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良好消费观的养成路径

来源:爱够旅游网
doi:10.3969/j.issn.1671-9891.2019.03.018第18卷第3期第3期年9月2019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NANTONGVOCATIONAL&TECHNICALSHIPPINGCOLLEGEVol.18No.3Sep.2019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良好消费观的养成路径胥

青,张春卿

渊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袁江苏南通226010冤

摘要院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袁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袁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袁渗透进大学校园遥互联网金融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袁也带来诸多消极影响遥因此袁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消费环境袁开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遥政府尧高校尧家庭尧个人应积极采取措施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袁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遥

关键词院互联网金融曰大学生曰消费观教育中图分类号院G715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1-9891渊2019冤03-0077-03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传统金融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模式和金融业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大学生作为互联网金融消费群体之一,其潜在的消费力使他们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目标客户。但由于当前金融监管力度不够,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各方力量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1.1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内外环境的刺激下,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围绕消费品的购买所产生的内滋生了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

在心理活动过程和外在行为过程的总和。[1]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消费内容直接反映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当前,商家为了迎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诸多互联网产品通过分期付款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消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当前的收入不能满足自我消费欲望时,就会通过分期付款和预支的形式进行过度的超前消费,从而满足自我消费需求。从大学生消费产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产品的消费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产生的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这样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产生了诸多问题。1.2

弱化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当前,很多大学生把主流意识形态当成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化成自己的

信仰和精神支柱,没有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原生态,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对互联网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动获取能力,很容易被网络娱乐消费和网络文化消费淹没。阿尔都塞曾说过“:意识

[2]

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互联

网金融使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物质刺激,忽视自我价值探索,丧失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最终导致1.3

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了对主流价值意识的认同。

校园网络诈骗时有发生,学生受骗金额不等,这不仅使学生经济上受到损失,也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降低了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

收稿日期院2019-05-06

基金项目院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18JSSZYB037);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HYJY/2018C03)作者简介院胥青(1982—),女,江苏连云港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讲师,硕士。

78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

大的负面影响。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面临诸多的网络风险。首先是信息安全风险。很多游戏平台、信贷平台收集了大量的大学生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泄露到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者手中,导致大学生不堪其扰。其次是用风险。2017年《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0%大学生不了解个人信用报告,超过三成的大学生不清楚个人信用报告里的逾期记录会影响他们的金融生活。[3]互联网金融产品让大学生产生的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直接导致大学生个人征信出现问题。最后是法律风险。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互联网金融还存在很多缺陷,致使很多大学生面临法律风险。2.1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方式将直接促进社会和谐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当前发生的网络消费实例来看,由于大学生的盲目消费产生了诸多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河南郑州某学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要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而借用或者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从各种网络平台借款60余万元,最终因无力偿还而选择跳楼自杀,让人为之惋惜。这样的行为明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违背。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有关大学生消费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御外来不良诱惑,鼓励他们开展合理消费、理性消费。2.2

和谐校园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建设目标之一,也是社会赋予学校的责任。网络消费盛行对高校的安全教构建校园和谐

育提出了新挑战。高校需要持之以恒地将大学生消费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让学生实现自我把控,正确面对网络消费的诱惑,懂得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网络消费问题的发生为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敲响了警钟,需要高校积极加强防范教育,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出详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2.3

准确识别和防范陷阱,从而避免更多的大学生陷入网络消费的漩涡中。

自我和谐是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追求。但由于受当前快餐文化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仔细思考人生,思考实现自我和谐

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同时由于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享乐主义思想,利用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盲目消费,或利用网络平台贷款实现即时满足。但由于大学生群体无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在还款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有些学生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应对还贷的燃眉之急。因此,学校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指引下努力达到自我和谐。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途径3.1

学校开展消费和安全教育,培育正确的消费理念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校园中出现的一系列因为互联网金融产

生的不和谐现象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应开拓创新,积极探究多视角的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道德教育,鼓励他们适度消费,避免享乐主义。同时,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仅在日常现实生活中,在网络空间也要遵循诚信原则。其次是开展绿色网络消费教育,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高校要积极提倡精神文化产品消费,避免学生过分强调物质消费;要鼓励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自觉抵制浪费行为,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最后要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传授理财知识和理财技能。学校通过理财教育初步培养大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使他们能掌握并使用多种理财方式,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理财行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消费心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呈现出盲目性较强、计划性较弱的发展趋向,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独3.2

特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实现校园和谐。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随着互联网金家庭开展简约教育,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

融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出现诸多问题,因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很难被发现,许多时候都是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才显露出来。良好消费观的养成更多的在于家庭教育,面对当下的诸多问题,需要

第3期

79家庭力量的加入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首先是适度供应。父母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经济来源,要对子女的经济支出给予及时的关注,了解他们的主要消费状况,对不正确的消费开支给予及时的干预、控制和消费教育。其次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网络消费心理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也要学会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从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消费教育和消费氛围容易造就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培养子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子女自力更生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自我及家庭的和谐发展。3.3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大学生的自我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由内而外抵御不良消费

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积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学有所长来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再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近距离接触社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最后,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方向,学习社会信用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和规划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慢慢习得,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抵制不良消费。4结束语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已成为当前政府、高校、家庭的重要任务,三者必须齐心协力,在完善监管体系、培养消费理念、家庭协同教育等方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同时,高校大学生也要积极从自我出发,通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消费观,自觉抵御不良消费。参考文献院

—学习与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郭亨杰.心理学——

[1]唐妍,郑凤阁.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陈红梅.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研究[J].开封教育学报,2017(6):266-267.

(责任编辑:范可旭)

ThePathofShapingCollegeStudents爷SoundViewonConsumption

intheContextofInternetFinance

(Dept.ofMarineEngineering,NantongVocational&TechnicalShippingCollege,Nantong226010,China)changes,whichresultsintheemergenceofInternetfinancewhichentersintocollegecampuses.WhiletheInter原

Abstract:Influencedby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et,thefinancialindustryhasundergonesignificant

XUQing,ZHANGChun-qing

thecomplicatedenvironmentofInternetconsumption,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carryouttheeducationofacorrectviewonconsumption,andconsciouslyresistingimproperviewonconsumption.

Keywords:Internetfinance;collegestudents;educationofviewonconsumption

netfinancebringsconveniencetocollegestudents’lives,italsoproducesmanynegativeeffects.Therefore,facingdividualsshouldtakeactivemeasurestohelpcollegestudentscorrectlyunderstandInternetfinance,establishing

collegestudents’viewonconsumptioninthecontextofInternetfinance.Governments,colleges,families,andin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