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来源:爱够旅游网
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一、进洞前防排水处理 首先 ,在隧道进洞前应对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 表水进行了解 ,分析地表水的补给方式、 来源情况 ,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 : 用分层夯实的粘土回填勘探用的坑洼、探坑 ;对通过隧道洞顶且底部岩 层裂缝较多的沟谷 ,建议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 ,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抹面 ; 开沟疏导隧道附近封闭的积水洼地 ,不得积水 ;在地表有泉眼的地方 ,涌 水处埋设导管进行泉水引排 ;在隧道洞口上方按设计要求做好天沟 ,并 用浆砌片石砌筑 ,将地表水排到隧道穿过的地表外侧 ,防止地表水的下 渗和对洞口仰坡冲刷 ,并与路基边沟顺接成排水系统 ;洞顶开挖的仰坡、 边坡坡面可用喷射混凝土将其封闭 ,并对洞口上方及两侧挂网喷浆 ;若 在洞顶设置高压水池时 ,应做好防渗防溢设施 ,且水池宜设在远离隧道 轴线处等。 二、开挖过程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

(一 )涌水地段

的防排水处理原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 ,应对开挖面出现的涌水进行调 查分析,找准原因 ,采取“以排为主 ,防、排、截、堵相结合 ”的综合治理原 则,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方案 ,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和不 留后患的目的。( 二)涌水地段的原因分析。造成隧道涌水现象一般是 由于地下水发育 ,洞壁局部有水流涌出 ;碰到断层地带 ,岩石破碎 ,裂隙发 育,出现涌水现象 ;洞顶覆盖层较薄 ,岩石裂隙发育 ,开挖地表水下渗等原 因。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 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 ,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 (三 ) 涌水地段的处理方法。对于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 ,可采用超

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 浆堵水、

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当涌水较集中时 前可用打孔或开缝的摩擦锚杆进行排水

,喷锚

; 当涌水面积较大时 ,喷锚前可

在围岩表面设置树枝状软式透水管 ,对涌水进行引排 ,然后再喷射混凝 土;当涌水严重时 ,可在围岩表面设置汇水孔 ,边排水边喷射。 三、二次 衬砌中防排水处理与控制

(一)防水层安装与控制 1.防水层进场时检

查。除按必要的工作程序进行取样检查外 ,还应检查防水板表面是否存 在变色、皱纹 (厚薄不均 )、斑点、撕裂、刀痕、小孔等缺陷 ,存在质量缺 陷时 ,应及时处理。 2.防水层铺设前对初期支护的检查和处理。防水 层铺挂前 ,应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量测 ,对欠挖部位加以凿除 , 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 筋网应头齐根切除 ,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3.防水层 铺设好后检查和处理。防水层铺挂结束 ,监理工程师应对其焊接质量和 防水层铺设质量进行检查。 其检查方法有 :(1)用手托起防水板 ,看其是否 能与喷射混凝土密贴。 (2)看防水板表面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等 破损现象。(3)看焊接或粘结宽度(焊接时,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 度应不小于2.5cm;粘结时,搭接宽度为10cm,粘结宽度不小于5cm)是否 符合要求 ,且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

(4)拱部及拱墙壁露的锚固

点(钉子)是否有塑料片覆盖。(5)每铺设20延长米〜30延长米,剪开焊缝 2处〜3处每处0.5m。看是否有假焊、漏焊现象。(6)进行压水(气)试验, 看其有无漏水 (气)现象等,检查防水板铺挂质量。如果发现存在问题 ,除 应详细记录外 ,并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 ,不合格者应坚决要求返 工。(二 ) 止水带安装与控制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是衬砌防水混凝土间 隙灌注施工造成的 ,

对于施工缝的防排水处理 ,在复合式衬砌中 ,一般采 用塑料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

1.二次衬砌端部的检查与处理。 在浇筑 二次衬砌混凝土前 ,可用钢丝刷将上层混

凝土刷毛 ,或在衬砌混凝土浇 筑完后 4h-12h 内 ,用高压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 ,并检查止水带接头 是否完好 ,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刺破 , 止水带是否发生偏移 , 如发现有割伤、破裂、接头松动及偏移现象 ,应及时修补和处理 ,以保证 止水带防水功能。 2.止水带安装质量的检查与处理。 检查是否有固定 止水带和防止偏移的辅助设施、止水带接头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止水 带是否割伤破裂、止水带是否有卡环固定并伸入两端混凝土内等项目 , 做好详细检查记录 ,如存在问题时 ,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 ,不合 格者应坚决要求返工。(三 )混凝土浇筑与控制 衬砌混凝土施工时 ,

应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商品砼的后仓管理 ,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混凝 土振捣时必须专人负责 ,避免出现欠振、漏振、过振等现象。加强施工 缝、变形缝等薄弱环节的混凝土振捣 ,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 ,使止 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四、二次衬砌渗漏处理与控制 ( 一)引流堵 漏。对于滴水及裂纹渗漏处 ,可采用凿槽引流堵漏施工方法。如在渗漏 部位顺裂缝走向将衬砌混凝土凿出一定宽度和深度

(如宽 20mm, 深

30mm)的沟槽,埋设直径略大于沟槽宽度或与沟槽宽度相当的半圆胶管 将水引

入边墙排水沟内 ,再用无纺布覆盖半圆胶管或防水堵漏剂封堵 然后用颜色相当的防水混凝土封堵或抹面。

,

(二)注浆堵漏。对于渗漏

严重部位 ,可采用注浆堵漏施工方法。如在渗漏部位凿出一定宽度和深 度(如直径80mm,深40mm)的凹坑,清理混凝土渣,并检查表面混凝土密 实性,从渗漏

部位向衬砌钻孔 ,其深度建议控制在衬砌厚度范围内 ,埋管 注浆,其注浆浆液通过设计确定。注浆结束后 ,其凹坑可按文中上述 4.1 方法做防水堵漏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