清晰之外还透露着灵活的、充满激情的风 格特征。 这段期间他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如《威斯敏斯特大桥》 和《伦敦桥》等,是野兽派绘画中最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创 作于1906年的《滑铁卢大桥》是安德烈·德朗运用“点” “线”“块”按不同疏密并置而成的作品,桥身运用较大笔 触的色块、天空和流水则用不同面积的点构成。这一手段 的合理布局能使复杂的画面在统一中求取变化,从而使 得作品和谐又丰富。作品节奏明快,技法上有“聚”有 “散”,变化错落有致,善于用严密的色块组成一个整体, 十分灿烂的颜色可以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却同时 具有一种神秘色彩。 安德烈·德朗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刻画的都很美。其 1905年创作的作品《穿和服的马蒂斯夫人》就很独到,被 誉为是顶级野兽派 作的肖像画。画面里的人物是个优 雅端庄的贵妇人,形象婉约高雅,异域风味的日本和服使 得画面极为突出,浓郁的异国民族色彩,单纯、凝练、明快 的构 造型,相当讲究的女性人体曲线与巧妙的色彩相 结合,细密的笔触,运用白、橙、绿三色大幅度对比,画面 颇有强劲味道,耐人寻思。安德烈·德朗的画面造型观念、 艺术见解和追求在这幅作品中有着不少可寻点。 安德烈·德朗的作品《舞蹈》独具匠心的奇特构图,强 化了人物与力量间的反比关系和舞者相互的矛盾冲突, 由此营造出来的紧张气氛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大面积运 用漂亮的橙色、黄色、紫色呼应对比,明快而饱和,不同的 线条交错张弛.活跃了画面中的景物和气氛、增强动感, 与众不同的独创性令人感到新鲜。《舞蹈》和安德烈·德朗 的其他作品一样,没有多数野兽派所营造的恐怖压抑感, 画面里的人物形象朴实、使得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潜 移默化的接受并认同野兽派。 马蒂斯曾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净、宁静、 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 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是作家,它好像是一种抚慰,像 是一种镇定剂,或者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 疲惫”。的确如此,野兽派的艺术既不是催人战斗的号角, 也不是反映社会矛盾的镜子,更加不是展露人性多面的 画笔,而只是令人惊讶于艺术的多样性之后的欢愉和赏 心悦目。 三、回归传统的“野兽” 野兽派的历史是短促的,实际盛行时间不过三、四 年.但它带给其后的现代美术影响甚深.其重要意义为历 史公认。作为20世纪开端的先锋艺术运动,野兽派产生 的意义,就在于它打破了欧洲传统绘画中关于自然色彩 的概念,摆脱了物体固有的色彩特征,使色彩表达具有了 独立的品格特征而不必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野兽主义 的众多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作新的探索,安 德烈·德朗也一样,他不断前行和努力完善.短短的几年 间,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进行了艺术的重要转变。因而 笔者其实更倾向于把野兽主义风格的创作看做安德烈· 德朗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一个特别注意线和色 彩表现力、放弃传统、不受任何程序束缚的阶段。 但是实际上,安德烈·德朗并不轻视传统,他的艺术 养分就源于对美术馆藏绘画大师作品的汲取。从最初的 研习传统,到挣脱束缚,又再回到传统,安德烈·德朗经历 了一个多样的绘画演变过程 “尽管他对野兽派的爆炸性 色彩有过初衷的热情,但是他经常挂在胸怀的,是一种更 规矩、更古典的传统观念的绘画概念”。正因为此,他后来 与野兽主义渐行渐远,最终回到了传统的路子上去。他不 像始终作为野兽主义代表的马蒂斯,毕生顽强地坚持还 原并张扬色彩本身具备的力量。 安德烈在野兽主义时期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偏 爱没有明暗关系的平涂画法.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 物象的体积感。但在1908年野兽主义渐趋消沉、被立体 主义所取代之后,这一野兽派的代表画家在悄然淡化野 兽派的表现特色。直至一战前后,他将野兽派和立体派相 结合而创作出的一系列大胆、创新、充满魅力的艺术作 品。一战结束后,安德烈·德朗开始锲而不舍地投入到新 的探索中,并与曾在世纪初影响过自己的先锋主义精神 走向根本性的对立,创作转向更加独特的个人样式。虽然 其中后期的绘画作品中野兽主义的色彩还没有完全褪 去,但色彩在他的画中已不是构图的组成要素,而是从热 烈鲜艳变得沉稳安静,赋予画面一种美妙而平静淡然的 意蕴,散发出意味深长的高度和谐之美。尤其是20年代 至40年代的绘画,呈现出安德烈·德朗脱离现代主义运 动之后的艺术面貌,延续了对于古典传统绘画精神和原 始古老艺术的转述,回归到绘画本体语言中亘古不变的 视觉、自然和表现关系的法则J-来。后来的艺术界也重新 探讨并界定了安德烈·德朗的历史地位和当下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楷.外国美术名作欣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2J【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巴竹师,邹德依,刘埏译.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