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新建黔张常铁路项目部二分部
技 术 交 底
编号:003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交底依据: 新建黔张常铁路项目 隧道工程 隧道综合接地 接受交底队 交底日期 各架子队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交底内容: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9标二分部隧道工程综合接地施工。 2.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2.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2.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极接地钢筋的等电位连接。 2.3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⑴.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衬砌段: a.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b.接触网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c.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d.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1
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⑵.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段,除接触网吊柱基础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⑶.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3.隧道综合接地设置 3.1隧道接地极设置 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 ⑴.Ⅱ级围岩有底板钢筋的隧道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做为接地极,有仰拱的Ⅱ级围岩按照Ⅲ级围岩接地施工。 ⑵.Ⅲ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 ⑶.Ⅳ、Ⅴ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片)做为接地极。 ⑷.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它节点绑扎;底板接地极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⑸.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位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3.2接地钢筋间的连接 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2
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3.3接地端子设置 ⑴.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⑵.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⑶.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⑷.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设备、设施接地。 ⑸.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⑹.当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当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4.工艺要求 4.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砼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 C≤0.08%,如GB00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4.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隔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2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积不小于200mm(Ik>25KA)或120mm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3
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4.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4贯通地线要尽可能顺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4.5接地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4.6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应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砼的方式进行防腐。 5.隧道初期支护综合接地 4
5.1隧道Ⅳ、Ⅴ级围岩,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片)做为接地极,Ⅲ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 5.2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5.3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段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种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5
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果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的要求,在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做出标示,以便于检查。 5.5所有接地钢筋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在焊接施工时应采取搭接焊或L型焊接。 6.隧道二次衬砌综合接地 6
6.1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6.2二次衬砌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地段设置: ⑴.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钢筋、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⑵.接触网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⑶.上述投影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⑷.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⑸.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6.3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7
6.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以便于检查。 6.5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制,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 7.全封闭衬砌隧道综合接地 7.1在仰拱填充内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钢筋网作为隧道接地极。 7.2接地极按照1m×1m的单层钢筋网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 7.3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7.4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7.5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种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个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以便于检查。 7.6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在施工时根据具体的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形焊接。 8
9
8.隧道Ⅱ级围岩综合接地 8.1隧道Ⅱ级围岩有底板钢筋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果钢筋作为接地极。 8.2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底层的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接地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 8.3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8.4隧道底板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8.5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10
的接地钢筋,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8.6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在施工时根据具体的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形焊接。 11
9.隧道Ⅲ、Ⅳ、Ⅴ级围岩综合接地 9.1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9.2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位为单元;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书,以便12
于检查;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10.隧道电缆槽处接地端子设置 10.1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连接。 10.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10.3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10.4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工时应根据具体配筋情况,采用搭接焊或L形焊接。 13
14
11.隧道洞室接地端子 11.1隧道综合洞室接地端子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11.2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11.3洞室内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11.4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工时应根据的钢筋配置,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 15
16
12.隧道斜切式明洞综合接地 12.1本图以斜切式明洞隧道为例,其他结构形式的隧道明洞参考本图。 12.2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电力槽内,利用二次衬砌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12.3明洞部分在二次衬砌内设置纵、环向接地钢筋,设置要求与隧道内相同。洞口斜切面上层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应与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12.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构造物中的非引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业钢筋。二次衬砌内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12.5所以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做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 17
1.5 13.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仔细核对综合接地类型、数量以及安装里程和安装方法,并对不同专业类型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及时请设计院澄清,确保综合接地安装不遗漏、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接底人 复核人 交底人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