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酒酿造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白酒酿造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42卷第4期 2 0 1 5年7月 酿 酒 Vo1.42.№.4 NG LIQUOR MAKIJuly,2015 文章编号:1002—8110(2015)04—0105—03 白酒酿造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杨光,陈 丽,赵平,丁松乔,王哲明 哈尔滨150028)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摘要:介绍了白酒酿造微生物的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两种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实例及优缺 点。通过对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可进一步了解白酒的形成过程及机理。 关键词:白酒;微生物;鉴定 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1 文献标识码:B Research Advance in Identiicatfion of Microbial in Chinese Liquor Production YANG Guang,CHEN Li,ZHAO Ping,DING Song-qiao,WANG Zhe-ming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Quality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icroorganisms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re essenti1.Thisa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microorganism analysis nm ̄odsused theChiaese ̄quor 81"ca,inthe aspectsoftheBry,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Key words:Chinese liquor;microorganism;iden曲cation 0前言 数法,可直接测定样品中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数量; 三是最大可能数法(MPN法),该法适用于测定混杂 微生物群落中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 第三,富集培养。在此步骤中可扩大微生物的数 中国传统白酒被列为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 一。中国传统白酒是以富含淀粉质的粮谷类为原 料,以中国酒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半固态或 液体发酵,经蒸馏、贮存和勾调而成的含酒精的饮 料【”。白酒的特殊风味来源于参与白酒发酵的微生 物种类和数量。酿酒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形成了 白酒中醇、酯、酸、醛等特殊的风味物质。白酒酿造 过程中,酿酒微生物的活动对白酒品质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1 白酒中酿造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1.1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量,便于分离纯化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第四,菌种分离。采用梯度稀释方法进行平板划 线分离,从而得到不同菌种的单菌落,并对单菌落进 行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 第五,生化试验。参照相应的微生物鉴定手册, 挑取菌落进行生化试验。生化试验结果结合菌落形 态和显微观察,最终对菌株进行鉴定。 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的部分应用见表1。 1.2分子生物学方法 鉴定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最直接的方法 即为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其过程为采样、 计数、培养、分离、鉴定等步骤。 第一,样品的采集。针对酒曲、酒醅或酒醪、窖 1.2.1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DGGE)技术 该方法可分离长度相同但是碱基不同的DNA 片段的混合物,其凝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添加了 线性梯度的变性剂尿素与甲酰胺,这样就可以形成 从低到高的线性梯度【51。在一定的温度下,不同序列 泥、酿造用水空气等不同的对象进行样品的采集。 第二,微生物计数。对个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 记数。可采用三种记数方法:一是显微镜计数法,该 收稿日期:2015—04—25 法简单快捷,但不可区分活菌与死菌;二是活菌计 DNA片段解链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会造成电泳迁 作者简介:杨光(1982-),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从事食品检测和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 与分子生物学。 第四期 酿 酒 2015 移率发生变化。将DNA片段在含变性剂的凝胶中 进行电泳,他们就会在凝胶的不同位置停止迁移, 从而使长度相同序列不同的DNA片段得到分离。 品的复杂性。条带数量的多少能反应样品中微生物 组成的差异,条带的亮度能反映样品中微生物的多 少。目前,PCR—DGGE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 将PCR和DGGE结合起来在变性条件适当的情况 析和动态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7]。该方法在鉴 下能分辨出一个碱基对的差异悯,分辨率较高。染色 定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上面应用较为广泛,具 后的凝胶通过图谱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样 体应用见表2。 表1 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的应用情况 序号年代研究人员 研究情况 1 2001施安辉等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法得出细菌、霉菌和酵母的构成比例,鉴定出中温及中高温大区中的优势霉菌121。 2 2007李健容等鉴定了民间传统酒曲中的主要霉菌及酵母【3J。 3 2007岳元媛等对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底和窖壁泥样的可培养兼性厌氧细菌进行了分类计数,并将窖泥中兼性厌氧细菌 进行了分类鉴定。最终得到16株菌株,并鉴定到属。分离出的大部分进行厌氧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 (Bacilus)和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还存在分枝杆菌属(Mycobactedum)、假单胞菌属(Pseu— d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dum)、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d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梭菌属 (Clostridium) ̄。 1.2.2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重要的方法【131。即在16S/1 8S rDNA扩增基础上对全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是综合应用多项分 序列进行系统学分析,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 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中rDNA基因进行分析,从 统发育树。其部分应用见表3. 而揭示微生物多样性,这是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最 表3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 2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比较 2.1 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分离纯化方法鉴定菌种,需要一系列大量 的生化试验,鉴定程序比较繁琐。