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来源:爱够旅游网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试题部分

海淀区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几则语录,回答问题。(10分)

(一)

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③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语·先进》)

(1)请根据上面三则语录,解说其中所蕴含的“山水情怀”。(5分)

(二)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语·述而》)

⑤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以上三则语录,于形象的比喻中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请根据语录的相关内容加以概述。(5分)

16.红学家王昆仑有句经典评论∶“《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为什么令读者的情感如此复杂。(5分)

1 / 9

丰台区

(二)阅读下面《论语》章句,完成11-12题。(共12分)

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 ②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 ③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1.根据章句①②概括“忠信”的本质,根据章句③④概括“义”“勇”的关系。(6分)

12.结合上述章句和文言文(含链接材料),简述《论语》体现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侠义文化的影响。(6分) 朝阳区

(二)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16-17题。(共11分)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6.(1)探春在大观园的居所叫什么?(1分)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4分)

17.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

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

2 / 9

石景山区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1)上面描写的场景发生于小说哪个重大事件中?这一事件引发了哪些后果?请概括

这一事件,并举一例说明后果。(4分)

(2)上面的场景表现出探春哪些特点?请写出两点。(4分)

(3)你写出的探春特点在小说其他哪些情节中也有表现?请任选一个特点,举出一

处情节,简要解说。(2分)

东城区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2-13题。(共8分)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4)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

12.从(1)—(3)则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13.山东曲阜孔庙前的仰圣门上,题有四个大字:“万仞宫墙”。请结合第(4)则内容解释“万仞宫墙”的意思,并说明它题写在此处有何深意。(4分)

3 / 9

西城区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林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注]

。”(《颜渊》)

村料二:孔于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材料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注】鞟:去了皮毛的革。此句是说虎豹与犬羊的皮毛花色不同,如果去掉皮毛,它们便无区别。

(1)材料一中子贡的“文质观”来源于老师孔子。请写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与子贡意思相近的话,并对孔子的话做出解释。(4分)

(2)请结合材料三解释,孔子说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以什么作为前提的。在你看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与此前提有着怎样的关联?请在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做简要说明。....(6分) 房山区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15—17题。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

4 / 9

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15.划线句中的“优伶”是指。(人名)“母婢”是指。(人名)(2分)

16.结合选段中贾政的言行,分析贾政和贾宝玉有怎样的矛盾冲突?(4分)

17.宝玉挨打之后,贾府中各人有不同的反应,请写出下面的言行所对应的人物,并分析他们的言行为何不同。(6分)

①……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②……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5 / 9

参考答案部分

海淀区 11.(10分) (1)(5分) 【示例】

三则语录中,山崇高伟岸、安稳厚重,水清澈灵动、奔腾不息。君子像山一样稳重沉静、厚重不移、仁爱宽厚,如水一般澄澈高洁、智慧通透、洒脱乐观、自强不息。(意思对即可) (2)(5分) 【示例】

视财富地位如浮云,要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坚守仁义;追求理想信念,要如堆山平地一样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在人生的重大考验面前,要像松柏一样坚韧不屈,保持节操。(意思对即可)

16.(5分) 【要点】

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王熙凤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所引发的读者的复杂情感。 丰台区

11. 【答案要点】“忠信”的本质:把忠信跟交友、改过放在一起说,并认为以忠信为主就可以提高品德,可见,这里的“忠信”是一种道德品格。

“义”“勇”关系:不为义挺身而出,那是没有勇的;不管什么人,若不讲义而逞勇都会带来祸害。可见“义”是“勇”要追求的目标,“勇 ”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 【评分标准】“本质”3分,“关系”3分。意思对即可。

12. 【答案要点】侠义精神有着儒家思想深深的印记。侠义精神其实是儒家精神的一种迁移延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忠信:延伸为“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也就是汤胤绩、游侠身上体现出来的“慨然允命”的侠义精神;②勇义:直接影响了“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也就是汤胤绩表现出来的“为国尽忠”、恃才使气、无惧无畏,游侠身上体现出来的“赴士之厄困”的侠义精神;③人格独立:儒家的人格自由思想体现在顶天立

