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下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分析
作者:宋夏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2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银行在得到各种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比如客户的流失问题、利率的市场化问题、新股发行的速度问题,这些都导致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脱媒危险。牛市持续的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了银行大量的低收益储蓄存款,随着外资银行的侵入以及国内银行的不断涌出,加剧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给各家银行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致使零售银行业务被银行重新重视。 【关键词】金融脱媒 中信银行 零售业务 战略转型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信银行也逐步向市场化发展,而其传统的业务由于不适应发展的趋势,已经被股票、基金等业务替代,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中信银行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发展战略,良好转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国内的银行已经开始向零食业务进行开拓,从而造成了零售银行业务的巨大压力,造成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脱媒下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战略的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背景
中信银行通过其公司的业务平台,借助其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实业等服务项目,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业务特色。由于中信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重视零售银行业务,只是过度重视公司业务,导致零售业务长期得不到发展。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其公司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中信银行不得不制定出新的发展战略,由此,中信银行开始向零售业务转型。
二、中信银行业务转型的原因 (一)国内零售银行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零售银行业务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零售业务的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过小。由于国有银行的优势较大,对中小型银行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所以中小型银行必须扩大零售银行业务,促进自身的发展。由于国家个人消费信贷的实施,使得信贷的结构形成多样化,信贷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信用卡、住房等品种都成为了重要的信贷工具,而零售业务的不良率却远低于公司贷款的不良率。由于国内银行的个人贷款比重较低,与国外银行相比差距过大,无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由于我国的利率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更注重于存款和贷款的经济效益,对于其他业务的发展没有良好的意识,致使银行业务的品种过于单一,收益途径过少。随着银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不得不面临业务转型的挑战,从而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一般分为代收费业务、代发工资业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其发展的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所以越来越被银行重视。但由于管理者经营业务的思想还没完全转变过来,中间业务依然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国外零售业务发展状况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国际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零售业务的收益也越来越被各银行所重视。由于零售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业逐渐呈现出新的市场格局,零售银行业务的供应商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随着国际银行的全能化发展,多渠道分销战略也成为了零售业务发展的关键,而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其迅速发展。随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致使银行不得不重新调整发展战略,将业务中心由产品转移到客户身上,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三)国内银行的发展
国内的主要银行由于相继上市,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行和建行都发展较快,工行甚至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一些城市银行也相继发展起来,不断进行扩大,北京银行在天津设立了分行,江苏银行已经开业,银行市场又将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压力。 (四)外资银行的冲击
由于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资银行也纷纷进军我国市场,这导致中信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银行的挑战,还要同时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从而加大了中信银行发展的压力。另外,由于各行业借贷业务的不断发展,也让中信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五)零售银行业务的优势
由于零售业的交易金额较小,所以银行获取利润的速度也比较慢,但是由于客户的分散性,所以风险也比较低。零售业的成本较低,所以发展银行零售业务也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保证利益的稳定。
(六)资本市场的发展阻碍了批发业务的发展空间
随着银行国债市场、债券市场的逐渐形成,企业的融资有了新的发展渠道。企业除了在银行进行融资外,资本市场也成了其新的融资渠道,导致传统银行市场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各银行不得不调整发展战略,加快零售业务的转型。
(七)储蓄资金的分流,为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资本市场发展前期,由于人们固有的存钱习惯,银行储蓄存款逐年地在增长。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选择方式变得多样化,比如投资,其收益远高于存款的收益。这些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造成储蓄分流的后果,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渠道,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
三、中信银行业务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
中信银行实质上是属于国有银行,其依然沿袭国有银行的经营。在2005-2006年,中信银行提出了双优战略,即重视优质大企业,放弃中小型企业,然而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从2004年底开始,中信银行就提出了较大的目标,要求每年需增加几倍的个人存款,致使银行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依然没有从传统的经营理念中走出来。 (二)金融监管制度的障碍
中信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产品的创新,并且受到一些制度的束缚,导致零售银行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由于人民银行利率制度的,商业银行不得采取不符合规定的措施来进行存款的吸收和发放,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由于我国分业经营的管理,导致银行的金融产品无法更好地向多元化发展,而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06年,中信银行通过企业的优势与中信证券、中信基金和中信信托进行合作,在市场推出了一些理财产品,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由于金融市场的统一性,分业经营的形式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阻碍银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结构的障碍
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优势,中小型企业的收益较小,由于利率制度和分业管理制度影响,中信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在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造成国有银行与其他中小型银行的差距过大。
(四)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影响
由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个人的信用意识比较薄弱,而银行的个人信息资料也不完善,无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有效地判断,这样就会影响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五)营销观念缺失
中信银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没有形成良好的营销观念,对于营销手段,也只是简单地进行广告宣传。由于小企业在贷款的流程中容易受到制度的约束,而且信贷责任制度还不够完善,造成借贷人员的营销消极性。在银行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偏向于公司业务,而对于零售业务依旧不够重视。中信银行在进行业务营销时,具有一定的被动性,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外来因素的阻碍,所以中信银行选择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而目前,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演变成银行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之间的竞争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全面考虑自身的发展。中信银行由于自身定位不明确、自身优势不明显、缺乏先进设备和人才,造成自身发展过于缓慢。在2001年,中信银行推出了理财宝产品,主要是为了为客户带来便利,吸引更多的存款,但是在推出后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策略 (一)增强零售银行业务营销理念
中信银行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应将业务中心从产品转移到客户,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客户群体,才能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中信银行必须找准其在市场上的定位,通过分析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大部分在于产品营销上的竞争。中信银行必须加强网络渠道的建设,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制定良好的评价体系
在零售银行业务中,一般以储蓄存款指标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核心指标,这就容易造成工作人员为了达到指标而忽视了其他业务的开展,长期不转变以存款为考核重点的观念,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就达不到良好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中信银行必须制定有效的评价体系,将考核重点从存款转向工作人员的业务量、服务水平等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由于我国零售业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所以中信银行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银行卡为基础,进行中间业务的拓展。为了增加银行的收益,中信银行可以推动多种收费业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个人理财等业务,采取合适的营销手段,吸收更多的客户,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规范零售银行业务
由于零售银行业务自身的特点,形成客户多、资金少、手续环节复杂的现象,这不利于中信银行提高营销水平和工作效率,所以,中信银行必须完善网络数据处理体系,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客户信息的记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 (五)完善网上银行系统
网上银行系统的完善对于中信银行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中信银行必须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比如ATM、PC银行业务等,提高自身的技术,不断开拓市场,吸收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的客户。网上银行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中信银行未来的发展来说,能为其带来巨大的收益。 五、结束语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银行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制定良好的营销策略,加速自身的市场转型,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中信银行必须认清当前的市场形势,促进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从而促进银行整体的发展,树立以客户为营销中心的理念,为自身更好的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彭进科.招商银行零售客户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李琳.兴业银行青山支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俞涛.武义县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李盛龙.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转型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夏勤俭.设立村镇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经济分析——以浦发银行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宋夏(19-),女,汉族,河南焦作市,任职于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文化路支行理财经理,研究方向:金融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