一般情况下需要 黼 第四期 杨光,等:白酒酿造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种的最终鉴定将结合两者共同进行。 2015 结合菌种的培养条件、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生理生 化反应、繁殖方式与生活史等结果对菌种进行综合 判定。自然界微生态系统中可培养的微生物被认为 只占微生物总数的0.1%~10%t阍,而且分离培养会 改变原始菌群的微生态构成,无法分析不同微生物 之间以及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7,1 8j。 因此,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微生 物多样性研究的需要。随着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 发展,大量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酿酒微生物群落 的研究,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对白酒酿 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局 。 2.2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2.1样品保存环境的影响 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处于厌氧环境,但微生物 在环境样品在提取核酸前的存放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会产生变化。例如,真菌在0~4cI=仍可以观察到 明显的生长现象[19】。因此,取样之后尽快进行实验操 作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2.2.2环境中成分的影响 酒醅样品中的成分会对分析产生影响。每次提 取DNA的效率不同,造成结果重复性差 。酵母细 胞存在情况下,尤其是酵母细胞大于3 X 10 时,会 对PCR产生干扰。研究发现,在酵母大量存在的情 况下,Nested—PCR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2.2_3菌体细胞裂解程度不同 细胞裂解程度不均一,不易裂解的细胞丰度过 低fl9、2o],直接影响扩增结果,因此,针对酒醅环境的微 生物DNA提取方法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2.4在真核生物上的应用尚浅 由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的编码基因以及调节机 制比较复杂,所以对镇和生物的研究还不够透彻,现 今应用在真核微生物生态学的分析上还是比较少。 3展望 分子生物学鉴定微生物的技术已在白酒酿造 中广泛应用,除上述介绍的两种方法外,REP—PCR 指纹法、PCR—RFLP分析法等方法也得到了普遍应 用。目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已经相对成熟,具 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精确性高等优 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进步,酿酒微生物 鉴定的方法也将不断更新。虽然传统微生物有其不 可避免的缺陷,但他在菌种鉴定方面有着不可动摇 的地位。虽然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日益进步,但菌 【参考文献】 【1】余乾伟.传统白酒酿造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施安辉,关纪奎,张文璞等.徐坊大曲的微生物区系及其优势菌的 鉴定【J】.酿酒科技,2001,6:26—28. [31李健容,蔡爱群.民间传统酒曲主要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J】.酿酒 科技,2007,5:111-115. [4]岳元媛,张文学,刘霞,等.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兼性厌氧细菌的分 离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251—255. 【5】楼士林,杨盛昌.基因工程[MI.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ZAKJ C,WILLIG M R,MOORHEAD D L,et a1.Functional di— versity ofmicrobila communities: quantitative approach[J].Soil Bi- ol Biochem,1994,26(9):1 101—1 108. [7】徐玲玲,刘亚洁,李江,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多样性分 析中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Ⅱ】.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3): 279—282. 【8】张文学.PCR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糟醅细菌菌群的解析[J1.四川大学 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5):82—87. 【9]施思,邓宇,李波,等.DGGE法在盛夏习酒酒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 解析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2010(3):51—53. [10】张文学,乔宗伟瑚承,等.浓香型白酒糟醅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分 析fJ].四川大学学报:32程科学版,2006,38(5):97一101. [1 117=海燕,张晓君,徐岩,等.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中微生物 菌群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8,2:86—91. 【12】施思,王海英,张文学,等.浓香型白酒不同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特 征分析[J】.酿酒科技,2011,5:38—41. 【l3】沈才萍,李德林,敖宗华,等.酒醅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技 术与市场,2013,20(6):4O-42. [14]吴飞,陈红英,胡承,等.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可培养酵母18S rDNA 全序列的系统学分析[J].酿酒科技,2006(4):23—25. [15 俊成.酒醅中芽孢杆属细菌的16S rDNA全序列系统学分析[J】. 酿酒科技,2007(2):17—19. [16]Brcok,T,D.The study of microorganisms in situ:progress and prob- lems.in Symposia of the 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Cam- bridge)【SYMP.SOC.GEN.MICROBIOL.(CAMB.).】【M】.1987. 【17]Klerks,M.M.,et a1.,Comparison of methods of extracting Salmonella enteric 8erovar Enteritidis DNA from environmental substrates and quantiifcation of organisms by using a general internal procedural contor1.Applied and enviornmental microbiology[J].2006,72(6): 3879-3886. 【18]Fable,G.A.and S H.Fischer,comparison of six commercial DNA ertrcation kits for recovery of cytomegalovirus DNA from spiked human specimens.Joum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0,38(1O): 3860—3863. [19lStewart,R.J.and T.M.DOWNHANICK,Rapid detection oflactic caid bacteria in fermenter samples using a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rewing Chemists[J].1996,54(2):78—84. [20]袁丽,高瑞昌.PCR技术在酿酒中的应用田.酿酒科技2004(6):7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