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数的认识及运算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数

的认识及运算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6千米3米=(________)千米 2元3角4分=(________)元

60千克=(________)吨 77.09公顷=(________)公顷(________)平方米 6千米250米-3千米70米=(________)千米

3吨40千克-760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

5元4角9分+9元6分=(________)元 8米48厘米+2米53厘米=(________)米

5+(________)=9.8 (________)+4.06=6.4 (________)-10.37=6 2.计算58+76-29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 计算56÷8×26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法,后算(________)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天台风景区,如果乘坐大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45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乘坐小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 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比汽车速度的28倍少7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

5.按要求给80-18+36÷6加上括号。如果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算式是(________),得数是(________);如果得数是56,算式是(________)。 6.丽丽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加数9.8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个位上的9看成了6,得到的和是11.5,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7.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3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离地面(________)米。 8.小明、李芳、王冰三人同时购买了一支相同的铅笔。一周后,小明用去2.8厘米,李芳用去2.29厘米,王冰用去2.9厘米,(________)剩下的铅笔最长。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部分的末位要对齐。(______) 10.一个小数的数位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________) 11.25.64-(15.64+4.72)=25.64-15.64-4.72。(________)

12.下面各组题的运算顺序一样的在( )里画“√”,不一样的画“×”。

试卷第1页,总4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根据,☆×○=△。(☆、○、△都不为0),请在下面正确的算

式后面画“√”,错误的算式后面画“×”。 (1)○×☆=△(________) (2)(3)

(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________) (6)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4.得数是0的算式是( )。 A.48÷(24+24)÷1 C.48×(24÷24)÷1

B.48×(24-24)÷1 D.48÷(24÷24)÷1

15.从397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397-15)×4 C.397×4-15

B.397-15×4 D.397+(15×4)

16.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8,另一个加数减少3.7,和( )。 A.增加2.9

B.减少2.9

C.增加4.5

D.减少4.5

17.用简便方法计算16×125,错误的是( )。 A.2×(8×125) 8×125

18.下面竖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B.2×1000×8

C.16×1000÷8

D.8×125+

19.下面等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试卷第2页,总4页

A.6+74+6=6+(74+6) C.45+23+77=45+(77+23) 20.口算。

B.8×9×125=125×8×9 D.99×99+99=(99+1)×99

0.38+0.45= 4.75-3.5= 5.56+3.4= 6.32×100= 80-80÷4= 100÷50+30= 60×6÷60×6= 1×(89-89)= 40+200÷5= 0×125+72= (90-90)÷16+73= 5500÷100÷5= 21.脱式计算。

960÷(12+972÷27) 25×[(160+512)÷32] [298-(57+166)]÷25 14.45+3.59-2.59+14.55 86×103 39×8+6×39-39×4

22.下面的算式由方块A-9九张扑克牌组成且各不相同,请你填出背面朝上的牌上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23.将0-7这8个数字分别填在□里,使下列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0.□□+0.□□+0.□□+0.□□=1

24.甲、乙两辆车上共有彩电150台,如果从甲车上取出8台放到乙车上,两辆车上彩电的台数就相同了。原来甲、乙两辆车上各有多少台彩电?

25.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6.芳芳去超市买文具,三家超市的价格如下。 尺子 橡皮 转笔刀 A超市 8.4元/把 1.2元/块 19.9元/个 B超市 8.04元/把 9.5元/块 17.9元/个 C超市 7.85元/把 0.9元/块 15元/个 试卷第3页,总4页

(1)A超市的尺子比B超市的尺子贵多少钱?

(2)买一个转笔刀,哪个超市的最贵,比最便宜的贵多少钱? (3)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你提出问题并解答。 (4)比较三个超市三种文具的价钱,你有什么发现?

27.小明和同学去野生动物园一共花了600元,他们除了买公园的门票外,剩下的钱都买了熊猫馆的门票。你知道有多少人参观了熊猫馆吗?

