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与推动

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与推动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第1期 2002年2月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V01.14 N0.1 Feb.2002 凇 能 (暨南大学画政治赃匏哟黪响 刘 华 社会科学部,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战略选择、实践推进都产生了相"3明显的影响,它 -必将推动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 中国政府应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新政治观念;深化政治体 制改革等三个方面推进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 中国政府;政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一4533(2002)01—009l—O3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无法回避 的现实。改革开放就是我国对这一趋势的正面回应。而 然而,经济全球化并非一个纯经济的现象,而是一 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一体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更是我国主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 程的基本战略抉择。那么,经济全球化会对我国政治发 展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应如何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快政 治民主化的进程?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试作探索。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是一场冲破 一化的历史进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活动的全球 化必然会提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政治要求。事实也的确 如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伴有文化渗透、价值变迁、 制度移植等现象。这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政治诉求, 无疑对我国政治的价值观向、战略选择、实践推进都产 生了相当明显的影响。 1.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政治 切人为阻碍、融全人类为一体的革命。市场经济是它 最主要的动力。丹佛八国首脑会议公报给“经济全球化” 发展的最大影响,是为我们工作重点的转移创造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 世界的两大主题,为我们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 力搞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审时度势,果断地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 如此定义:“在一些国家专门从事其最擅长的经济活动 的情况下,提高全球经济的开放程度和一体化程度。”_l I 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 自由化的范围迅速扩大,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程度加深;二是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各国金 融政策出现~体化趋向;三是投资全球化的现象日趋明 显,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四是生产网络化的体系逐 步形成,国际分工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经营主体国 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收稿日期:200l—lO一3O 路线,使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也开创了我 国政治发展的新局面。 2.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 作者简介:刘华(1956一),女,湖南彬州人,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9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 民主化的首要课题。所谓全球意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 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优势的同时,吸 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从推行公务员制 度人手,改革人事制度;从机构改革人手,转变政府职 能;从推行政务公开入手,加强民主监督;从推广联产承 面:一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如果把社会主义放在世 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社会 主义从出现那天起,就成为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消灭剥削和各种各样的差 别、歧视、压迫,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不同主体间 的平等等价值理念,不仅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弱者提供了 思想斗争的武器,而且促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采了社 会主义的许多价值理念,从而为全人类的和平共处,人 类大同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开 放的思想观念。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这就决定 了中国必须学习和适应国际经济乃至政治、军事活动的 各项规则,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尽管人类的文化 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人类社会还是存在着不少共同的价 值理想。如民主政治就应该是任何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 共同理想。我们在致力于政治发展时,要对这些共同价 包责任制人手,到建立适应这种产权制度创新要求的农 村基层自治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推进了我国政治体制 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比西方民主更有前途、 更有效率的政治优势。 3.法制建设的借鉴。经济全球化还提出了国际商 贸、市场准入、证券期货、商务税收、信息交换、环境和公 害、人口和移民、国际犯罪等超国家的全球性的政治法 律问题,加速了国际立法特别是国际经贸方面的立法, 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集中表现为我国 的立法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更多地学习、借鉴、吸收甚 至移植国外立法和国际立法的经验,在经济立法方面更 加注意同国际立法接轨,向国际惯例靠拢。从而显著提 高了我国的立法水平,使我国立法体制的民主化、立法 行为的程序化、立法技术的规范化等法制建设事业跃上 了一个新台阶。 值理想作出积极的回应,并通过对话与交流,努力扩大 共识。绝不能因为某些价值理想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 推崇的,就拒绝学习与对话。那样不仅不利于我国的政 治发展,而且会被全球化进程所抛弃。三是宽广的全球 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下,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越 4.开放水平的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还为我国实行 对外开放国策创造了外部的环境。对外开放是我国对经 济全球化趋势的呼应,也是我国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进 程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抓住经 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国际的影响。