6 / 9

地、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可夺志”的气节精神,也就与汤胤绩的“轻仕尚节”的侠义精神呼应。

【评分标准】“忠信”2分,“勇义”2分,“人格独立”2分,意思对即可。 朝阳区

16.(1)(1分)秋爽斋

(2)(4分)答案要点:能干有才、志向高远、志趣高雅、大气阔朗、时运不济 【评分说明】答对4点得4分。

17.(6分)【评分说明】举例3分,分析3分。 石景山区

15.【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事件:抄检大观园

后果:司棋私情被发现,被逐出大观园。入画保存兄长钱物被发现,被惜春强行赶

走。惜春与尤氏因入画事争吵,姑嫂反目。宝钗借故搬出大观园。

(2)特点:

有政治家般的远见和忧患意识,观察事物敏锐深刻,意识到抄检是昏聩之举,是家族日渐败落的征兆;有胆魄,敢于公开批评、反抗昏聩的家长意志;有强烈自尊,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尊严,义正词严地维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尊严;有辩才,表达立场时有理有利有节。 (3)另举情节说明:

累金凤事件中,探春敏锐发现迎春被恶仆纠缠,于是召来平儿,严辞责问,借以威慑恶仆,巧妙利落地为迎春解围,维护府内尊卑秩序。

(10分。“事件”2分;“后果”2分,举一例即可。“特点”4分,写出两点即可。 “另举情节说明”2分,“情节”“说明”各1分,写出其他情节,合理即可。)

7 / 9

东城区 (二) 12. 要点:

①有教无类 ②诲人不倦 ③谦逊 ④好学 13. 要点:

①“万仞宫墙”是说围墙有万仞高,指孔子的道德学问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奥妙。

②题写在此处,借子贡对孔子的称颂,彰显了孔子“圣人”的崇高地位,表达了世人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其他解释,合理即可) 西城区

II.〖评分参考:本题10分。第(l)小题4分,“写出”2分,“解释”2分。第(2)小题6分,第①问2分,“筛选信息”和“解释意思\"各1分:第②问4分,与“反思内省”的关联1分,“材料内容阐释”2分,“不忧不惧”的结果1分。作答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即可赋分。〗 (答案示例)

(1)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分)意思是: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这才能成为君子。(2分)

(2)①“君子不忧不惧”的前提是“内省不疚”(1分),即反省自己,问心无愧(1分)。②(示例一)材料一对“文与质”的偏颇认识可引发内省,真正的君子会不断审视自己、全面要求自己(1分),由此,他必会调和文采和质朴(1分),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或:内外俱佳/达到外表和心灵的完美结合)(1分)。这样他便没有缺憾,不忧不惧(1分)。( 示例二)材料二君子为达到内省而有“九思”(或: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1分),他能从视、听、色、貌等各个方面省察自我(或:严格要求自我)(1分),以减少错误(1分)。于是,他便能够问心无愧,不忧不惧(1分)。

8 / 9

房山区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15—17题。 15.(2分) 蒋玉菡;金钏

16.(4分)从贾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贾政怨恨宝玉平日的叛逆行为,在外与戏子交往私赠物品,在家荒废学业、调戏母婢和仆人等,更害怕宝玉会发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影响自己及整个家族。从深层看,贾政是封建社会的卫道者,他对封建礼教无比忠诚,希望宝玉成才,走仕途之路,光宗耀祖;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不愿做官,厌恶官场,向往自由。贾政与贾宝玉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不同,才产生了这矛盾冲突。

17.(6分) ①林黛玉。黛玉并非真心劝宝玉悔改,去读科举书而走仕途路,她同情理解宝玉的遭遇,怕宝玉再挨打,与宝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

②薛宝钗 宝钗亲自手托丸药来看宝玉,是故意张扬而为了让贾家长辈们看到,又借机规劝宝玉读科举书走仕途路。她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少女。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