28.小明的身高是1.45米,他站在凳子上比爸爸高0.12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试卷第4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6.003 2.34 0.06 77 900 3.18 3 39 240 14.55 11.01 4.8 2.34 16.37 【解析】 【分析】

(1)把3米除以进率1000化成0.003千米再加6千米;

(2)把2元3角4分化成元数,用3除以进率10,得0.3元,用4除以进率100,得0.04,再把2,0.3,0.04加起来即可;

(3)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

(4)把77.09公顷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77公顷,把小数部分0.09公顷换算成平方米数,用0.09乘进率10000得900平方米;

(5)首先把6千米250米化成千米数,用250除以进率1000,然后再加上6;把3千米70米化成千米数,用70除以进率1000,然后再加上3;最后求差即可得解;

(6)根据1千克=1000克,换算3吨40千克为3吨+39千克+1000克,再与760克相减即可;

(7)首先把5元4角9分和9元6分化成元数,得到小数,元数是整数部分,角数是十分位数,分数是百分位数字,然后求和;

(8)首先把8米48厘米化成米数,用48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8;把2米53厘米化成米数,用53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2;最后求和;

(9)(10)(11)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6千米3米=(6.003)千米 2元3角4分=(2.34)元

60千克=(0.06)吨 77.09公顷=(77)公顷(900)平方米 6千米250米-3千米70米=(3.18)千米

3吨40千克-760克=(3)吨(39)千克(240)克

5元4角9分+9元6分=(14.55)元 8米48厘米+2米53厘米=(11.01)米 5+(4.8)=9.8 (2.34)+4.06=6.4 (16.37)-10.37=6

故答案为:6.003;2.34;0.06;77;900;3.18;3;39;240;14.55;11.01;9.8;6.4;6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以单位间的进率,把

答案第1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加 减 105 除 乘 182 乘、除 加、减 【解析】 【分析】

(1)在计算58+76-29时,因为只有一级运算,根据运算顺序,应先算加法,再算减法,然后求出结果即可;

(2)在计算56÷8×26时,因为只有一级运算,根据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然后求出结果即可;

(3)无括号,则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 58+76-29 =134-29 =105 56÷8×26 =7×26 =182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对于无括号的算式,则先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 故答案为:加;减;105;除;乘;182;乘、除;加;减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有一级运算的,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注意即可。 3.3 【解析】 【分析】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大客车行驶的路程是45×4千米。根据题意可知,小汽车和大客车行驶的路程是一样的。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知,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45×4÷60小时。 【详解】 45×4÷60 =180÷60

答案第2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小时)

所以需要3小时到达。 故答案为:3。 【点睛】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4.1190 【解析】 【分析】

汽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则该汽车每小时行驶135÷3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比汽车速度的28倍少70千米,则这架飞机每小时行驶135÷3×28-70千米。 【详解】 135÷3×28-70 =45×28-70 =1260-70 =1190(千米)

所以这架飞机每小时行驶1190千米。 故答案为:1190。 【点睛】

熟练掌握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

5.80-(18+36)÷6 71 80-(18+36÷6)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算式80-18+36÷6,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通过加括号,使算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则算式变为80-(18+36)÷6,再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求出得数。

观察算式可知,36÷6=6,18+6=24,80-24=56,所以要想得数是56,则算式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则算式是80-(18+36÷6)。 【详解】

答案第3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如果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算式是80-(18+36)÷6。 80-(18+36)÷6 =80-54÷6 =80-9 =71

所以得数是71。

如果得数是56,算式是80-(18+36÷6)。

故答案为:80-(18+36)÷6;71;80-(18+36÷6)。 【点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15 【解析】 【分析】

把加数9.8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个位上的9看成了6,则丽丽把加数9.8看成了6.3。得到的和是11.5,则另一个加数是11.5-6.3,正确结果是11.5-6.3+9.8。 【详解】 11.5-6.3+9.8 =5.2+9.8 =15

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5。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写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明确丽丽把加数9.8看成了6.3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44.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第二秒下落的距离是4.9+9.8米,第三秒下落的距离是4.9+9.8+9.8米,将这三个距离加起来即为物体3秒共下落的距离,也就是这个

答案第4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物体在下落前与地面的距离。 【详解】

4.9+(4.9+9.8)+(4.9+9.8+9.8) =4.9+14.7+24.5 =19.6+24.5 =44.1(米)

所以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离地面44.1米。 故答案为:44.1。 【点睛】

明确第一秒、第二秒和第三秒分别下落的距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李芳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三人用去铅笔的长度的关系。一样长的铅笔,谁用去的铅笔长度越短,剩下铅笔的长度越长。据此判断出谁剩下的铅笔最长即可。 【详解】

2.29<2.8<2.9,则李芳用去铅笔长度最短,也就是李芳剩下的铅笔最长。 故答案为:李芳。 【点睛】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9.×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不是小数部分的末位要对齐,而是小数点要对齐。 故答案为:× 【点睛】