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 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某些国内问题极易演变为 国际问题,民族国家的国内事物和国际问题的界限变得 越来越模糊。因此,我们处理国内问题时,一定要有敏锐 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 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创办经济特区为先导,依次开放沿 海、沿边、沿江城市和内陆,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 的全球视野,对国内政治现象、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解 读和妥善和处置,根据自身的适应力、应变力和生存力, 以审慎的行为不断推进政治发展,提高治国水平和执政 艺术。 顺利地加入NT国际分工的格局之中,大规模参与国际 2.更新政治观念。这是推进我国政治发展现代化的 重要内容,也是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首先,要更 新国家的功能观。在全球化时代,政治功能已不是国家 的唯一功能,国家还有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功能。就 政治功能而言,除了阶级镇压和专政的职能外,也有如 何组织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职能。其次,要更新国家的 安全观。在全球化时代,一旦进入竞争的全球体系和开 放的信息网络,民族国家的安全就不是一个狭义的、静 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广义的、动态的概念。一些源自国际 经济的合作与竞争,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巩 固和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我国的经济发展纳入了世界 的轨道,与此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政治制 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将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纳 入民主化、宪政化、法治化的时代洪流之中。孙中山先生 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国 应如何进一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推进政治民 的“不安全因素”会不时地渗透或波及国内,如国际股 主化的进程呢?笔者认为,下述三方面可供决策者参考。 1.树立全球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是推进我国政治 92 市、汇市动荡,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中难以预料的“严 重故障”或“突然失灵”等,会引发国际“打喷嚏”,国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患感冒”的现象。所以说,国家安全不再仅仅是国防的 安全(如领土不受侵犯,国家统一等),它还应当包括经 济的安全(如金融安全、贸易安全、投资安全、避免大的 周期起伏等),技术的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产 何政治变革都涉及到权力的移位、调整,触及许多人的 利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采取渐进的方式,审慎推进。激进改革不仅难以解决现 行体制的弊端,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甚至可能导致社 会震荡。实行依法治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 取向。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法制供 权保护等),社会的安全(保持各阶层的安宁共处,给民 众以秩序和稳定感,把各种犯罪、腐败等消极现象降低 到最低程度等),政治的安全(保持领导层的坚强有力和 政策的连续性,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避免出现严重 的政治冲突和社会动乱等)。[2’再次,要更新民主观。民 主决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始终不 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 重大进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并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 着重大作用。但目前的立法状况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深入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距离。许多制定于1992 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的法律均须修改(有的 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 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 已作相应修改,但力度不够)。某些法律(特别是一些规 范政府政治行为的法律)需要重新修定。其次要加强司 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实现社会调控方式的根本转 变。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国家的立法往往无法及时和具 体地回应社会的变化。如果司法能够很好地履行对于各 种利益进行平衡的职能,能够随时对可能发生的不当行 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最后,还要更新人权 观。过去,我们曾把人权当作资本主义的旗帜,忽视对人 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善于就人权问题与西方国家进 行对话,常常陷于被动的境地。其实,人权并不是资本主 义的工具,而是人类共同的尊严,是对每一个个体人的 人格、自由、选择的充分尊重。观念更新了,我们就能在 人权问题上和西方发达国家变对抗为对话,达成理解与 共识。 为所造成的损害提供及时的法律救助,就能有效地缓解 社会矛盾,从而有助于社会平稳地转型。此外,推进机构 改革,建立新的权力结构,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等, 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王念宁.关于“全球化”问题的一些思考【J].学习研究参 考,1998,(4).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我们 追求的价值以及实现这些价值的体制,是政治体制改革 和创新的基本前提。没有思想解放、政治体制改革与创 新,就没有目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同样, 如果不把这项改革继续下去,我国的政治发展也难以取 得新的进展。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任 【2]王逸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J]. 学习与探索,1998,(5). 责任编辑:古利 On the Impact and Promotion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TIl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of China UU Hua (Dept.ofSocial Sciences,Jinan University,GI删 H 510632,China)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produced a marked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t the orientatin of vlaue:the choice fo strategy and hte progress fo practice,which will accelerate hte democr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China.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push forward the political de- mocratizat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forifying socialist political conviction,updating political idea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Chinese government;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