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从最低位算起。

答案第5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0.× 【解析】 【分析】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1.9999是四位小数,2.1是一位小数,1.9999的数位比2.1的数位多,但是1.9999要小于2。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小数的数位越多,这个小数不一定越大。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举反例解答此类问题。 11.√ 【解析】 【分析】

减法的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详解】

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25.64-(15.64+4.72)=25.64-15.64-4.72。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12.√ × × ×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

(1)72÷8×5,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72-8+5,也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运算顺序相同;

(2)2×8÷4,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8÷4,是两级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同;

答案第6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32+6)÷2,有小括号,先算加法,再算除法;32+6÷2是两级运算,先算除法,后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同;

(4)88+13-40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00+100÷5是两级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同;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1)72÷8×5和72-8+5运算顺序相同; (2)2×8÷4和2+8÷4运算顺序不同; (3)(32+6)÷2和32+6÷2运算顺序不同; (4)88+13-40和200+100÷5运算顺序不同; 故答案为:√;×;×;×。 【点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3.√ × √ × × √ √ √ × 【解析】 【分析】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以及简便运算律结合题目给的条件进行判断; 【详解】

(1)因为☆×○=△,根据乘法交换律可得○×☆=△,故判断正确; (2)因为误; (3)因为(4)因为误;

(5)因为☆×○=△,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所以△×○=☆错误,故判断错误; (6)因为

,根据减数=被减数-差,

正确,故判断正

,被减数=差+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

,故判断正确;

错误,故判断错

,被减数=差+减数,所以

错误,故判断错

答案第7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确;

(7)因为☆×○=△,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所以△÷○=☆正确,故判断正确; (8)因为☆×○=△,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所以△÷☆=○正确,故判断正确; (9)

错误,题目中没有乘法关系,故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和除法,减法和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即可解答此题。 14.B 【解析】 【分析】

利用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逐项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A、48÷(24+24)÷1 =48÷48÷1 =1÷1 =1

B、48×(24-24)÷1 =48×0÷1 =0÷1 =0

C、48×(24÷24)÷1 =48×1÷1 =48÷1 =48

D、48÷(24÷24)÷1 =48÷1÷1 =48÷1 =48 故答案为:B

答案第8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即可。 15.B 【解析】 【分析】

先用15乘上4求出15的4倍,再用397减去求出的积即可。 【详解】 397-15×4 =397-60 =337 故答案为:B 【点睛】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条件中“减去、和、差、除以”等此类体现数据之间关系及运算顺序的关健词。 16.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加数的和,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增加的数与减少的数的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7-0.8=2.9 所以和减少2.9。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和的规律:两个加数的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多少,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减少多少。 17.B 【解析】

答案第9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16×125=2×8×125=2×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8×125)。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6×125=(8+8)×125=8×125+8×125。 125=1000÷8,则16×125=16×1000÷8。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16×125=2×(8×125)=16×1000÷8=8×125+8×125。 故答案为:B。 【点睛】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常用于算式的简算。 18.C 【解析】 【分析】

小数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53.953.9-8.35,正确书写竖式为: 8.35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 19.D 【解析】 【分析】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答案第10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详解】

A. 6+74+6=6+(74+6),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B. 8×9×125=125×8×9,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C. 45+23+77=45+(77+2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 99×99+99=(99+1)×99,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D。 【点睛】

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20.0.83;1.25;8.96;632; 60;32;36;0; 80;72;73;11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

0.38+0.45=0.83 4.75-3.5=1.25 5.56+3.4=8.96 6.32×100=632

80-80÷4=80-20=60 100÷50+30=2+30=32 60×6÷60×6=360÷60×6=6×6=36 1×(89-89)=1×0=0

40+200÷5=40+40=80 0×125+72=0+72=72 (90-90)÷16+73=0÷16+73=0+73=73 5500÷100÷5=55÷5=11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1.20;525; 3;30; 8858;390 【解析】 【分析】

答案第11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详解】

960÷(12+972÷27) =960÷(12+36) =960÷48 =20

25×[(160+512)÷32] =25×[672÷32] =25×21 =525

[298-(57+166)]÷25 =[298-223]÷25 =75÷25 =3

14.45+3.59-2.59+14.55

=(14.45+14.55)+(3.59-2.59) =29+1 =30 86×103 =86×(100+3) =86×100+86×3 =8600+258 =8858

39×8+6×39-39×4

答案第12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9×(8+6-4) =39×10 =390 【点睛】

脱式计算时,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15215419219422.784; 782 ; 384 ;382

936【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可知,第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加上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等于6,而1+5=6,2+4=6,因为第一个加数百位上是1,则第一个加数个位上和第二个加数个位上是2或4。

3+8=11,假设第一个加数十位上是3,则和的十位上应该是1,而第一个加数百位上是1,所以第一个加数十位上不能是3。

假设第一个加数十位上是5,5+8=13,则和的十位上是3,此时还剩下数字7和9,所以第二个加数百位上是7,和的百位上是9。可列算式为:152+784=936或154+782=936。 假设第一个加数十位上是7,7+8=15,则和的十位上是5,此时还剩下数字3和9,1+1+3≠9,所以第一个加数十位上不能是3。

假设第一个加数十位上是9,9+8=17,则和的十位上是7,此时还剩下数字3和5,所以第二个加数百位上是3,和的百位上是5。可列算式为:192+384=576或194+382=576。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由方块A-9九张扑克牌组成的竖式成立,有以下几种情况:

936576576152154192194784; 782; 384 ;382。

936936576576152154192194故答案为:784 ;782 ;384 ;382。

936【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第13页,总16页

936576576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3.1、6;0、4;5、3;2、7。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0.□□+0.□□+0.□□=1=1.00,则百分位上的4个数字6+4=10,相加,和的末位数字一定是0。又因为7+3=10,所以百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是7、3、6、4,把剩下的数字0、1、2、5任意放在十分位上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0.16+0.04+0.53+0.27=1。 故答案为:1、6;0、4;5、3;2、7。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数位知识确定百分位数字是哪些。 24.原来甲车上有83台彩电;乙车上有67台彩电 【解析】 【分析】

当从甲车上取出8台放到乙车上,两辆车上彩电的台数就相同了,均为150÷2台。则原来甲辆车上有150÷2+8台,用彩电总台数减去甲辆车上彩电台数即为乙辆车上彩电台数。 【详解】 150÷2+8 =75+8 =83(台) 150-83=67(台)

答:原来甲车上有83台彩电,乙车上有67台彩电。 【点睛】

两辆车上彩电的台数相同,也就是每辆车上的彩电台数为彩电总台数的一半。 25.6厘米 【解析】 【分析】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详解】

答案第14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5+7+8)÷4=6(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点睛】

牢记平均数的公式:平均数=总量÷总份数。就本题而言,平均高度=高度的总和÷份数。 26.(1)0.36元

(2)A超市的最贵,比最便宜的贵4.9元。

(3)买一块橡皮,哪个超市最便宜?C超市最便宜。 (4)A超市的文具最贵,B超市居中,C超市最便宜。 【解析】 【分析】

(1)找到A超市和B超市的尺子价格,做差即可;

(2)将三个超市的尺子价钱找出来进行比较,再用最贵的减去最便宜的即可; (3)买一块橡皮,哪个超市最便宜?C超市最便宜。 (4)A超市的文具最贵,B超市居中,C超市最便宜。 【详解】

(1)8.4-8.04=0.36(元)

答:A超市的尺子比B超市的尺子贵0.36元。 (2)19.9>17.9>15 19.9-15=4.9(元)

答:A超市的最贵,比最便宜的贵4.9元。 (3)买一块橡皮,哪个超市最便宜? 9.5角=0.95元 1.2>0.95>0.9

答:C超市最便宜。(答案不唯一)

(4)答:A超市的文具最贵,B超市居中,C超市最便宜。(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统计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小数的加减法。 27.29人 【解析】 【分析】

答案第15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先求出买公园门票的总钱数,用35×13=455元,然后用总钱数减去公园门票的总价钱,得到熊猫馆的总价钱,用总价÷单价得到熊猫馆的人数。 【详解】

13×35=455(元) 600-455=145(元) 145÷5=29(人)

答:有29人参观了熊猫馆。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求出熊猫馆的总钱数,再求人数。 28.1.8米 【解析】 【分析】

小明的身高是1.45米,凳子高0.47米,则小明站在凳子上,高1.45+0.47米。此时他比爸爸高0.12米,则爸爸的身高是1.45+0.47-0.12米。 【详解】 1.45+0.47-0.12 =1.92-0.12 =1.8(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8米。 【点睛】

小数加减运算时,要注意对齐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答案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